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0篇
  免费   628篇
  国内免费   271篇
医药卫生   1105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600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485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加强医学生医疗风险意识教育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风险指人类无法把握与不能确定的事故发生从而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它具有客观性、永恒性和危害性.医疗风险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其中医疗纠纷占其半数以上.医疗风险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存在于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风险后果严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中腰椎向前、骶椎向后,故仰卧位时,骶尾部是人体的最大受压负重部位。骶骨上无肌肉附着,且局部皮下软组织血运相对较差,因此因截瘫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率较高。小面积褥疮的治疗还相对容易,而深达骶骨的Ⅲ度大面积褥疮治疗困难,经久不愈的创面感染和较多的炎性渗出,使患者体力消耗很大,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1995年6月以来,采用317L不锈钢丝牵拉固定臀大肌原位肌皮瓣一次性闭合骶尾部巨大褥疮,获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1~67岁,平均48岁。褥疮面积(8~10)cm×(16~20)cm,…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自拟活血理肠汤(当归、红花、三七、败酱草、黄连、木香、白芨、 甘草)为基础方,再根据患者湿热蕴结、肝旺脾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证型的不同,辩证加减药物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64例,结果:疗程最短的1月,最长的3月,平均治疗时间40.3d。治愈36例,好转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  相似文献   
15.
内容:基线左心室(LV)质量增加预示高血压的心血管(CV)并发症,但是低LV质量与高血压治疗期间的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明确抗高血压治疗期间LV质量的降低是否会改变主要CV事件的危险因素,并且独立于血压改变。设计、地点和参与者:从1995年到2001年,LIFE(洛沙坦干预降低高血压患者终点事件研究)随机临床试验的前瞻性队列亚组研究,总共941例前瞻性确定的年龄55~80岁且具有心电图LV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入选LIFE试验时测量LV质量,并每年随访一次,平均随访4.8±1.0年,以观察CV事件。主要终点观察:CV死亡、致命性或非致命性心…  相似文献   
16.
背景:多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后未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只在入院前流动病房内初步处理。在那些情况下,溶栓仍是最可行的再灌注治疗,但是随后治疗这些患者的最佳方案尚不清楚。若在流动病房行机械再通,那么患者接受阿昔单抗或许是理想的方案,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这种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对AMI患者行PTCA具有裨益。目的:比较ST段抬高性AMI患者采用阿昔单抗和半剂量瑞替普酶急诊治疗后,常规处理(仅在需要时行补救性PTCA)或立即行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这两种治疗措施对临床预后及成本效果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CARESS…  相似文献   
17.
叶绿素铜钠盐抗诱变活性的临床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mes试验和小鼠微核试验表明:叶绿素铜钠盐有良好的抗诱变活性,那么究竟在人体内有无抗诱变活性?是否有实际应用价值?至今国内外无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选取我院干部三科门诊或住院部患者共11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62~83岁,平均69.5岁.对照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61~82岁,平均67.4岁.所有病例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病情轻重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方法的改进,使造影变得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方法通过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的戳孔旁插入气腹针,取出气腹针的内芯,插入硬膜外道管,插入胆囊行术中胆道造影,插管失败后,改用头皮针胆管穿刺造影。结果全部造影成功,且费时少。结论该术中胆道造影的改进确能将造影变得更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腔隙性脑梗死的MRI与CT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比较MRI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经临床、MRI诊断明确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小、部位、数量进行统计。结果:①120例行MRI检查患者共发现病灶890个,最多见于豆状核(占40.8%),其次为放射冠、丘脑、内囊、尾状核、桥脑,可为圆形、椭圆形、条索状病灶。②32例既做CT,又做MRI患者中,MRI检出的病灶数为CT的5.1倍,其中绝大多数CT漏检病灶直径≤5mm或位于幕下。结论:①腔隙性脑梗死常为多发,且第一次临床发病时多数患者颅内已存在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②腔隙性脑梗死灶易为CT忽略,尤其是幕下病灶或≤5mm的病灶,这是造成既往文献报道腔隙性脑梗死好发部位差异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③尽管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较小(≤10mm),但大部分(60.0%)急性期存在在周边水肿,需要相应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