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3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钼靶联合B超定位在切除不可触及乳腺钙化灶(nonpalpable breastcal cification,NPBC)中的价值。方法:对钼靶发现钙化灶,临床不可触及包块的2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钼靶联合B超定位,切除病灶送钼靶检测,必要时行补充切除。结果:28例中26例(93%)为一次切除,2例(7%)为补充切除,切除率为100%。结论:术前铝靶联合超声体表定位有助于NPBC切除,也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2.
郭雯  常鹏  姚青  王廷  陈江浩  王岭 《人民军医》2011,(4):319-321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HPV18)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国西北地区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癌80例为观察组,乳腺良性疾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及透射电镜技术检测两组病例组织中HPV16、HPV18感染情况。结果:采用FQ-PCR及透射电镜技术两组病变组织中均未检测出HPV16、HPV18。结论:在我国西北地区,HPV16、HPV18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无直接确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起搏器囊袋破溃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起搏器囊袋破溃的常见原因及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的12例起搏器囊袋破溃的基本资料,比较不同处理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①12例患者平均年龄75.3岁,男性7例,女性5例,其中11例合并高血压、心衰及糖尿病。3例为早发型、9例为迟发型囊袋破溃。②随访(31.6±6.8)个月。8例在对侧安置新的起搏系统,2例取出原起搏器,2例原电极与原起搏器被深埋在患侧胸大肌深面。所有患者新的起搏系统工作良好。③所有患者原电极未拔除。6例残余电极前浅埋皮下者,半数残余电极刺破皮肤。4例残余电极和2例原电极深埋者,均达到完全痊愈。结论起搏器囊袋破溃原因复杂,加强局部清创、深埋残余电极等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检测羊源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模型相关指标,分析此模型的相关指标与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模型的异同。方法分别用牛、羊Ⅱ型胶原蛋白免疫动物,比较两组免疫大鼠足趾容积、关节炎肿胀评分、血清细胞因子的榆测和关节滑膜病理改变。结果羊Ⅱ型胶原蛋白成功诱导出关节炎模型,与牛Ⅱ型胶原白诱导关节炎模型在造模成功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羊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组大鼠关节发病时间、关节肿胀达高峰时间及肿胀程度均早于和重于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组。羊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组血清细胞因子IL-1β、TNF—α升高较牛胶原蛋白诱导组更为显著(P〈0.01)。病理切片显示两模型组关节滑膜均有炎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层次增多,排列紊乱,但牛组重于羊组。结论羊Ⅱ型胶原蛋白可诱导大鼠关节炎。  相似文献   
45.
姚青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38-41
目的 探讨火针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 3月-202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 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火针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比较两组皮损减少率、临床疗 效、皮肤美观度、皮损积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皮损减少率高于对照 组,皮损积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平滑度、色泽度、弹性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美观度改善率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火针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 患者的皮肤状况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检测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及表阿霉素对 4种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以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1/2 )及其上游激酶 (MEK1/2 )蛋白表达及活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常规方法培养细胞及制备蛋白电泳样品。应用Westernblot检测培养的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 10及MCF 7、T4 7D、Bcap 37、SK BR 3乳腺癌细胞系中 ,ERK1/2和MEK1/2的表达及活化 (磷酸化 )水平 ,以及这两种药物对ERK1/2和MEK1/2的表达及活化的影响。用MTT比色法检测这两种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对照MCF 10细胞相比较 ,4种乳腺癌细胞系中 ,MEK1/2、ERK1/2蛋白的表达及活化水平均明显增高 ;两种化疗药物均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这两种药物处理的乳腺癌细胞中 ,MEK1/2、ERK1/2蛋白的表达及其活化水平明显低于未处理组。结论 :MEK、ERK蛋白的过度表达及活化 ,可能在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两种化疗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MEK、ERK蛋白的过度表达及活化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7.
动态CT增强扫描对肺结节的定性价值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动态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 (SPN)的定性价值。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 72例SPN患者 ,先行薄层 (3~ 5mm)平扫 ,再静脉注射对比剂 (优维显 ) 10 0ml后 ,对选定的结节中心行动态CT增强扫描 ,测量其增强前后的CT值 ,并对其中 36例行三维表面重建。结果 肺炎性结节以重度强化为主 ,净增值 >6 0HU ,动态曲线呈持续上升型 ;肺癌性结节以轻~中度强化为主 ,净增值为 2 0~ 6 0HU ,动态曲线呈缓慢持续升高型 ;肺结核结节以轻度强化为主 ,净增值 <2 0HU ,动态曲线呈平坦型。三维重建成像显示 :恶性肺结节以Ⅰ、Ⅱ型血管异常为主 ;良性肺结节以Ⅳ型血管异常为主。结论  (1)动态CT增强扫描对SPN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2 )动态CT增强中追加三维重建 ,亦有利于SPN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8.
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胸骨后病变或气管软化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胸骨后病变或气管软化的外科处理,以及开胸和气管悬吊的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10年本院收治的66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为胸骨后甲状腺肿,42例合并气管软化,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米瓦试验摄片,以及颈部-上胸部CT。结果:胸骨后甲状腺肿常规做好开胸准备,24例中23例经颈部切口切除,1例术中冰冻证实为淋巴瘤仅行姑息性大部切除后续化疗;42例米瓦试验阳性患者,术中探查见局部受压处气管软骨环消失6例,气管软骨环变细、变薄、变软36例。36例甲状腺切除术后行单一气管悬吊患者获得临床治愈,6例气管悬吊加气管切开患者抢救成功,无手术死亡。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8年,48例均无呼吸道梗阻症状,2例死于癌症复发转移,2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绝大多数的胸骨后甲状腺肿可经颈部切口切除。术中探查有助于气管软化的确诊,气管悬吊是治疗巨大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65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高剂量组(15.4g/kg)、中剂量组(7.70g/kg)、低剂量组(3.85g/kg)及导升明组(0.167g/kg),每组13只,另设13只正常对照组。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2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和视网膜全层中VEGF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视网膜VE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VEGF的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VEGF的含量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视网膜全层VEGF表达增加(P<0.01),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VEGF mRNA表达升高,而各用药组的表达比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活血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的表达,延缓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糖基化终产物(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糖基化终产物受体(Glycation end product receptor,RAGE)-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B,NF-κB)途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钴胺组、活血解毒方高、低剂量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65mg/kg造模,免疫组化法检测坐骨神经中AGEs、RAGE、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内AGEs、RAGE、NF-κB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方组大鼠坐骨神经内AGEs、RAGE、NF-κB表达降低。结论活血解毒方可能是通过抑制AGEs-RAGE-NF-κB途径从而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