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医药卫生   120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外源性尾加压素Ⅱ(UII)及其拮抗剂Urantide对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损伤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2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影响。 方法构建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分为4组:假拉伤组、单纯拉伤组、拉伤术后持续皮下给予UII(1nmol·kg^-1·h^-1)的UII组、拉伤术后持续皮下给予Urantide(10nmol·kg-1·h^-1)的Urantide组。21d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UII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的表达,免疫组化和明胶酶谱法检测MMP-1、MMP-2、TIMP-2的表达水平与活性。 结果①单纯拉伤组血管GPR-14mRNA相对表达量(0.66±0.09)明显高于假拉伤组(0.42±0.06),为其1.6倍(P〈0.05);②与单纯拉伤组相比,UII组GPR-14mRNA相对表达量增高(0.93±0.06,P〈0.05),MMP-1表达降低(8.3±1.8VS3.3±0.8,P〈0.05),MMP-2活性高至其1.25倍(137±24VS172±8,P〈0.05),TIMP-2表达降低(14.8±2.4VS4.0±0.8,P〈0.05);③与单纯拉伤组相比,Urantide组GPR-14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0.37±0.08,P〈0.05),MM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P-2活性高至其1.29倍(177±21,P〈0.05),TIMP-2表达降低(6.6±1.2,P〈0.05)。 结论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局部GPR-14mRNA水平上调,外源性应用UII后,GPR,14mRNA水平进一步上调,MMP-1表达下降,TIMP-2表达减少,MMP-2活性升高。应用Urantide(10nmol·kg^=1·h^-1)能抑制GPR-14mRNA的水平上调,但对MMP-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未能表现出拮抗胶原沉积的作用,甚至对MMP-2/TIMP-2平衡有类UII的作用,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在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上,探讨醛固酮(aldosterone,Aldo)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肌注维生素D3和灌胃尼古丁(VDN)诱导大鼠血管钙化,运用von Kossa染色、原子吸收测定钙含量、45Ca2+沉积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判断血管钙化程度,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骨桥蛋白(OPN)mRNA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Aldo含量。结果:VDN处理组大鼠血管von Kossa染色见平滑肌细胞内和细胞间基质有大量棕黑色颗粒聚集;主动脉钙含量较对照组高5.8倍(P<0.01);血管组织45Ca2+聚积和ALP活性分别较对照组高3倍和2.5倍(P<0.01);血管OPN mRNA表达明显上调58%(P<0.01);AngⅡ和Aldo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高58%和80%(P<0.01)。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Aldo受体阻断剂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变化,与单纯VDN处理组大鼠相比较,VDN+captopril组主动脉钙含量、45Ca2+聚积及ALP活性分别较单纯钙化组低37%、59%和62%(均P<0.01)。而VDN+spironolactone组分别低32%、44%和60%(均P<0.01)。血管OPN mRNA水平亦较单纯钙化组低30%和29%(P<0.01)。结论:VDN诱导的血管钙化大鼠血管组织AngⅡ和Aldo生成增加,ACEI和Aldo受体阻断剂明显减轻血管钙化,提示Aldo促进血管钙化并参与钙化发生。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浆皮质抑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0例冠心病(组)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者的血浆皮质抑素,观察血浆皮质抑素水平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术前)血浆皮质抑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3±0.48)ng/ml vs(1.18±0.27)ng/m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支架置入术后第1天血浆皮质抑素水平接近术前[术后第1天(2.61±0.38)ng/mlvs术前(2.63±0.48)ng/ml,P>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浆皮质抑素水平分别为(2.42±0.45)ng/ml和(2.13±0.39)ng/ml,较术前分别降低8%和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浆皮质抑素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88,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皮质抑素水平明显升高,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血浆皮质抑素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冠心病患者血浆皮质抑素水平的升高与反映炎症的指标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力衰竭(心衰)模型通过腹腔给予硫化氢(H_2S)供体硫氢化钠(NaHS),观察压力负荷性心衰形成过程中H_2S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衰组、NaHS组,每组21只。各组均在第4、8、12周时,各取7只大鼠取血及心脏进行检测。