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3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无血清培养人胎儿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fPMSC)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hfPMSC,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 CD90、 CD105、 CD14、 CD34、 CD45、 HLA-DR的表达以确定其干细胞属性;利用Transwell~(TM)共培养体系[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接种于Transwell~(TM)上室, hfPMSC接种于下室],检测hfPMSC旁分泌HGF对LPS处理的HPMEC通透性的影响。实验分为LPS处理组、 hfPMSC共培养组、 HGF中和抗体组、正常HPMEC对照组。在Transwell~(TM)培养上室加入100μg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荧光酶标仪检测染料渗透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渗透相关蛋白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和陷窝蛋白1(caveolin-1)及凋亡相关裂解型蛋白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和裂解型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c-PARP1)的蛋白水平。结果所培养细胞具备间充质干细胞形态,为CD73、 CD90、 CD105阳性及CD14、 CD34、 CD45、 HLA-DR阴性细胞;与LPS处理组相比, hfPMSC共培养可显著抑制LPS环境中HPMEC的通透性,显著上调V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降低caveolin-1、 c-caspase-3和c-PARP1的蛋白水平。相反,中和共培养体系中的HGF,可逆转hfPMSC对HPMEC的上述作用。结论 hfPMSC通过分泌HGF抑制LPS诱导的HPMEC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并分析面颊、颏下脂肪抽吸以及同期面部脂肪填充在面部轮廓塑形中的临床应用,最大限度的恢复年轻时面部软组织的分布特点,进而达到面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应用锐头细针吸脂管对面颊,颏下浅层脂肪进行抽吸,脂肪提纯后,钝头注脂针进行多部位的面部脂肪注射填充,拉升松弛的皮肤,重新塑造面部年轻化曲线特征。结果:手术共22例,20例年轻化效果改善满意,2例行二次填充后达到预期效果。结论:面颊及颏下脂肪抽吸同期行抽出脂肪填充注射在面部轮廓塑形,对恢复患者面部软组织的分布达到年轻化状态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口腔苔藓样病变(OLL)是一种与口腔扁平苔藓(OLP)极其相似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义齿修复、器官移植、化学治疗等医疗服务,使得OLL的患病率日趋升高。本文将近年来有关OLL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能帮助口腔医生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这类疾病。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术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术后未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观察组术后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分析重型颅脑创伤术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96例患者中,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25例(观察组),未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71例(对照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6.04%(25/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冠心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冠心病、APTT、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均是重型颅脑创伤术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冠心病、APTT、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均是重型颅脑创伤术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临床工作中应给予高度重视,从而降低各类术后血栓的发生率,提升手术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65.
在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双证制"卫生职业教育中,毕业生需要获得具有从业资格的职业资格证。然而,由于我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与医学准入体制的脱节、专业技术资格与卫生职业资格的分离,出现了卫生行业、专业、职业相互割裂的状况,使大部分医学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至少在毕业后2年内无法取得有效的职业资格,这不仅影响了卫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和统一性,而且造成社会认知混乱和毕业生实际就业困难。现从我国医学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作用和利弊入手,对我国医疗卫生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和对策,为我国卫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进行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插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诊治的86例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插管组与全身溶栓组,各43例。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超声插管组予以超声引导下插管溶栓,全身溶栓组予以足背浅静脉全身溶栓,比较两组各项评价指标水平、术后不同时间Villalta评分。结果:超声插管组尿激酶用量低于全身溶栓组,住院时间短于全身溶栓组,肢体消肿率、血栓溶解率高于全身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超声插管组术后3、6、9、12个月Villalta评分均低于全身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插管溶栓可以提高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减少药物用量,对深静脉远期恢复有益。  相似文献   
67.
手术前皮肤准备是外科护理常规之一,它关系到术后切口感染和创口愈合的快慢,直接影响手术效果.20世纪20年代临床已将剃除手术病人的手术区域毛发和清洁皮肤列为护理常规,而到20世纪70~80年代,关于在术前是否需要去除毛发、如何操作以及何时进行皮肤准备又出现了不同观点.现从皮肤准备的时机和范围、去除毛发的方法、备皮器具及改进后伤口感染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标记后延迟时间(PLD)对于学龄前儿童3D-动脉自旋标记(ASL)脑血流灌注图像的影响。方法 收集常规MRI表现正常的250例学龄前儿童患者,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1~6个月、>6~12个月、>1~3岁、>3~6岁组,每组50例,行3D-ASL脑灌注MR扫描,PLD分别设置为1 025 ms、1 525 ms和2 025 ms,分析比较3D-ASL灌注图像的主观质量评价、SNR和脑血流量(CBF),其中甲级图像为SNR高、无伪影、脑沟无信号。结果 <1个月组和1~6个月组中,PLD值为1 025 ms时,图像以甲级为主,分别有43例和46例,脑CBF和SNR均高于PLD值为1 525 ms和2 025 ms的图像。> 6~12个月组、> 1~3岁组和 > 3~6岁组中,PLD值为1 525 ms时,图像以甲级为主,分别有43、45和43例,脑CBF值和SNR均高于PLD值为1 025 ms和2 025 ms图像。结论 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3D-ASL脑血流灌注的最佳PLD值不同,≤6个月婴幼儿的最佳PLD值为1 025 ms,对>6个月~6岁儿童PLD值宜选用1 525 ms。  相似文献   
69.
总结安全隐患书面征询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效果。采用探索式提问的方法,向科内各级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安全隐患书面征询,并进行归纳、讨论和持续质量改进。经过2年的实践,共收集问题27个,完成各类持续质量改进19项;Ⅰ类切口的感染率从0.309%下降为0.217%,且无特殊感染的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近1年已下降为0。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蒸用于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康复期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蒸等中医护理技术,对比两组病人肌力恢复情况、关节活动度、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蒸用于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期护理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