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医药卫生   17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MMP-9、Syndecan-1和E-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Syndecan-l,E-cadherin及MMP-9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大肠癌及18例对照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Syndecan-1,E-cadherin及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1.Syndecan-l、E-cadher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38%、61.54%,明显低于止常大肠粘膜上皮(1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MMP-9蛋白往人肠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86.54%,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上皮(11.1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yndecan-1,E-cadherin及删P-9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火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Syndecan-I和E-cadherin蛋白的低表达或失表达和~IP-9蛋白的过度激活,可能参与了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过程,联合检测Syndecan-I,E-cadherin和MMP-9,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对大肠癌转移潜能、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猴脑选择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10月前后血清中IL-2、IL-10、TNF-á、IFN-γ的动态变化.了解脑选择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对猴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恒河猴10只,随机分为2条血管阻断冷灌注组、4条血管阻断冷灌注组合常温灌注足.  相似文献   
73.
MRCP和B-TFE/ARCH序列联合应用对梗阻性黄疸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疾病诊断中联合应用MRCP和B-TFE/ARCH序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梗阻性黄疸性疾病患者的MRI表现,依据MRCP、B-TFE/ARCH序列以及联合应用这两种序列分别读片。根据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对照进行对比、评分,对评分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结果:MRCP显示腔内病变良好,腔外病变不能显示,B-TFE/ARCH序列能显示腔内、外病变,但不能整体显示胰胆管系统,联合应用MRCP和B-TFE/ARCH序列两种检查方法相互补充较单一使用MRCP或B-TFE/ARCH序列诊断正确率高。经评分及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MRCP和B-TFE/ARCH序列对于诊断梗阻性黄疸较单一使用MRCP或B-TFE/ARCH序列有明显价值,可提高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确诊率,因此它可以作为诊断本类疾病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74.
滑膜骨软骨瘤病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滑膜骨软骨瘤病的临床与X线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及临床确诊的20例滑膜骨软骨瘤病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病变发生在膝关节13例,其中2例两侧对称性发病,髋关节4例,踝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各1例,18例为单侧单关节发病。X线表现为关节不同程度退行性变12例,全部病例均在关节周围有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圆形、卵圆形或桑椹状不规则的密度增高的钙化或骨化影。结论: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5.
山麦冬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麦冬属(LiriopeLour.)植物系百合科植物,中国分布有8种(变种)[1],分别为山麦冬(LiriopespicataLour.)、湖北山麦冬(Liriope spicataLour.var.proliferaY.T.Ma)、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acarli(Decne.)Bailey]、阔叶山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Wang et Tang)、甘肃山麦冬[Liri  相似文献   
76.
目的:动态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发生与瓣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变化,同时对角膜瓣下并发症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该院及外院行LASIK术后发生瓣相关并发症的27例患者35只眼进行观察处理。按3、7、15、30和60天不同时间进行视力、裂隙灯等检查。结果:10例层间角膜炎患者经过1—2个月治疗,瓣下炎症全部吸收,视力恢复至0.8—1.5;9例瓣皱褶、异位,经复瓣处理,视力恢复至1.0—1.2;1例外伤瓣丢失,经异体角膜磨镶移植术后,视力恢复至0.5—0.6;1例角膜瓣下感染、溶解,经去除病变角膜瓣加准分子激光治疗性切削术(PTK)治疗后角膜上皮愈合,但出现角膜瓣下雾状混浊(Haze)现象;3例3只眼上皮植入经掀瓣刮除处理,视力最后达0.8—1.0;3例3只眼角膜瓣形成不全,6个月后再次手术,视力达1.0—1.2。结论:LASIK术后与瓣相关并发症发生时间不等,临床以早发现、早处理恢复好。强调手术的规范性,建立严格的随访制度,将LASIK手术的并发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MRI和CT对脑灰质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脑灰质异位症的影像学资料。结果:MRI及CT可清晰显示病变,病灶在CT和MRI中均与正常脑灰质的密度及信号相仿,并可伴有其它神经系统的发育畸形。结论:脑灰质异位症在CT和MRI中均有特征性表现,MRI是诊断本病的最佳影像学方法,特别是MRI中GM -ONLY序列能够使病灶显示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索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对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845例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573例广泛期病变采用化疗或(和)放疗;局限期病变272例:单纯化(放)疗50例:先手术后化疗48例;先化疗后手术再化或(和)放疗174例;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广泛期病变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3.0%、6.8%、0;局限期病变:化疗组和手术后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31.2%、4-3%和75%、46、6%、31.9%.二组间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年的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而先化疗、后手术、术后化(放)疗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4%、58.9%、46、5%、11.5%,明显优于前两组(P〈0.05);术前所用化疗方案与周期对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术式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支气管(肺动脉)袖式切除重建,肺叶和全肺切除的5、10年生存率明显优于袖式切除.肺叶切除优于全肺及袖式切除。颅内、肝脏或骨髓转移仍为影响本组小细胞肺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结论: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放疗均敏感,广泛期病变无手术适应症,应采用以化(放)疗为主的保守治疗。而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则应积极选用以手术为主、辅助术前、术后化(放)疗的综合方法,可获得较为满意、甚至长期生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9.
多动症儿童血铅水平测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美国CDC于1991年将儿童铅中毒的标准规定为血铅水平≥10μg/dl,不管是否存在临床表现 ,都有铅中毒存在。由于儿童时期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快速生长和成熟时期 ,对铅毒性尤为敏感 ,铅的神经毒性作用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之前的亚临床阶段。血铅水平超过10μg/dl就可能对儿童产生毒性作用 ,环境铅污染越严重的地方产生毒性作用更明显。自1999年6月至2000年4月对212例门诊多动症患儿 ,进行了末梢血铅的监测 ,并对其父母职业和儿童行为等作问卷调查 ,旨在探讨多动症儿童与铅中毒的相关性 ,对多动症儿童血铅水平进行…  相似文献   
80.
姜涛  刘锟 《实用肿瘤杂志》2002,17(6):397-398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 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 NOS的活性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肺癌患者血清 NOS活性较正常人显著增高 (P<0 .0 1) ;(2 )术后血清 NOS活性较术前显著降低 (P<0 .0 1) ;(3)血清及肿瘤组织中 NOS活性随肺癌的恶性程度加重而增高 (P<0 .0 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NOS活性的增高与肿瘤的生长及恶性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