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内毒素增敏系统--脂多糖结合蛋白/脂多糖受体CD14(LBP/CD14)的变化与严重脓毒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5例烧伤体表总面积大于30%患者,根据烧伤脓毒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19例)和非脓毒症组(1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烧伤后1、3、5、7、14、21、28...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在烫伤脓毒症大鼠早期肠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烫伤对照组(n=10)、烫伤后金葡菌感染组(n=50)和SEB单克隆抗体(单抗)拮抗组(n=16)。留取血样品测定SEB、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测定组织内毒素水平及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动物血浆SEB、TNF-α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于2 h、6 h达峰值(P<0.05或P<0.01),此后降低;而小肠组织DAO活性则持续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小肠组织DAO活性与血浆SE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398,P<0.05)。此外,金葡菌攻击后动物血浆及心、肝、肺、肾等组织中内毒素含量亦明显高于正常和烫伤对照组水平(P<0.05);SEB单抗干预可不同程度抑制血浆及组织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其中伤后2 h肾脏改变显著(P<0.05)。结论:在严重烫伤后金葡菌感染时,金葡菌的重要致病因子-SEB可加重动物小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促进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并蓄积于局部组织,后者可能与金葡菌致病因子协同作用导致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7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细胞核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74.
烧伤治疗60余年,虽然烧伤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耐药菌形势日益严峻。从认识烧伤肠源性感染,到异体皮覆盖创面、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构成抵抗病原菌第1道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防止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烧伤免疫从宿主角度探讨机体抗菌消炎的内在机制,由此产生的中西药免疫调理策略,为抵抗病原菌筑起第2道免疫屏障。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对烧伤感染进行对症和对因治疗,使烧伤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今后还要探讨如何应用新技术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寻找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标志物,以及追踪烧伤感染对免疫系统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75.
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脓毒症(Sepsis)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一般认为,无论是全身性感染还是局灶性感染均可引起脓毒症,它是由于机体过度炎症反应或炎症失控所致。脓毒症是严重烧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当前烧伤外科和ICU面临的棘手难题[1]。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资料显示,在美国由脓毒症引起的死亡率越来越高,每年可导致约25万人死亡[2]。我们曾回顾分析了1970~1999年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患者657例,并发脓毒症者…  相似文献   
76.
ŧ�����ݿ���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休克系严重创 (烧、战 )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重要诱因。近年来 ,人们对脓毒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及其发病机制的了解日益加深 ,特别是有关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1] 。本文拟就相关领域的进展作一概述。1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特征  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介素 (IL)、干扰素 (IFN)、肿瘤坏死因子 (TNF)、转化生长因子 (TGF)、克隆刺激因子 (CSF)和趋化因子等。它们可来源于不同类型的细胞 ,如T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这些细胞并不仅仅产生某一…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烫伤后肠源性内毒素的组织分布特点及其与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35%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2,24,48,72h 活杀动物。留取组织或血标本,分别检测组织内毒素的含量及器官功能指标。结果烫伤后肝、脾、肺组织内毒素含量明显增高,其中以肝组织升高幅度最大。同时,伤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均显著增高(P<0.01),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而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呈持续降低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肺、肾组织内毒素含量分别与肺组织 MPO 活性及血清肌酐(C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烫伤早期肠道内毒素移位并聚积于局部组织中,且持续较长时间,组织内毒素在诱导器官功能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烫伤大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烫伤后机体主要脏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TNFR)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及二者的平衡关系。方法:采用大鼠35%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2、24、48、72小时活杀动物。留取组织和血标本分别检测组织TNFα、TNFRmRNA表达及器官功能指标。结果:烫伤后组织TNFα基因表达明显增强,而TNFRmRNA表达则呈持续降低趋势。同时,烫伤后各组织TNFα/TNFRmRNA比值显著增加,其中以肺组织升高最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肝组织TNFRmRNA表达、TNFα/TNFRmRNA比值与血清谷草转氨酶(GOT)呈显著相关(P<0.05和P<0.01),肾组织TNFRmRNA表达与血清肌酐(SCr)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烫伤可明显上调机体主要脏器TNFαmRNA的表达,而TNFR基因表达则呈下调反应,提示TNFα和TNFR比例严重失调可能参与了烧伤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该类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9年6月—2021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23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患者,其中男126例、女106例,年龄24~71岁。依据是否继发AKI,将患者分为非A...  相似文献   
80.
肠源性防御素与肠道天然免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般认为小肠蠕动、消化液、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及肠相关淋巴细胞均可抑制肠腔内细菌定植及繁殖 ,保护肠粘膜。新近的研究表明 ,小肠上皮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组抗微生物多肽———防御素 (defensin)也是肠道天然免疫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防御素是一组含有 2 945个氨基酸残基的阳离子多肽 ,其中包括 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 ,构成 3个分子内二硫键。在哺乳动物 ,根据 3个二硫键配对方式的不同 ,可将防御素分为经典防御素 (即α 防御素 )和 β 防御素两大类。虽然α 防御素与 β 防御素的肽链氨基酸序列差别较大 ,但二者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