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5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和方法:去甲肾上腺素(NE)的脱敏感与G蛋白的变化有关。本实验将NE同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用NorthernBlot杂交定量分析观察NE的作用与G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Gsα在NE处理24h后显著升高,48h降至对照水平;Gi2α24h亦显著升高,但48h下降并略低于对照。Goα24、48h均高于对照;Gi3α未能检测到。结论:NE对平滑肌细胞几种主要G蛋白亚型的基因表达是有显著影响的  相似文献   
42.
<正>故障现象日本医用JEM-100SX型电子显微镜开机40min后,使用底片(film advance)按钮时,底片记数器(film counter)不记忆.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hPPARγ1)全长cDNA序列进行克隆并测序,为构建含hPPARγ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HepG2细胞总RNA克隆hPPARγ1全长cDNA序列,胶回收目的条带后与pMD19-T载体连接并转化DH5α感受态菌,用XhoⅠ、SmaⅠ双酶切及基因测序筛选鉴定阳性克隆pMD19-hPPARγ1-T载体中hPPARγ1基因的完整性和忠实性。结果经酶切和测序证实,pMD19-hPPARγ1-T载体中插入的hPPARγ1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提交的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hPPARγ1基因,构建了pMD19-hPPARγ1-T中间载体。  相似文献   
44.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包括生物、化学和放射性战剂,这些战剂在低剂量就有致死性,而且长期对幸存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就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发达国家发生的恐怖袭击及第三世界国家发生的区域冲突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常被用于恐怖统治、征服民众和破坏经济等目的。许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造廉价且使用途径多样化。除可以炸弹或航空喷雾等形式公开使用外,还可以偷偷使用,如包裹邮递、动物媒介或通过污染水、食物的供给。  相似文献   
45.
ATR和ATM是DNA损伤引起的G2-M期阻滞的主要信号因子,它们通过调节不同的细胞因子在细胞G2-M期阻滞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并且它们相互作用在诱发细胞凋亡方面也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近年来报道的有关ATR和ATM在G2-M期阻滞与凋亡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应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芯片检测系统进行淋病奈瑟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制备淋病奈瑟氏菌的SPR响应型基因芯片,并对最适的探针自组装时间,探针浓度,以及SPR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对临床样品进行实际检测并与临床常规方法比较.结果 当固定探针浓度为1500nM,自组装时间为4.5h时,构建的芯片具有较好的SPR检测效率,能够准确识别碱基的错配,其检测灵敏度大约为10fM:临床检测结果与常规经典鉴定方法相比结果一致.结论 本芯片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检测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7.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DNA Chip)又称DNA芯片、DNA微阵列等等,是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而产生的,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医学诊断技术的重要进展。该技术的突出特点在于其高度的并行性、多样化、微型化、自动化,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继基因克隆技术、基因自动测序技术、PCR技术后的又一次革命性的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奇异变形杆菌、洛菲氏不动杆菌16s rRNA3’~23s rRNA 5’间序列(16S~23S rRNA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ISR)进行克隆测序,为分子探针技术鉴定两菌奠定基础。方法:针对临床常见致病菌16s rRNA3’~23s rRNA5’间序列两端的16S及23SrRNA保守序列设计PCR扩增的通用引物,对两菌进行扩增,利用PMD-18 T Vector质粒对两菌的PCR产物进行T载体克隆构建,测序后申报Genbank。结果:两菌的通用引物扩增产物构建的T载体克隆,测序结果经Blast分析,确定为两菌的ISR序列,申报Genbank获得接收。结论:成功的对奇异变形杆菌、洛菲氏不动杆菌ISR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该序列可以用于两种菌的通用引物PCR扩增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49.
目的:构建小鼠Hsp84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方法:采用逆转录、热降落PCR方法,扩增BALb/c小鼠Hsp84基因片段。将其连人pMD18-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验证。然后以重组T载体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琼脂糖电泳、双酶切挑选和验证阳性重组克隆。结果:RT—PCR自小鼠脑组织中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克隆人pMD18-T载体后,测序结果证明为BALb/c小鼠Hsp84基因.插入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酶切谱与设计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Hsp84编码框全长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50.
核因子-kB(NF-kB)是调控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主要转录调控因子之一,在创伤后的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体受到创伤后,NF-kB被激活,从胞浆中进入到细胞核内,结合到被诱导基因自动子序列上的kB位点,诱导基因转录,癸中炎症细胞因子,引起局部乃于全身的炎症反应,并且通过反馈环路导致炎症过程的放大和持续。NF-kB抑制剂可阻断NF-kB的激活而具有显著的治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