结果心衰组4、8、12周血清H_2S含量、心肌H_2S合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NaHS组4、8、12周血清H_2S含量较心衰组明显升高,心肌H_2S合酶活性较心衰组略有增高,但仍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4、8、12周血清MDA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与心衰组比较,NaHS组SOD活性上升,MDA含量下降,其中MDA含量在8、12周时下降明显,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SOD在12周时明显增高,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心衰组比较,NaHS组4、8、12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但8、12周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外源性给予H_2S供体NaHS能改善压力负荷引起的心衰大鼠体内和心肌内的氧化应激状态,可能是H_2S心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对血管外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探讨醛固酮在血管损伤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0周龄雄性SHR大鼠20只,分成2组:螺内酯组(10只,20 mg·kg~(-1)·d~(-1)螺内酯灌胃)和对照SHR组(10只,等量自来水灌胃),10周龄雄性WKY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等量自来水灌胃),共干预6周.各组均于干预前后每周测1次尾动脉收缩压.6周后处死,取主动脉,测定血管外膜L-精氨酸(L-Arg)摄取、iNOS活性(~3H-瓜氨酸生成法)及NOx含量(Griess 法测定).结果 对照SHR组血管外膜iNOS活性[(12.55±2.27)pmol·mg~(-1)·min~(-1)]、[~3H]-L-Arg摄取[(0.88±0.19)nmol·mg~(-1)·min~(-1)]及NOx含最[(2.07±0.39)μmol/L]较对照WKY组[分别为(5.96±1.87)pmol·mg~(-1)·min~(-1),(0.51±0.15)nmol·mg~(-1)·min~(-1)(1.55±0.32)μmol/L,均P<0.01]显著增高,与对照SHR组比较,螺内酯组血管外膜iNOS活性[(8.32±1.84)pmol·mg~(-1)·min~(-1)]、[~3H]-L-Arg摄取[(0.61±0.15)nmol·mg~(-1)·min~(-1)]和NOx含量[(1.64±0.27)μmol/L]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螺内酯能够抑制SHR血管外膜L-Arg-iNOS-NO系统.醛固酮参与血管外膜L-Arg-iNOS-NO通路的激活,这种激活除了通过参与血压升高间接发挥作用外,可能还具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内源性中叶素(IMD)与心肌细胞肥大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孵育乳鼠心肌细胞构建心肌肥大模型。应用Western blot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细胞IMD产生和分泌,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IMD及其受体系统降钙素受体样受体/受体活性修饰蛋白(CRLR/RAMPs)基因表达的变化。并以[3H]-亮氨酸([3H]-Leu)摄入及脑钠素(BNP)基因表达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结果 AngⅡ孵育下调心肌细胞IMD生成、表达,并影响其受体系统的基因表达。反过来,利用IMD抗体及其受体阻断剂阻断内源性IMD的生物学效应可增强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结论内源性IMD及其受体系统参与了心肌肥大的发生、发展,对其生成、表达的干预有可能成为今后防治心肌细胞肥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在吸烟(CS)联合脂多糖(LPS)建立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32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 (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CS+LPS组、CS+LPS+硫氢化钠(NaHS,H2S供体)组、CS+LPS+炔丙基甘氨酸(PPG,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组。30 d后测定大鼠肺功能,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予评分;测定血浆中H2S含量及肺组织中胱硫醚-γ-裂解酶(CSE)蛋白表达;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反映氧化应激。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S+LPS组大鼠呼气峰流速(PEF)下降24%(P<0.01),气道内压(IP)升高66%(P<0.01),肺组织病理评分升高(P<0.01);NaHS或PPG干预后,与CS+LPS组比较,肺功能无改变;NaHS干预后,病理评分下降(P<0.05)。在第16 d时,CS+LPS组血浆中H2S含量较对照组升高26%(P<0.05);30 d后,CS+LPS+PPG组较CS+LPS组H2S含量降低22%(P<0.01)。CS+LPS组中CSE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1);与CS+LPS组比较,CS+LPS+NaHS组和CS+LPS+PPG组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CS+LPS组肺组织中MDA含量升高24%(P<0.05),总SOD活性升高47%(P<0.01),CAT活性升高52%(P<0.01);与CS+LPS组相比,NaHS干预后, MDA含量降低21%(P<0.05),总SOD活性及CAT活性无显著差异;而PPG干预后,总SOD活性下降33%(P<0.05)。结论: H2S在COPD大鼠中起到抗氧化作用,CSE/H2S途径可能参与COPD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大时心肌浆膜Na-Ca交换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结果:心肌浆膜囊泡(SLV)对Na~+依赖的Ca~(2+)摄取与Ca2+浓度呈正相关。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组大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间Km值无明显变化,但最大摄取速率(Vmax)L-NNA组为对照组的74%。结论:L-NNA诱导的高血压动物心肌Na-Ca交换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大鼠。  相似文献   
999.
抗心律失常肽(Antiarrhythmic Peptide,AAP):AAP是日本Aonuma等从牛的心脏中分离出的活性多肽。其结构为Gly·Pro·Hyp·Gly·Ala·Gly。 AAP主要分布在心脏,尤其在心房,每克牛心房含有200μg的AAP,但在大鼠只含有200pmol。血管壁含量为3.6pmol/g组织。年龄不同,心脏内AAP含量亦不同。大鼠生后一周含量最低,生后10周可达正常成年水平。心脏内AAP亦有两种分子形式,大分子量的AAP是其前体,但目前AAP的cDNA尚未克隆出来,其前体的结构尚不了解。  相似文献   
1000.
四逆汤肠道给药对家兔实验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实践证明,不少中药汤剂对于休克,甚至晚期休克,具有一定的疗效。目前对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我们以前的工作表明,小肠是导致休克不可逆发展的“枢纽器官”,保护休克小肠对于防治休克和阻止休克的不可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设想治疗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