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医学图像处理是一门医工交叉的课程,其具有理论概念复杂、实践性强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文以“中医舌诊图像处理问题式教学(PBL)教学”为例,将中医文化有机结合到医学图像处理教学中,提出合适的教学案例、创新的教学方案,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准。此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将中医诊疗与现代化技术相融合,有助于保卫、发展和发扬中医文化。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医学图像处理方法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后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医学图像处理的方法,对弥散张量成像主要进行了图像变形纠正、标量图计算、体绘制生成、纤维束追踪的后处理。结果 实验证明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后处理方法有效、可靠。结论 医学图像后处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原始数据信息,提高图像质量,方便诊疗。  相似文献   
33.
蔡大煊      姚旭峰    黄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1):71-76
【摘 要】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构建大脑白质结构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参数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微观结构的异常。 方法:重建19例正常人和20例AD患者的结构脑网络,采用双样本t检验,从全脑和特定脑区两个水平对A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网络拓扑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 结果:在全脑水平上,AD患者的加权特征路径长度([Lp])值上升,全局效率([Eg])、网络强度([Sp])、局部效率([Elocal])值下降,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AD患者左半球[Lp]、加权簇系数([Cp])值上升,[Eg]值下降比右半球明显。在特定脑区水平上,选取楔前叶为感兴趣脑区,发现两侧楔前叶脑区的[Lp]值上升、[Eg]值下降,而[Cp]、[Elocal]值并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网络拓扑参数可以作为评估AD患者微观结构异常的指标,对早期诊断AD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相似文献   
34.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致病因素信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设计出能够自动提取流行病学致病因素的系统。经过评估发现该系统由一个自然语言处理子系统和一个基于逻辑回归算法或支持向量机算法的信息提取子系统构成。可以高效地从生物医学文献中自动获取致病因素信息。  相似文献   
35.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扫描(PE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临床中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的常用方法。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 PET)和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Aβ PET)作为PET中常用的两种诊断技术,在AD的诊断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诊断效果评估和辨别痴呆种类两个方面阐述FDG PET和Aβ PET以及联合成像的应用现状,并将PET与MRI相比较,总结两者诊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AD诊断的新进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实验室建设对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作为新成立的本科院校,教学以及科研实验室如何建设是新建专业所要面临的问题。为此,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例,按照应用型本科要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立足教学与科研需要,整理一体化实验室建设的方案与思路,借此助力学科及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7.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由于能够无创地显示神经纤维形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在脑部、心肌纤维、脊髓、肾脏、肌肉和周围神经等部位的疾病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以脑部神经病变的应用最为广泛[1~5]。DTI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