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 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非LMWH组常规手术,LMWH组术后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于手术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小板功能(PLT、MPV、PCT、CD62p、vWF),凝血-纤溶功能(PT、APTT、Fib、AT-Ⅲ、t-PA、PAI-1)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RBCAI);并以50例非糖尿病腹腔镜手术者为对照组行对比分析。 结果 非LMWH组下腔DVT发生率高于LMWH组和对照组(P<0.05),LMWH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非LMWH组和LMWH组之间PLT、MPV、PCT、CD62p、vWF、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RBCAI、Fib、AT-Ⅲ、PAI-1、t-P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T-Ⅲ与t-PA低于对照组,其他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组AT-Ⅲ与t-PA降低,且非LMWH组低于LMWH组,LMWH组低于对照组;其他各项指标升高,且非LMWH组高于LMWH组,LMWH组高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纤溶参数异于常人,腹腔镜术后DVT发生率高,低分子肝素可起到预防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动气针法组33例和电针组32例。动气针法组选取董氏奇穴灵骨、大白,采用动气针法,每隔5?min行针1 次,留针30?min 。电针组选取阿是穴、腰夹脊、大肠俞、环跳为主穴,根据经络和脏腑辨证选取相应配穴,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选择疏密波,频率50/100?Hz,留针30?min。2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腰腿痛临床疗效及腿痛/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oland-Morris腰痛失能问卷(RDQ)评分。结果?动气针法组总有效率90.90%,电针组为84.38%,动气针法组总体疗效优于电针组(P<0.05)。动气针法组在VAS评分及RDQ评分改善方面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动气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失眠又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主要表现为人睡困难,睡眠过程中易醒,以及醒后难以再入睡,患者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严重者甚至彻夜不眠。失眠常伴有头昏、健忘、心悸、多梦、乏力困倦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身心健康^[1]。针刺治疗失眠症具有简单可靠、无毒副作用的优势,而针刺的特色疗法有别于传统的针刺方法,治疗失眠症也是疗效卓越,在临床上往往能取得显效。现将特色针刺治疗失眠症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4.
本实验以烟雾模拟在BSL-3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活动时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以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进行检测,研究BSL-3实验室内气溶胶扩散状况,为制定科学的防护和消毒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生物安全柜(BSC)内及其操作窗口外10cm以内的地方、负压罩内和实验室排风口中央位置释放的气溶胶,在实验室其他地方没有检测到;在实验室其他地方释放的气溶胶,可在实验室内不同的地方检测到。研究表明,在采用上送下排通风模式的BSL-3实验室内,一旦在BSC外出现溢洒或泄漏,所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可扩散到实验室其他地方而导致整个实验室被污染,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5.
<正>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又称久泻。临床上以排便次数增加,大便稀薄或混有少量脓血粘液,久泻不愈、反复发作,症状持续21d以上为主症,同时还可伴有食欲不振、身体消瘦以及四肢乏力等症状。WHO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腹泻病例达30~50亿例次,人群中持续腹泻>4周发生率可达3%~5%[1]。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间92例于我科接受术后辅助放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上肢淋巴水肿进行评估;主观症状采用FCAT-B+4量表,客观体征采用对双侧手臂肩峰端下15cm和尺骨鹰嘴下15cm处进行周径测量的方法,分别计算两种评估方法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主观症状及客观体征检查中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53.3%和32.6%。客观体征检查发现锁骨上区照射组和未照射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37.8% 和11.1%(P=0.030),腋窝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为41.5%和11.1%(P=0.005),Ⅲ期组和0~Ⅱ期组分别为52.5%和17.3%(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TNM分期是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放疗的常见并发症,锁骨上区照射、腋窝淋巴结阳性及术后分期较晚是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非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非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或鼻饲、外敷、灌肠及中成药静滴。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缓解腹痛症状、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住院时间等指标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能更快地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5月择期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所用麻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用量;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3、6、12、24 h VAS疼痛评分;麻醉诱导前、进胸时、关胸时、术后1 h和24 h外周血血糖、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和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等应激相关血清学指标浓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围手术期SBP、DBP、HR、SpO2变化稳定;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患者外周血血糖、肾上腺素E、IL-6、IL-10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抑制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调查卒中单元模式下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发病14 d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相关临床指标及影像学资料。发病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心理量表的评定,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差异,分析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68例患者入组,其中PSD组116例,非PSD组152例。PSD组女性、糖尿病史、性格急躁和内向的患者的比例高于非PSD组;PSD组发病后14 d NIHSS分值高于非PSD组,MMSE低于非PSD组;PSD组梗死病灶累及基底节的比例高于非PSD组;PSD组双侧内侧颞叶、右侧顶叶、双侧枕叶脑萎缩出现率高于非PSD组。女性(P <0.0001,OR 7.064,95%CI 3.334~14.966)、发病14 d NIHSS(P =0.0020,OR 1.158,95%CI 1.055~1.272)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前性格随和(P=0.0264,OR 0.447,95%CI 0.220~0.910)是避免急性期卒中后抑郁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女性、发病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是卒中急性期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前性格随和是避免发生PSD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