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7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基因类型的变化。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6例初治及其中22例难治复发ALL患者IgH,TCRVγI-Jγ和TCRVδ2-Dδ3基因重排。结果:71.4%(40/56),80.4%(45/56)及58.9%(33/56),初始ALL存在IgH,TCRVγI-Jγ和TCRVδ2-Dδ3基因重排,40例IgH基因重排阳性病人中,17  相似文献   
92.
HA方案剂量个体化治疗老年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HA方案剂量个体化治疗23例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为69.6%,CR平均所需15.4天,平均持续CR时间为34.3月,均显著高于单用马利兰/羟基脲组;骨同抑制发生率为34.8%,但经间歇期后均恢复正常。bcr/ablmRNA阳性病例的CR率为85.7%优于bc/ablmRNA阴性病(0/3)。  相似文献   
93.
1病例介绍患者男,61岁,因反复咳嗽、心慌、气促1月余,诊断为双肺感染、冠心病陈旧性前壁梗塞,心功Ⅱ级。血象:WBC9.5×109g/L,RBC5.39×1012/L,Hb158g/L,肝功能正常。1997年9月2日在当地医院住院予西力欣1.5静滴,2/d,抗感染治疗4d,肺部感染症状改善,但夜间常有胸闷心悸不适。1997年4月6日应用米力农5mg/d静滴,18h后解大量浓茶样尿,巩膜、全身皮肤黄染,自觉头晕、乏力,1997年4月10日转入本院。既往无类似病史,家族中无溶血性贫血病上。查体:T37.SC,P108次/分,R24次/分,BP15/8kPa,神志淡漠,反应差…  相似文献   
94.
郑维扬  周淑芸 《癌症》2000,19(3):281-28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是存在BCR-ABL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的产生是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的c-abl原癌基因与第22号染色体bcr基因相互易位形成.依据bcr断裂点位置不同,主要存在两种基因拼接形式,即b3a2和b2a2.该BCR-ABL融合基因转录为8.5kbmRNA,进一步翻译产生分子量为210kDa的BCR-ABL融合蛋白,后者具有异常增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使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转化而导致CML发生.目前尚无有效的CML根治手段.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检测、比较骨髓和动员外周血2种来源不同的CD34+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 从一健康供者分别获取骨髓和动员外周血,分离出CD34+细胞,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检测、比较该2种来源不同的CD34+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在骨髓CD34+细胞中共有21个基因高表达,主要涉及2类:(1)与细胞周期S期、G2期和M期转化相关的基因;(2)C/EBP(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转录因子家族。结论骨髓和外周血CD34+细胞在基因表达上具有明显的不同,大部分骨髓CD34+细胞处于S期、G2期和M明,提示骨髓CD34+细胞比外周血CD34+增殖活跃。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FA)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不同治疗阶段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应用FA方案治疗阶段将75例AML患者分为4组:①第1个疗程诱导化疗未缓解组21例;②2次及2次以上诱导治疗未缓解组21例;③早期复发组14例;④晚期复发组19例;其中后3组为难治复发性AML,比较不同组间疗效。结果:4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81.0%(17/21)、42.9%(9/21)、28.6%(4/14)及31.6%(6/19)。第1疗程诱导化疗未缓解组CR率明显高于复发难治性AML的CR率35.2%(19/54)(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化疗次数与CR率有显著相关性(P=0.02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继发感染。结论:对于第1个疗程化疗未缓解的AML患者,FA方案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7.
流式细胞术测定先兆子痫产妇血小板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体内静态血小板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2p、CD63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免洗免疫直标法,用血小板CD41a、CD62p、CD63荧光单抗分别标记20例正常人、15例正常孕妇及16例先兆子痫产妇静息态与ADP活化后血小板,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其表达量。结果先兆子痫产妇组静息态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量均较正常孕妇组显著增高,CD41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后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静息态间及活化态间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a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先兆子痫产妇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98.
<正>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的亚型分型在我国通过FAB分类建议的实践,取得了较一致的意见。急淋的亚型分为第一型(L_1)、第二型(L_2)、第三型(L_3)。分型主要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变化而定。我院于1980年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例急淋,其中2例取材比较完整,拟从细胞结构,与临床、血象、骨髓象、免疫学之间的关系寻求依据。例1 男性,14岁,因牙龈出血伴发烧5个月入院,体检:全身皮肤有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及,肝大肋下4cm,脾肋下3cm,胸骨有压痛。胸透:纵隔障未见包块,外周血  相似文献   
99.
AC133     
AC133是近几年才发现的膜蛋白它具有独特的5个跨膜域,是一种非常保守的蛋白,从线虫到人有很高的同源性。人类主要在血细胞表达,尤其是造血干/祖细胞。绝大部分AC133~+细胞同时CD34~+。AC133~+细胞具有造血能力,是造血干/祖细胞的标志。AC133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也有表达,可以作为AML的标志。AC133~+细胞还可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虽然,AC133的功能尚不清楚,但由于它具有亮氨酸拉链和酪氨酸,其潜在的功能,如可能参与的细胞信号传导等,所以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评价自体(auto-)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或异体(allo-)H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CML接受HSCT治疗,其中8例采用净化auto-HSCT、39例相关allo-HSCT、10例无关allo-HSCT。预处理方案:32例接受全身放疗+环磷酰胺(TBI+CY)、24例改良BuCY(羟基脲、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1例MAC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环已亚硝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相关移植环孢素A+甲氨蝶呤(CsA+MTX)、无关移植CsA+MTX+霉酚酸酯(MMF)+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Kaplan-Meier生存模型评估移植后无病生存期。结果 8例接受激活骨髓联合反义寡核苷酸或联合STI571体内外净化自体移植后,除1例死于移植中相关并发症外,其余均获得部分或完全细胞或分子遗传学缓解。49例allo-HSCT患者除1例死于肝静脉闭塞综合征(VOD)和1例移植前急变患者移植后无效,其余患者均获完全缓解。移植中感染发生率为33.3%,VOD发生率7.0%,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22.8%,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8.8%,VOD、出血性膀胱炎和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均发生在异体移植患者。急性和慢性GVHD在相关与无关移植分别为41.0%和48.6%与40.0%和42.9%。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自体移植57.1%、异体移植12.8%。移植后5年无病生存率在自体与异体移植分别为25.0%和61.7%。移植前慢性期与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allo-HSCT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0.7%和34.1%,相关与无关allo-HSCT后无病生存期存在差异(P<0.05)。结论 allo-HSCT对CML患者,尤其是移植前慢性期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CsA+MTX+MMF+ATG四联预防无关allo-HSCT中GVHD能降低移植后GVHD的发生率及程度;采用净化骨髓自体移植能延长CML患者生存期,甚至少部分患者可获得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