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3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41.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收治的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RP组(n=40,接受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与TP组(n=40,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RP组具体化疗方案为: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d1;顺铂60 mg/m2,静脉滴注60 min,d1。TP组具体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180 min,d1;顺铂60 mg/m2,静脉滴注60 min,d2。统计学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总生存(OS)率及无病生存(DFS)率。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2组患者的年龄、Karnofsky行为状态(KPS)评分、体重下降百分比、肿瘤最大直径、病理类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P组和TP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38/40)与90.0%(36/4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4,P=0.675)。③RP组骨髓抑制、皮疹、脱发、肌肉和关节酸痛、外周神经炎发生率分别为62.5%(25/40)、12.5%(5/40)、30.0%(12/40)、5.0%(2/40)、10.0%(4/40),均分别显著低于TP组的82.5%(33/40)、35.0%(14/40)、80.0%(32/40)、25.0%(10/40)、32.5%(13/4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P=0.045;χ2=5.591,P=0.018;χ2=20.202,P<0.001;χ2=6.275,P=0.012;χ2=6.050,P=0.014)。2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患者OS曲线、DFS曲线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0,P=0.330;χ2=0.780,P=0.380)。 结论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安全、有效,其疗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相近,但导致的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242.
退行性疾病为人体的单个或多个组织或器官由于自身老化或受损出现功能异常的疾病。退行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组织或器官,诸如中枢神经、胰岛、骨关节、心血管等,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以往治疗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治疗,但只能延缓疾病的发展。干细胞是指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一类细胞的总称,正是由于这一特质,使通过干细胞替代丢失的细胞从而根本上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成为可能~([1])。然而,单一干细胞移植替代治  相似文献   
243.
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脑的结构及功能影像学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帮助鉴别不同运动障碍疾病患者的脑内解剖学病变部位(定位)和功能障碍原因,并有助于临床药物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1]。尤其是随着我国PD诊疗的日益规范,神经影像学检查已成为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244.
目的建立介导胶原糖基化Glcα1、2Galβ1修饰基因(GLT25D1)敲低小鼠模型,为研究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Cre-loxp重组酶系统,采用胚胎干细胞线性打靶技术,获得同源重组的干细胞,繁殖嵌合体,获得杂合子GLT25D1~(+/-)小鼠。随后将GLT25D1~(+/-)小鼠自交。通过PCR凝胶电泳技术对子代小鼠的基因型进行鉴定。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GLT25D1在WT型小鼠(wild type,WT)和杂合子GLT25D1~(+/-)小鼠各组织的表达。比较WT和GLT25D1~(+/-)小鼠的生育情况、子代小鼠基因型比例及出生20天的体重差异。结果 GLT25D1~(+/-)小鼠配笼繁殖的264只子代小鼠中,杂合子GLT25D1~(+/-)小鼠152只,WT小鼠112只,无GLT25D1-/-小鼠。GLT25D1~(+/-)小鼠数量和WT小鼠数量的比值低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2∶1(χ~2=9.818,P=0.002)。Western blot示GLT25D1蛋白在WT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脑和淋巴结等重要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脾和肺中高表达,肾和淋巴结中度表达,心和脑弱表达,GLT25D1~(+/-)小鼠各组织表达水平均低于WT型小鼠。WT和GLT25D1~(+/-)小鼠在外观和行为上无显著差异,GLT25D1~(+/-)小鼠出生后20天体重显著低于WT型小鼠(t=2.520,P=0.0177)。GLT25D1~(+/-)小鼠交配后平均每窝出生的鼠仔数目为4只,低于WT小鼠平均鼠仔数7只(t=-8.482,P0.001)。结论 GLT25D1基因敲低后会导致GLT25D1-/-胚胎致死,且影响部分GLT25D1~(+/-)小鼠正常出生,GLT25D1~(+/-)小鼠出生后20天体重减轻,繁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45.
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类很多恶性肿瘤中都有特异性多肽受体的高水平表达[1]。研究表明,肿瘤受体显像具有亲和力高、特异性强、显像时间短、穿透能力强、肿瘤靶/本底比高、几乎无免疫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246.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方法 选取222例肺癌病例,依据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核素骨显像检查(ECT)及B超等检查结果,结合临床分为骨转移组、脏器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另选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免疫技术(ELISA)测定各组血清ICTP水平.结果 (1)三组肺癌病例的血清ICT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9.809,t=9.864, t=6.052,P均为0.000﹤0.001);其中骨转移组显著高于脏器转移组和未转移组(t=5.828,t=6.707, P均为0.0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与骨侵犯程度呈正相关;脏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68,P=0.097>0.05).(2)ICTP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示值分别为92.9%、87.6%、88.5%.(3)对ECT诊断无骨转移但ICTP检测增高的11例肺癌患者行PET/CT检查,发现骨转移8例.结论 血清ICTP能早于除PET/CT外的影像学检查提示肺癌骨转移的存在,可用于筛查、监测肺癌骨转移的发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47.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建立AS实验兔模型,将模型实验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高脂饮食组、中药复方组、阿托伐他汀组。观察空白对照组、高脂饮食组第4周、8周、12周时血脂变化情况、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组织标本中CD34的m RNA表达量、胸主动脉HE染色结果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水平的变化差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高脂饮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脂蛋白升高明显,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CD34的mRNA定量表达结果,高脂饮食组CD34的表达量>1,且增长明显(P<0.05);HE染色显示,高脂饮食组内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形成纤维斑块病变;免疫组化显示,高脂饮食组有内膜改变,CD34染色呈阳性表达,且随时间的推移,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内膜下可见大量蓝紫色细胞核聚集,为CD34标记的新生血管,高脂饮食组的实验兔斑块内新生血管在不断生长。结论:脂质代谢紊乱,低密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斑块内新生血管相关,新生血管为AS进展过程中重要的伴随现象,AS斑块不稳定性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8.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抗肿瘤应用中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完整基因组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步阶段.研究发现,包括肿瘤在内的许多疾病与某些基因表达的失活有关.导致基因失活的表观遗传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染色质高级结构中其他成分的修饰,这些修饰改变染色质构型,导致基因转录调节发生变化,基因转录的失调导致细胞增殖失常,从而致癌.这些可逆失活的基因如果重新表达可能抑制肿瘤生长.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正是基于这种思路被应用于包括甲状腺癌在内多种肿瘤研究,并为失分化甲状腺癌的再分化及放射性碘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49.
数字疗法(DTx)是依靠高质量的软件为患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干预措施,通过数字化驱动临床干预范式为现有疾病治疗手段提供有效补充。目前,DTx已在美国、欧洲以及我国迅速发展,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多项先进技术的进步快速更新迭代,充分了解这类医疗产品的特殊风险,可对其监管提供技术支撑。DTx的特殊风险点源于其特殊的适应证、复杂的载体结构、较强的人机交互设计以及基于数据传输的产品形式。本文基于精神类疾病DTx的风险点提出了产品设计、使用、更新环节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期为DTx的研发、使用、监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50.
目的 比较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采用双通路胃间置术与双通路空肠间置术的效果及安全性,为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70例,消化道重建方式采用双通路胃间置术者31例为观察组,采用双通路空肠间置术者39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前及术后1、3、7 d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胃动素、胃泌素、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体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6.13±5.08)h]、首次排气时间[(34.51±8.16)h]、住院时间[(8.64±2.17)d]均短于对照组[(30.28±6.71)h、(40.29±10.35)h、(10.61±2.39)d](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7 d血清CRP[(31.71±8.64)、(20.13±5.39)、(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