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尚孟秋  廖良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9):1517-1522

目的:挖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关键基因,为研究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提供生物信息学支持。

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大鼠GSE43671芯片数据集,使用R语言WGCNA包对基因进行分析并筛选出与临床表型相关度高的模块基因,使用ClusterProfiler包对特异性模块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KEGG),用Cytoscape软件筛选模块内关键基因并构建关键基因-miRNA互作网络。

结果:采用WGCNA方法从GSE43671数据集中识别出22个模块,其中蓝色模块相关性系数最高。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模块内基因主要表现在上皮管形态发生等生物过程上,受体复合体等细胞成分上,眼晶状体结构组成等分子功能上。KEGG结果显示,模块内基因主要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互作信号通路、人乳头瘤病毒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有关。通过PPI网络和Cytoscape软件筛选得到的排名前10的关键基因为Psmb9、Psma7、Map3k14、Psme1、Nfkb1、Rela、Psma5、Relb、Psmb4、Nfkb2; 预测得到6个miRNA为miR-383-5p、miR-9a-5p、miR-155-5p、miR-223-3p、miR-495、miR-325-3p。

结论:使用WGCNA方法筛选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相关通路、关键基因和微小RNA,为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探索提供理论依据,但该结论尚待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2.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秋  金丹  陈雷 《航空航天医药》2003,14(2):123-12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 (AL) ,属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的M3 亚型。临床上 ,其出血症状十分突出 ,发生率也很高 ,约占 72 % -94% [1] ,且常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而致颅内出血 ,因此早期死亡 (治疗十天以内 )率高达 11.3 % [2 ] ;若联合化疗则可达 3 0 % -4 0 % [3 ] 。1988年王振义首次报道全反式维甲酸 (ATRA)诱导分化治疗APL ,它不促发DIC ,不引起骨髓抑制 ,且可取得 85 %以上的完全缓解 (CR)率 ,[4~ 9] 明显高于联合化疗 ( 5 0 % -80 % ) ,但是维甲酸治疗伴随有维甲酸综合征[10 ] 和维…  相似文献   
43.
本实验观察了蟾蜍胆汁对离体心脏的影响,结果表明胆汁具有强心作用,能增加心输出量,增强心肌收缩力,但对心率有抑制作用.胆汁的强心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膜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而放疗及化疗对机体的损害较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宿主的各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尤以造血系统为明显。肿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骨髓造血机能受到抑制,往往出现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下降,导致感染、出血及贫血的发生,直接影响化疗、放疗的疗效。因此,探索治癌有效并能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的药物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本文报道160例恶性肿瘤病人在放疗或化疗中,配合服用“造血口服液”保护造血系统的功能,收效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病人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我院住院的298例高血压病病人,其中单纯高血压病病人150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者148例,观察两组病人的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病人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病人(P<0.01),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和其他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尿酸仍与脑卒中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尿酸升高,在高血压引发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尿酸升高是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6.
男,38岁。因间断腹胀5年,加重2个月伴乏力人院。于5年前偶有腹部不适、腹胀,未引起重视。近2月来,出现乏力、消瘦、盗汗且腹胀加重影响进食。病程中无发热、出血及骨痛;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查体(-),肝肋下未触及,脾触诊脐下2.0cm,质硬,有触痛。实验室检查:Hb113g/L,  相似文献   
47.
结核分枝杆菌持留状态体内外模型的建立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体内外结核分枝杆菌持留状态模型,检测在不同条件和化疗阶段中结核分枝杆菌持留菌,探讨其与化学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低氧培养、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结核分枝杆菌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小分子热休克蛋白(Acr)及85B蛋白的mRNA表达变化的方法检测体内外模型中结核分枝杆菌持留菌。结果体外及动物模型中均存在结核分枝杆菌低氧培养阳性,体外模型中结核分枝杆菌ICLmRNA和Acr蛋白mRNA在低氧条件下表达逐渐增加,4d时显著增加,其对数值分别为(5.3±0.9)和(6.4±1.6)拷贝/ml,而85BmRNA在有氧条件下明显增加,10d时的对数值为(6.1±0.9)拷贝/ml,在低氧条件下无明显变化。在小鼠感染与治疗模型中,ICLmRNA在感染的2周和4周均有表达,在治疗4周后下降;AermRNA在感染4周及治疗4周不表达或表达很少,治疗8和10周表达量增加,10周的对数值为(6.2±1.7)拷贝/ml,治疗12周直至停药后4周仍有表达,停药4周的对数值为(3.0±1.6)拷贝/ml;而85B蛋白mRNA则在治疗前高表达,对数值为(6.4±1.1)拷贝/ml,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治疗12周时测定值为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结核分枝杆菌持留状态的体外及动物模型,ICLmRNA、Acr蛋白mRNA高表达可作为持留菌存在的标志,应用液体低氧培养并联合mRNA检测有可能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持留菌。  相似文献   
48.
本文收集急性心肌梗塞(AMI)并房室传导阻滞(AVB)32例,对AVB发生的有关因素、转归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985-1996年住院确诊的AMI 185例,并AVB者32例(17.3%)。32例中,广泛前壁梗塞2例;单纯下壁梗塞20例,下壁并正后壁梗塞5例、并侧壁3例、并右室梗塞2例。其中Ⅰ'AVB 6例(18.75%);Ⅱ'AVB 20例(62.50%),Mobitz Ⅰ型18例,MobitzⅡ型2例;Ⅲ'AVB 6例(18.75%)。AMI后第一天发生AVB者17例(55.13%),前4天共发生28例(87.5%);两周内恢复窦性心律者27例(84.4%)。32例中并急性心衰者5例,休克2例,伴阿斯发作者4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49.
为了探讨联合教学模式在肾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选取肾脏内科临床见习学员共80人,随机分为PBL+CBL+ LBL联合教学模式组(实验组)和传统LBL教学模式(对照组),每组40人.结果显示两组学员的基础理论考试成绩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学员的病例分析考核成绩以及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联合教学模式在提高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显著高于传统LBL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0.
患者男,28岁,因发现颈部肿物1个月,发热15d于2013年5月24日人院.患者前1个月发现左颈部隆起,无疼痛、发热等症状,外院鼻咽内窥镜检查"鼻咽隐窝不规则肿物",2013年5月7日颈部CT检查示:双侧颈部、咽旁间隙多发淋巴结肿大,双侧扁桃腺明显肿大,诊断为淋巴瘤累及扁桃腺(图1).胸部CT示右上肺少许点片影.15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d前就诊外医院予以实验性抗结核治疗(方案不详),治疗2d后发热缓解,淋巴结肿大无好转.血常规:白细胞2.7×109/L.入院后查体: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双侧颈前区淋巴结为主,最大者直径约有4 cm,皮肤正常,触之无压痛,右侧腹股沟触及1个小淋巴结,活动好.双侧扁桃腺Ⅱ~Ⅲ.肿大,表面无充血,未见分泌物.心腹查体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