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81篇
  免费   1190篇
  国内免费   841篇
医药卫生   27612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32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402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594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417篇
  2015年   508篇
  2014年   1300篇
  2013年   948篇
  2012年   1185篇
  2011年   1249篇
  2010年   1221篇
  2009年   1353篇
  2008年   1356篇
  2007年   1216篇
  2006年   1236篇
  2005年   1163篇
  2004年   1059篇
  2003年   952篇
  2002年   815篇
  2001年   910篇
  2000年   849篇
  1999年   792篇
  1998年   702篇
  1997年   672篇
  1996年   633篇
  1995年   603篇
  1994年   533篇
  1993年   380篇
  1992年   393篇
  1991年   358篇
  1990年   322篇
  1989年   290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118篇
  1986年   132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19篇
  1964年   10篇
  196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与研究78例胎位不正孕妇进行分娩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胎位不正孕妇,对这些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8例胎位不正孕妇均顺利完成分娩,其中34例为剖宫产,44例为阴道试产.结论 胎位不正孕妇进行剖宫产的概率较高,医护人员需为胎位不正孕妇制定相应的分娩方案,才能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适时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共84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人。对照组通过常规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入职培训,观察组通过基于微信的适时教学(JiTT)模式进行入职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试进行培训结果评定,比较两组人员培训结果 ;做培训方式肯定度调查,比较两组人员对不同培训方式的肯定程度。结果入职时,两组学员理论测验、技能操作测验结果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后,观察组两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肯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微信的JiTT模式可提高新进护士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水平,且可随时随地开展培训,其可操作度高、灵活性好,是值得推广的手术室新入职人员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探讨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符合多原发结直肠癌诊断的患者42例,占同期收治的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20%(42/3499),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32例,年龄38~86岁,中位年龄66岁,共发现73处结直肠癌灶,多位于近端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共检出淋巴结527枚,阳性10枚(1.9%),淋巴结阳性患者占同时性多原发癌的37.5%(12/32);27例为双原发癌,3例为三原发癌,2例为五原发癌;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75%和74.38%。异时性多原发癌10例,年龄33~86岁,第一癌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区域,第二癌多位于升结肠区域;共检出淋巴结276枚,阳性率12.3%(34枚),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0%和66.67%。结论多原发结直肠癌在临床上不少见,其分布有一定规律。临床中应引起重视,提高早期诊断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使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我们对近5年来下颌骨骨折采用坚固内固定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对其手术适应症及技术要点进行探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下颌骨骨折病例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19~50岁,平均37.5岁。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8.
王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100853北京市) 一种期刊品牌的形成。蕴含着编者、作者、读者的艰辛努力,不懈奋斗和不断积淀。《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已经具有了这样的品牌效应.这是一代又一代脊柱外科学家精心培育的结果,这是广大读者的关心、支持和杂志工作人员心血的结晶,这是《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1995年Picetti与其同事首次采用电视辅助胸腔下外科技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脊柱胸椎侧凸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内固定术,1999年在欧洲脊柱外科会议上报告50例,2001年在美国脊柱杂志上发表。笔者于1997年开展扩大操作口电视辅助胸腔镜下外科技术(enlarged manipulation incision of vid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EMI—VATS)矫正脊柱胸椎侧凸,2001年采用VATS技术矫正胸椎侧凸。  相似文献   
20.
应用YL-1型血肿碎吸针,依CT定位,穿刺碎吸血肿,损伤小、操作简便,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但其本身无止血作用,如操作方法不当,术中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再次出血病人预后极差,临床上应重视再出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