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6kDa基因重组蛋白对宿主肝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将 ICR雄性小鼠分成 2组,1组经 rSjc26GST免疫,另 1组为对照。免疫结束后第 5天,2组小鼠均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40条±1条/鼠,于 6周后剖杀,取肝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免疫组与对照组肝表面虫卵结节数分别为5.69±1.19和20.47±1.83,前者比后者减少72.20%;肝肉芽肿平均直径免疫组为 140.00 μm±38.24 μm,与对照组245.72 μm±32.73 μm相比,减少43.02%;同时免疫组小鼠体内特异性抗rSjc26GST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rSjc26GST对日本血吸虫具有明显的抗病效果。  相似文献   
42.
本组男60例,女42例,年龄4个月至3岁.住院患儿64例,均为经西医补液、抗病毒及微生态等疗法无效才改用中药治疗;门诊38例,其中16例是本院职工或其亲属的子女.腹泻每日7~30余次不等,大便为水样便,黄色或绿色,有的含奶瓣子,如蛋花样,少数含有粘液,但无脓血.71例患儿有发热.  相似文献   
43.
将日本血吸虫卵用特定的化学培养基(MEMSE-J)培养16天,研究不同发育阶段虫卵提取物及排泄-分泌(E-S)产物的蛋白成分。培养0~4天和12~16天时,其上清中的蛋白总量比培养4~12天时为多。用SDS-PAGE对新产卵(N-SEA)和体外培养成熟卵(M-SEA)的可溶性提取物和E-S产物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观察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的人群抗血吸虫抗体水平自然变化情况和评价药物治疗对抗体水平变化的影响,自1983年起,我们在浙江嘉兴、宁海和桐乡三个现场试点,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观察。 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概况:嘉兴、宁海和桐乡三个试点均已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3~5年,嘉兴和桐乡试点原为血吸虫病重度流行的水网地区,宁海试点原为轻度流行的半山区。  相似文献   
45.
本报导肾综合征出血热6例,与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有某些相似之处.特报道如下供同道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为观察膦甲酸钠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对照组32例,仅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肝功能、血清HBV DNA含量、乙肝病毒免疫学标志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30例治疗前具有消化道症状,治疗后25例有缓解,症状改善率83.33%。其中6例慢重肝患者治疗后存活4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66.67%;对照组25例有症状者中20例有缓解,症状改善率80.0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膦甲酸钠具有明显和快速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病毒量的作用,可作为抗病毒序贯疗法的首程用药或联合用药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8.
2003年以来,我们应用腹腔镜为2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手术,经精心手术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及对该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4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及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 本组45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2%,治愈41例,治愈率为91%,死亡4例,病死率为8.9%.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多而严重,严密观察病情和给予精心的护理,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并且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检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和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经确诊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43)和非糖尿病组(n=5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Obestatin、nesfatin-1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认知功能;分析血清高水平和低水平Obestatin患者认知功能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Obestatin、nesfatin-1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并对影响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清Obestatin水平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血清nesfatin-1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MoCA评分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高Obestatin组患者MoCA评分显著高于低Obestatin组(P<0.05),高nesfatin-1组患者MoCA评分显著低于低nesfatin-1组(P<0.05)。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Obestatin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nesfatin-1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bestatin低表达和血清nesfatin-1高表达为影响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bestatin水平在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明显降低,nesfatin-1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参与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且其表达情况与患者认知功能密切相关,提示血清Obestatin和nesfatin-1可用于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