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探讨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CT、MRI及18 F-FDG 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CT、MRI及18 F-FDG PET/CT检查图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2例骨EHE中,1例为全身多发骨骼病变,1例仅为胸11椎体病变。CT表现病灶为边缘清晰,轻度硬化并呈分叶状改变的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病灶内见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影,周边软组织及椎间盘未见明显受累。MRI病灶呈稍长T 1、长T 2信号,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外周可见增强无强化的低信号环。18 F-FDG PET/CT主要表现为病灶部位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伴SUV摄取值的升高。结论CT、MRI及18 F-FDG PET/CT检查能帮助评估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病灶性质及范围,协助下一步诊疗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椎管内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PET-CT提示椎管疾病患者41例。测量病变标准摄取最大值(SUV_(max)),并与术后病理或随访结果做对比。绘制ROC曲线获得椎管良恶性病变的SUV_(max)最佳诊断阈值。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算~(18)F-FDG PET-CT在SUV_(max)2.5诊断标准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术后病理及随访得出良性15例,恶性26例,在SUV_(max)2.5标准时,~(18)F-FDG PET-CT诊断良性7例,恶性34例,诊断敏感度100.00%、特异度46.67%、阳性预测值76.47%、阴性预测值100.00%。利用ROC曲线确定SUV_(max)的诊断阈值以2.95最佳,敏感度100.00%、特异度60.00%、阳性预测值81.25%、阴性预测值100.00%。结论 :SUV_(max)2.95较SUV_(max)2.5可能更适合作为判断椎管内病变良恶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转移性肾脏肿瘤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9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14例肾脏转移瘤。用勾画感兴趣区(ROI)法测量病灶的SUVmax,同时测量病变的大小及CT值。结果:14例患者中,共计18个病灶,其中左肾单发5例,右肾单发6例,双肾单发2例,右肾2处转移灶、左肾1处转移灶1例。结节状弥漫性高摄取病灶11个,环形高摄取病灶6个,弧形高摄取病灶1个,SUVmax(4.3~21.5),平均值11.6±5.5。等密度灶8个,低密度灶7个,高密度灶3个,CT值范围15.0~35.0 HU,平均CT值(27.9±5.2)HU,病灶最大径范围1.1~7.2 cm,最大径平均值(3.3±1.6)cm。结论 :肾脏转移瘤在18F-FDG PET/CT显像有一定特点,18FFDG PET/CT对其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4.
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在临床上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何准确对其进行定性,一直是医学影像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在临床上的应用,对SPN形态学的研究达到了极致。迫切需要新的成像模式来弥补形态学的不足,PET/CT这一融合形态与功能显影技术的出现,以其对肿瘤高度敏感性引起普遍的关注,但18F-脱氧葡萄糖(FDG)摄取对肿瘤并非特异,许多良性病变也可以引起FDG高摄取,如炎症、感染等,给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35.
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主要是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原理显示活体生物活动的医学影像技术,可探测机体的代谢情况。PET/CT是在PET和C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影像设备,具有PET的定性功能,同时又有CT的定位功能。随着近几年国内PET、PET/CT的应用越来越多,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辐射问题。  相似文献   
36.
继发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继发性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继发性肠套叠患者术前声像图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表现特点。结果继发性肠套叠超声图像在“靶环征”、“套筒征”基础上呈现出多样性,部分病因引起的继发性肠套叠有其特征。结论超声检查是继发性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部分还能作出准确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髓外浆细胞瘤(EMP)CT、MRI及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EMP的CT、MRI及18F-FDG PET/CT资料,观察病灶特征。结果 4例接受CT检查,病灶均以等密度为主,1例邻近骨质破坏,但无明显骨质硬化改变。7例接受MR检查,病灶信号均匀,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以等或稍高信号为主,其中2例病灶内或周边可见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中-重度强化,部分病灶边缘可见细小血管影,5例增强MRI病灶内可见强化更为显著的间隔。9例接受18F-FDG PET-CT扫描,7例表现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或结节影,2例仅表现为局部软组织增厚伴结节状,均伴团块状中-重度放射性摄取增高,SUV最大值8.43±3.33。结论 CT、MRI及18F-FDG PET/CT在诊断EMP、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存在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初步分析和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甲状腺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检查发现甲状腺病变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18例患者资料,以同一患者对侧正常甲状腺或周围颈部血池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甲状腺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UVmax进行统计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SUVmax行ROC曲线分析,同时观察病灶的CT形态及密度改变,综合分析并计算PET、PET/CT诊断甲状腺病变的效能指标。结果 1)18例患者共21个病灶,恶性病变14个,良性病变7个,甲状腺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UVmax分别为10.12±9.42、5.47±2.97和1.43±0.38,甲状腺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病变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35,P=0.435),甲状腺恶性、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748和18.270,均有P0.01);2)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病变SUVmax的ROC,该指标的AUC为0.515(0.70),诊断准确性不高;3)~(18)F-FDG PET扫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71.43%(10/14)、42.86%(3/7)、71.43%(10/14)、42.86%(3/7)、61.90%(13/21),而~(18)F-FDG PET/CT扫描的诊断效能分别为92.86%(13/14)、71.43%(5/7)、86.67%(13/15)、83.33%(5/6)、85.71%(18/21)。~(18)F-FDG PET扫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功效与标准组一致性很差(Kappa=0.143,μ=0.644,P=0.513),而~(18)F-FDG PET/CT扫描与标准组基本一致(Kappa=0.762,μ=4.792,P0.0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中SUVmax不能作为甲状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指标,同时结合PET代谢特点和CT形态学改变,可以初步诊断甲状腺病变性质,并且能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如转移或者合并其他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