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的基因-710T/C、-763A/G多态性在浙江金华地区不同年龄段男性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脂类代谢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浙江金华地区355名正常男性的肝脂酶基因-710T/C和-763A/G多态性,并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将355名研究对象按年龄分组,6~7岁组74名,18~19岁组109名,20~39岁组67名,40~73岁组105名。结果:HL-710T/C、-763A/G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显示,40~73岁组与6~7岁组及18~19岁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紫杉醇+顺铂)并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化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细胞免疫治疗。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恶性呕吐、放射性肺炎以及食管炎的发生率上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发热以及外周血中CD阳性细胞降低等发生率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KPS评分除稳定者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85.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化疗联合细胞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未发现增加严重的毒副作用的风险,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输血后产生抗E抗体引起溶血反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益琴  王惠姣  章丽琴 《检验医学》2009,24(10):768-769
临床上出现的溶血反应除ABO血型不合之外,少部分为Rh(D)血型不合所致,即由Rh(D)抗原阴性患者输入Rh(D)抗原阳性的血液后产生抗Rh(D)抗体所致。此类报道已不少见。由Rh血型其他抗原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各地虽均有报道,但金华地区报道少。我院最近遇到1例Rh(D)阴性患者(表型为CcDee),当输入含E抗原血液后,导致输血后溶血反应,因临床少见,为避免出现漏诊、误诊,提高临床输血的准确性与安全性,特报道。  相似文献   
15.
王惠姣  周益琴 《检验医学》2009,24(5):401-402
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泌尿道、生殖道、腹腔手术后的感染。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近几年肠球菌的感染率逐渐增高。肠球菌的耐药机制比较复杂,不仅对多种抗菌药物呈固有耐药,而且易产生获得性耐药,导致临床治疗困难。为了解金华市人民医院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我们对2005至2007年分离的肠球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7岁.因反复胸闷、心悸3年,加重1天于2005年11月以"心悸待查"收入我院心血管科.入院时体检:体温36.8℃,脉搏100次/分,神志清楚,呈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下肺呼吸音弱,律齐,无杂音,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期间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和安 全性。方法 选取2014 年5 月—2017 年1 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 观察组。对照组只接受放疗;观察组在接受放疗的同时应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呕 吐等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免疫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呕吐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降 低(P <0.05);观察组放疗总有效率(81.6%)较对照组(55.3%)提高(P <0.05),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 量升高(P <0.05);血清中CD3+、CD4+ 水平和CD4+/CD8+ 升高(P <0.05),而头晕发生率降低(P <0.05)。结 论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具有降低食管癌放疗患者呕吐等副反应、保护血细胞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还能增强放 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评价食管癌外照射放疗后腔内后装加量治疗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食管鳞癌患者27例,外照射放疗1~2周后采用192铱腔内后装加量,外照射放疗剂量50~67Gy/25~33f,腔内后装放疗剂量4~10Gy/1~2f,其中16例患者联合化疗。[结果]全组患者近期疗效评价有效率100%,其中CR 15例(55.6%),PR 12例(44.4%)。Ⅲ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和血液学毒性分别为1例(3.7%)和6例(22.2%),无食管穿孔及大出血发生。随访中位时间为35个月,至随访截止时食管局部复发4例,死亡6例,2年局部控制率为84.7%,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8.9%和78.9%。[结论]食管癌外照射放疗后腔内后装加量治疗可耐受,并能获得较好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9.
20.
马蔺子素在鼻咽癌放疗中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马蔺子素(商品名:安卡)对算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145例经病理确诊为息咽低分化鳞癌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遗嘱者均采用相同的放疗计划,试验组在放疗同时给预安卡110mg,每天2次,直到放疗结事,对照组单纯放疗,采用增每比(ER)和肿瘤的局部控制情况,邓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作为增敏的评介指标,结果:无论原发灶还是转移灶,达到PR和CR的平均放疗剂量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的CR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发灶PR和CR分别为1.17,1.07,转移灶RP和CR的ER分别为1.20,1.05,毒副反应方面,试验组消化道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及腹泻较对照组多,但反应轻,患者能够耐受,结果:安卡鼻咽癌原发灶和转移灶均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