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71.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特发性癫痫患者脑微观结构的改变,分析其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方法:21例特发性癫痫患者及21例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参与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为右利手。原始扫描图像首先经DTI Studio软件处理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图、部分各向异性(FA)图。数据处理用SPM2软件进行基于体素的全脑分析,主要步骤有图像配准、标准化、平滑。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癫痫患者FA值减低区域位于右侧颞叶、岛叶、前扣带及小脑齿状核,ADC值升高区域位于右侧内囊前肢及外囊(P<0.05,成簇水平cluster>100)。相关分析发现右侧颞叶、额叶、枕叶及左侧内囊前肢的ADC值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成簇水平cluster>100)。结论:DTI检查能发现特发性癫痫患者脑微观病理改变,为特发性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脑静脉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脑静脉性血管瘤(CVH)的MRI表现.16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0例行MR增强扫描,10例行SWI检查.结果 16例中,发生于小脑半球6例,顶叶4例、额叶2例、颞枕叶2例、枕叶1例,侧脑室旁1例,伴发海绵状血管瘤1例.16例中,MRI平扫显示病灶13例,表现为管状、小圆状低信号;10例MR增强检查显示所有病灶,表现为"水母头"样强化;10例SWI均能清晰显示病灶,表现为"水母头"样低信号影;结论 MRI结合SWI是诊断CVH的无创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3.
患者女,24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行走时左膝关节胀痛不适.专科检查:左大腿及小腿分别较对侧相同层面增粗7 cm、4 cm,左膝关节外侧触痛阳性.CT示左股骨远端后外侧见不规则低密度肿块,CT值约20 HU,边界不清,邻近骨质未见异常(图1).MRI:左侧股二头肌、股外侧肌内及小腿上段皮下见不规则肿块,呈等T1、长T2为主混杂信号,大小约195 mm×83 mm×67 mm,其内见小片状短T1信号及条状稍短T2分隔影,边界不清,邻近骨质未见异常信号(图2,3).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基于肝素-丙二醇酯的新型磁共振对比剂(Gd-PPF-SS-CA)用于小鼠皮下瘤成像的价值。方法 首先对比Gd-PPF-SS-CA与钆喷替酸葡甲胺(DTPA-Gd)的体外纵向弛豫率。之后选取荷瘤BALB/c小鼠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只;实验组以Gd-PPF-SS-CA、对照组以DTPA-Gd为对比剂,行小鼠肿瘤部位增强扫描,比较2组肿瘤体内增强效果、增强幅度及强化持续时间。将10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Gd-PPF-SS-CA组与生理盐水组各5只,分别经静脉注射0.08 mmol Gd/kg体质量或同等量生理盐水,24小时后通过病理学检查观察Gd-PPF-SS-CA在体急性毒性作用。结果 Gd-PPF-SS-CA纵向弛豫率为12.87 L/(mmol·s),为DTPA-Gd 的3.67倍。在体MR成像中,实验组肿瘤部位较对照组增强更明显,增强幅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组织病理学检查中,Gd-PPF-SS-CA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Gd-PPF-SS-CA体外纵向弛豫率高于 DTPA-Gd;用于小鼠体内肿瘤成像增强效果明显,强化持续时间长,且生物相容性良好,临床应用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75.
家犬脑挫裂伤1H-MR波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犬脑挫裂伤MR波谱(MRS)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家犬10只,200 g砝码1.3 m高以自由坠落方式复制脑挫裂伤动物模型,分6个时间点(1 h、24h、72 h、5 d、8 d和14 d)行常规MR及MRS检查.各时段检查结束后处死家犬,取挫裂伤处脑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伤后1~24h,N-乙酰天冬胺酸/肌酸(NAA/Cr)、胆碱类化合物(Cho)/Cr及NAA/Cho下降,NAA/Cr分别为0.843±0.214,0.862±0.204,对侧 1.069±0.284,1.048±0.232,t=-7.227,-6.718;Cho/Cr1.181±0.224,1.243±0.134,对侧 1.415±0.305,1.455±0.159,t=-4.332,-4.489;NAA/Cho0.701±0.147,0.536±0.136,对侧 0.832±0.245,0.613±0.165,t=-2.652,-2.665(P值均<0.05);病理示挫伤处见局部点状出血、灶性坏死、神经轴突肿胀、小胶质细胞轻度增生.伤后72 h至5 d,NAA/Cr开始升高,Cho/Cr于5 d时为1.517±0.197,高于对侧,对侧为1.387±0.214(t=3.758,P<0.05);镜下示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血管周围炎、肉芽及纤维瘢痕形成.伤后8~14 d,NAA/Cr与对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95±0.105,0.875±0.153,对侧0.989±0.169,0.990±0.173,t=-2.909,-2.471;P值均>0.05),Cho/Cr高于对侧(1.457±0.168,1.572±0.374,对侧1.334±0.174,1.366 ±0.352,t=7.312,3.201;P值均<0.05);病理示炎性反应及胶质增生更加显著,14 d时肉芽肿形成.各时段均未见异常乳酸峰及脂质峰.结论 MRS能无创性检测脑挫裂伤后神经元受损及修复情况,了解其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反映损伤的程度,为早期治疗和预后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海绵窦综合征又称FLTX综合征Ⅱ或Foix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变累及海绵窦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眼支引起以痛性眼肌麻痹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本文回顾分析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43例海绵窦综合征的CT、MRI及DSA表现.分析海绵窦综合征的病因、影像学表现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77.
78.
79.
目的分析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pleura,SFTP)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SFTP的CT和病理学表现。结果 4例SFTP均位于右侧胸腔,均以宽基底附着于侧胸壁,肿块呈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大小约5.0cm×3.9cm-19.0cm×15.0cm。CT平扫2例较大肿块密度不均,2例较小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4例肿块均表现为轻度强化,2例肿瘤内部可见强化的迂曲小血管。免疫组化指标:Vimentin、CD34和Bcl-2的阳性率均为100%(4/4);S-100、SMA、CK的阴性率均为100%(4/4)。结论 CT扫描发现起源于叶间胸膜或侧胸壁的椭圆形、类圆形实性肿块,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应想到SFTP可能。  相似文献   
80.
患者男,68岁,因“间断下腹部疼痛伴肉眼血尿6个月”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尿常规:尿潜血(+++),白细胞(定量)40个/μl,红细胞(定量)1095个/μl。泌尿系超声检查提示膀胱占位,左肾结石。泌尿系CT:膀胱内见约6.2 cm×7.0 cm分叶状软组织团块,内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区(图1A),增强后实性成分呈延迟强化,部分囊内见条状强化影(图1B);膀胱右侧壁见1.4 cm×1.1 cm囊状凸起(图1C)。CT诊断:考虑膀胱癌并膀胱右侧壁憩室。入院15天后行“经尿道膀胱镜检+血凝块清除术+活检术”,病理结果提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6天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姑息性切除术,术中见膀胱小梁小房及憩室形成,少量血凝块,左顶、侧壁约6 cm×5 cm异常赘生物,广基,冲水不动,沿肿瘤边缘向中心切除肿瘤,肿瘤边界不清,基底部深度不清并渗血明显,未进一步切除。术后病理:镜下见肿瘤细胞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细胞排列不规则,极向紊乱(图1D)。免疫组织化学:Vim(++),CK(灶+),CK5/6(散在+),P40(灶+),EMA(小灶+),CK7(小灶+),CD56(灶+),Syn(—),CgA(—),S100(—),SMA(—),Ki-67(60%+);符合膀胱肉瘤样癌(sarcomatoid cars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SCU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