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7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102.
目的 通过调查全国各省居民接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健康教育途径,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按照调查点和调查对象的选取原则共抽取181个调查点和≥15岁的33357名调查对象,其中城镇和农村调查点分别为84个和97个,调查对象为18156名(54.43%)和15201名(45.57%)。为了解不同人群对于健康教育途径和宣传材料选择的偏好,将调查对象按照地区、城乡和年龄组分成12个组,分别为东部城镇15~60岁组(5311名)、东部城镇>60岁组(1618名)、东部乡村15~60岁组(3561名)、东部乡村>60岁组(1106名);中部城镇15~60岁组(6055名)、中部城镇>60岁组(1560名)、中部乡村15~60岁组(4476名)、中部乡村>60岁组(974名);西部城镇15~60岁组(2791名)、西部城镇>60岁组(732名)、西部乡村15~60岁组(3789名)、西部乡村>60岁组(1218名)。使用专家设计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本研究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分类一般情况和接受健康教育的途径数据资料,有效问卷为33191份,有效率为99.50%;其中21296名(64.16%)表示接受过健康教育。结果 既往接受过健康教育的12个群组21296名调查对象选择媒介前三位者依次为电视(17.46%,11087/63510)、广播(14.54%,9237/63510)、传单/折页/宣传画(13.60%,8635/63510),其中选择电视和广播者均以中部城镇>60岁组为最高(分别为23.07%,314/1361;19.62%,267/1361),而选择传单/折页/宣传画者以中部乡村>60岁组为最高(14.97%,299/1998);选择网站/微博/微信者以东部城镇15~60岁组为最高(5.89%,577/9792)、西部乡村>60岁组为最低(0.30%,5/1639)。33191名调查对象希望了解结核病防治信息的途径前3位者分别为广播/电视/电影/网络/音像材料(26.76%,15517/57978)、医生宣传(18.21%,10559/57978)和张贴画/宣传栏/板报/展板/墙体标语(16.06%,9311/57978)。对宣传材料的选择依次为图画为主(25.76%,9549/37074)、文字为主(24.57%,9110/37074)。对网络的接受率以东部城镇>60岁组为最高(9.16%,163/1779),中部、西部乡村均较低[分别为2.60%(27/1037)和2.71%(25/923)]。最喜欢的网络咨询或查询方式依次为“使用医学专业人员在线咨询”(27.89%,9653/34608)、“到医学专业的网站查看”(21.86%,7563/34608)、“用百度或谷歌搜索”(15.74%,5448/34608)等方式。大众比较喜欢的网络传播知识的形式以文字+图片(29.14%,11268/38672)、文字+视频(26.20%,10131/38672)为主。结论 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将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有效地传达到特定的目标人群,特别是知晓率相对较低的老年人群和西部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动态血压变异性(BPV)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测定IMT,按IMT厚度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IMT斑块组;并检测24 h动态血压、血Hcy、血清hsCRP。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组、颈动脉IMT斑块组血清hsCRP、Hcy及BPV明显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hsCRP、以及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分析喉罩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运用必要性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患者76例为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气管插管组 (n=38) 及喉罩组 (n=38) , 气管插管组患者一次性气管导管, 喉罩组采用I-GEL喉罩, 全程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 (T1) 、插管 (罩) 即刻 (T2) 、气腹即刻 (T3) 、气腹后10 min (T4) 、停止气腹 (T5) 、拔管 (罩) 即刻 (T6) 6个时点的HR、MAP、PETCO2、苏醒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期躁动、拔管时呛咳、术后咳嗽、咽喉痛和声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喉罩组各个时点的HR、MAP值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 2组患异者PETCO2差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喉罩组的苏醒时间为 (5.12±3.82) min明显短于气管插管组的 (10.14±4.15) min (P<0.05) ;I-GEL喉罩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气管插管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8% (P<0.05) .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麻醉过程中, 采用I-GEL喉罩, 诱导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 术后苏醒时间短以及术后苏醒期躁动、拔管时呛咳、术后咳嗽、咽喉痛和声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术中通气状况良好, 安全性较高, 且患者舒适度、满意度高.具有比较好的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鞠曹云  张灿 《药学进展》2016,(4):250-260
新型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对于难治愈性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而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体材料的设计。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的载体材料能使载体实现靶向功能,将药物定位浓集于病灶部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效低毒的作用。基于不同的靶向策略,包括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响应肿瘤微环境的靶向,综述了近年来一些新型纳米载体材料的设计,为新型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局部与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明确两者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案例40例,根据氨甲环酸给药方式分为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组(局部组)及静脉使用氨甲环酸组(静脉组),每组20例。局部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静脉组采用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及其变化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中Hb水平、输血率、平均住院时间和VT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局部组术后第1天Hb水平高于静脉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下降量及下降率均低于静脉组(P <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相比,关节腔内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在改善术后出血效果更佳,且2种给药方式均不会增加VTE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7.
