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医药卫生   181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1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临床上较为少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院自1992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10例.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块,加用带股方肌骨瓣移植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丙硫氧嘧啶导致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丙硫氧嘧啶长期口服可导致ANCA阳性小血管炎,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早期停药以及对症治疗。结论:丙硫氧嘧啶可导致ANCA阳性小血管炎,其发病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面中部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面中部复合骨折病人进行骨折复位后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其中一期复位固定17例,二期复位固定11例,对同时伴有下颌骨骨折及开口困难者一并处理。结果全部病例骨折对位良好,面部形态及器官功能得到了比较好的恢复。随访4~26个月,未发现微型钛板排斥反应、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微型钛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面部骨折固定效果切实,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对HCC-9204肝癌细胞系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方式将和wt-P53基因转染至肝癌细胞中,结果:转染wt-p53稳定表达早期,肝癌细胞发生自发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典型的凋亡峰,其凋亡细胞数为52.8%,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转染wt-p53细胞中G1,2和G2期细胞分别为791%,20.%和0.4%,亲本细胞则分别为48.5%,27.0%和23.7%。琼  相似文献   
16.
张晓东 《医学信息》2008,21(9):1492-1494
本文地介绍了用Power Builder软件开发门诊分诊系统的完整过程,包括分诊的流程设计、数据表设计,编程经验.本系统结合医院现有的门诊挂号收费系统和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实现了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无缝结合.通过把本系统实际应用到门诊第一线,给病人营造了一个更加良好而舒适的就医环境,大大改善了门诊的诊疗秩序.  相似文献   
17.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PAP法双标记技术,结合病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研究了31例慢性乙肝病人肝穿刺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和HBsAg的分布及意义。结果显示,肝组织内检出HBV DNA 23例,HBsAg 26例,二者同时检出者21例。从同组病人肝组织内HBV DNA和HBsAg双标检测结果与其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的比较来看,肝组织内HBV DNA和HBsAg同时阳性很可能表明HBV正处于复制及表达的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肌细胞吞噬聚乳酸—乙醇酸 ( polylactic polyglycolicacid ,PLGA)纳米粒子的形态学机理 ,制备组织细胞吞噬纳米粒子的相关模型 ,为纳米粒子作为包载各类药物或基因载体提供实验形态学依据。方法 :将制备的PLGA纳米粒子加入生理盐水中 ,超声振荡成注射用纳米粒子悬浮液后 ,注射至活体家兔心肌组织内 ,4 8小时后取材切片、电镜下观察。结果 :心肌细胞胞质内及胞核内可见大量被吞噬的纳米粒子 ,并且出现了PLGA纳米粒子被吸收、降解的迹象。结论 :心肌细胞完全可以通过吞噬方式大量摄取 ;PLGA纳米粒子 ,将PLGA纳米粒子作为向心肌细胞内转运某种药物或基因的载体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低氧增强SY5Y培养细胞内nPKCε的膜转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低氧刺激对培养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内nPKCε和nPKCθ膜转位激活的影响,以探讨两者是否参与细胞低氧预适应的发生。方法:利用本室建立的体外培养SY5Y细胞低氧刺激模型,并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印记(Western-Blot)等方法,半定量分析SY5Y细胞内nPKCε、nPKCθ的膜转位水平。结果:SY5Y细胞经低氧刺激后,随刺激时间(0.5、2、4、6、8、12和24h)的延长,nPKCε在胞浆内的含量逐渐减少,而胞膜成分中的含量则明显增加,且于低氧刺激2h后的增高水平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01);然而,nPKCθ在正常情况下只存在于胞膜成分内,且其含量不随低氧刺激时间的增加而改变(P>0.1)。结论:nPKCε可能参与了细胞低氧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本院1995年7月至2000年7月手术治疗的46例胆源性胰腺炎(gallstone pancreatitis,GP)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GP治疗提供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