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目的 研究减盐干预对餐馆菜肴钠含量的影响。方法 数据来自“中国减盐行动-餐馆减盐项目”。在全国6省12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为8家餐馆。每家餐馆采集销量较高的5道菜肴进行钠含量检测。最终纳入分析的为有基线和终期2次钠含量检测数据的613道菜肴。结果 干预组餐馆菜肴钠含量下降幅度为16.6%(P<.0001),对照组下降13.4%(P=0.0498)。大型餐馆和中型餐馆干预组菜肴钠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21.2%和19.2%。河北省、江西省和四川省干预组餐馆菜肴钠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26.0%、9.4%和24.2%。结论 减盐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餐馆菜肴钠含量。应对餐馆菜肴钠含量进行监测,评估菜肴钠含量长期变化趋势。[营养学报,2022,44(2):117-120]  相似文献   
2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科学证据表明,针对人群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不合理饮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从国家层面采取全面、联合行动对于减少主要慢性病的发病率是一个有效的、成本低效益高的和可持续的解决途径[1]。在以上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慢性病预防控制的推荐策略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中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组分的影响因素。方法针对2005年北京市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监测样本,选用居民和社区两个水平拟合离散二水平模型,从而对代谢综合征中血脂HDL-C异常组分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影响血脂HDL-C异常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中心型肥胖、蛋白摄入和食用油摄入。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离散二水平模型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代谢综合征血脂HDL-C异常组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和江苏省部分县(市、区)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调查糖尿病患者1 508例。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了解糖尿病患者诊治情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 53.3%的糖尿病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现或诊断糖尿病;75.6%的患者首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糖尿病;在1年内曾经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城市和农村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分别为85.3%和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P0.01);在1年内曾参加社区举办的健康教育活动的城市和农村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2.6%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1);城市和农村患者近1年内获得门诊随访、家庭访视或电话随访4次以上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4、93.1、113.6,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就医观念和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对社区医疗机构的需求增加,应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加大社区健康教育力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家庭成员食用油摄入量和来源。方法选择北京市城区、郊区各4所学校愿意配合的3~5年级小学生、7—8年级初中生及其家庭,应用“家庭一周油盐摄入估算法”凋查中小学生及其家庭成员食用油摄入量和来源。结果北京市中小学生家庭成员食用油摄入量人均(37.9±26.4)g/a,其中来源于家庭烹饪用油、在外就餐和家庭外购食品的比例分别是45.9%、47.9%和6.3%。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家庭成员食用油摄入量仍远超过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在外就餐和家庭烹饪用油是主要来源,提示家庭烹饪用油健康教育和餐饮行业用油管理应该成为今后控油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人群调查中尿白蛋白标本留取及检测方法.方法 选取659名北京市居民,收集其24 h尿测定UAER;并留取次日随机尿和晨尿,分别采用尿ACR及半定量尿白蛋白试纸法测定尿白蛋白.以24 h UAER作为标准,建立应用两种方法检测晨尿和随机尿白蛋白的ROC曲线,比较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晨尿和随机尿ACR分别为9.36(5.12~33.29)mg/g及11.29(6.34~41.29)mg/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2,P>0.05),相关分析显示两者高度相关(r=0.932,P<0.01).晨尿和随机尿ACR与24 h UAER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3及0.874,P均<0.01.随机尿ACR诊断白蛋白尿的敏感度为77.9%,特异度为91.0%,晨尿ACR诊断白蛋白尿的敏感度为78.4%,特异度为95.7%.随机尿白蛋白试纸法诊断白蛋白尿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41.1%,特异度明显低于ACR法.随机尿与晨尿A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0.012及0.929±0.0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05).随机尿白蛋白试纸法ROC曲线下面积0.661±0.021,低于随机尿ACR(χ2=248.41,P<0.01).结论 随机尿的ACR兼具简便及准确的特点,是人群调查中诊断白蛋白尿的良好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pot urine sample collection method and value of urinary albumin measurement in population survey. Methods Six hundred and fifty-nine Beijing residents were requested to collect 24 h urine for detection of UAER, as well as random spot urine samples and morning urine samples in the next day. Rapid semi-quantitative urinary albumin-specific dipstick and ACR were measured in each spot urine specimen. The 24 h UAER was measured as golden standard to generate ROC curves and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UC of each method. Results The value of ACR in the morning spot urine samples and random spot urine samples were 9. 36(5. 12-33.29) mg/g and 11.29(6. 34-41.29) mg/g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t = - 1. 382,P>0.05). The correlation was significant in the two groups (r = 0.932, P < 0.0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ACR in the morning spot urine samples and UAER was 0. 853 (P < 0. 0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ACR in the random spot urine samples and UAER was 0. 874 (P <0. 01).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ACR for diagnosis of albuminuria in the random urine samples were 77. 9% and 91.0%.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ACR for diagnosis of albuminuria in the morning urine samples were 78. 4% and 95.7%. Concerning the semi-quantitative urinary albumin-specific dipstick,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90. 3% and 41.1% , respectively. The specificity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ACR.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s of ACR in the random urine specimens and the morning urine specimens was 0. 918 ±0. 012, 0. 929 ± 0. 015,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χ2 =2. 13, P>0. 05).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s of semi-quantitative urinary albumin-specific dipstick in the random urine specimens was 0.661 ±0.021, lower than that of ACR (χ2 = 248.41, P<0.01).Conclusion Measurement of ACR in random urine samples is a reasonable method with simplicity and accuracy for the detection of albuminuria in general population screening program.  相似文献   
27.
利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北京市成人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8月至9月,采用多阶段等比例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8个郊区县抽取18岁以上16 711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压测量和血生化检查,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体育锻炼、零食、食用油摄入、食盐摄入.结论 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比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更好地分析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现场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DM微血管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成年T2DM患者75例,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评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最低氧饱和度(LOS)和平均氧饱和度(AOS)、血氧饱和度<90%或85%的累计时间(CT90%、CT85%)等,并测定血清HIF-1α水平。结果按照血清HIF-1α中位数进行分组,高HIF-1α患者颈围(NC)较高[(39.9±4.4)vs(37.9±3.1)cm],HDL-C较低[0.9(0.8,1.1)vs1.1(1.0,1.2)mmol/L],AOS较低[(92.7±3.1)%vs(94.3±1.7)%],CT90%较长[25(5,76)vs9(2,31)min]。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后,HIF-1α与NC呈正相关(β=0.338,P<0.05),与夜间AOS呈负相关(β=―0.275,P<0.05)。血清HIF-1α与DM微血管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疾病不相关。结论血清HIF-1α与T2DM患者夜间缺氧程度相关,可能成为T2DM患者OSA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29.
研究资料表明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与肝细胞癌(HCC)密切相关 ,并已证实HCC存在遗传易患性 ,提示HCC发生是慢性HBV感染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 ,丙型肝炎病毒 (HCV)与HCC的关系 ,也正在深入研究。为了解HCC家庭成员HBV、HCV感染的机会是否与一般人群有差异 ,我们对肝癌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筛选危险因素 ,以此来探讨HCC的发生与HBV、HCV感染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 :选择符合全国肝癌诊断协作组标准的HCC死亡病例 5 3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伴随着高血压病程的逐渐增加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之间的联系.方法 2005年8-10月,采用等比例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全部18个区县的16 711名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压测量和实验室检查.本研究选取6 17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4个病程(<5年、5~年、10~年、≥15年)与高血压并发症进行多元对应分析.结果 病程短的郊区的农村男性中青年人群,各种并发症少;病程长的老年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结论 应及早实施干预措施,延缓疾病发展;要重点监测病程长的患者,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