<正>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1]。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0-2022年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增加了3.9%,2015-2022年,结核病发病率的累计下降比例仅为8.7%[2]。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距离2035年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仍有较大差距[3-5]。  相似文献   
108.
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在跟你热火朝天地讨论某个话题,忽然就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别以为他只是太困了,也可能是患上了一种严重的睡眠障碍——发作性睡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潘集阳提醒,一定要重视这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六成患者易发生猝倒症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神经疾病,其中60%的患者会发生猝倒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了解我国西部肺结核高疫情地区主动筛查发现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探索健康教育对纳入治疗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17年9—12月在全国报告发病率最高的青海、贵州、广西、西藏、新疆5个省(自治区),各选择1个乡镇,对肺结核主动筛查项目中发现的149例肺结核患者,分别于诊断后进行10min的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面对面访问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及收入情况、医疗支出情况、前往肺结核定点医院交通方式及费用,以及诊断后即刻、进行10min健康教育后纳入对象的治疗意愿情况,不愿意接受治疗的原因等。干预前后两次调查均发出149份问卷,收回149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均为100.00%。分析健康教育前后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的改变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健康教育后影响患者纳入治疗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前,主动发现的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为78.52%(117/149),10min健康教育后提高至85.23%(127/149)。经10min健康教育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贵州(0,0/39)相比,青海(29.41%,10/34)、广西(26.09%,6/23)、新疆(15.62%,5/32)的患者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 2=18.13,P<0.001);与<65岁患者(2.44%,1/41)相比,≥65岁患者(19.44%,21/108)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 2=6.83,P=0.009);与往返定点医院时间≤30min的患者(8.43%,7/83)相比,往返时间>30min的患者(22.73%,15/66)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 2=5.97,P=0.01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的患者(OR=10.18,95%CI:1.31~79.38;Wald χ 2=4.91,P=0.030)及往返定点医院所需时间>30min的患者(OR=3.36,95%CI:1.25~9.02;Wald χ 2=5.78,P=0.020)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 结论 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纳入治疗率有明显效果,以村医入户方式效果较为明显;应重点关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往返治疗点时间较长患者的纳入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甘丙肽(GAL)和刺鼠基因相关蛋白(AgRP)水平。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5例,参照WHO推荐的亚洲成年人肥胖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71,19.0 kg/m2≤BMI<25.0 kg/m2)、糖尿病超重组(n=70,25.0 kg/m2≤BMI<30.0 kg/m2)、糖尿病肥胖组(n=54,BMI≥30.0 kg/m2);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50例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的血清GAL、AgRP水平以及其他临床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血清GAL、AgRP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肥胖组血清GAL水平高于糖尿病超重组,糖尿病超重组血清GAL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组血清GA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肥胖组血清AgRP水平低于糖尿病超重组,糖尿病超重组血清AgRP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血清Ag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AL水平与BMI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Ln(HOMA-IR)〕呈线性正相关(P<0.05),与血清空腹胰岛素〔Ln(FINS)〕、AgRP水平呈线性负相关(P<0.05);血清AgRP水平与BMI及血清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AL水平呈线性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Ln(HOMA-IR)及血清HbA1c、Ln(FINS)、AgRP水平是血清GAL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BMI及血清TG、ALT、GAL水平是血清AgRP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患者的血清GAL水平升高、血清AgRP水平降低,GAL和AgRP可能共同参与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