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Bloom综合征的染色体自然畸变率是很高的,尤其是这种疾病所特有的有丝分裂交叉的高发生率,即同源染色体之间对称的等染色单体交换率相当高,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频率就比同源的低得多。然而,要确定随体柄之间的交换就比染色体的其他区段困难得多,因为要把随体柄的交换从随体联合中区分开来,常常是不可能的。一些报告曾描述过Bloom综合征随体联合的四射体的不同类型,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人分析过其继续分离情况。本文分析了Bloom综合征随体柄的重  相似文献   
52.
本文应用C—Ha—ras—1为探针与14个中国人Ha—ras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经限制性酶BamHI酶切后的DNA进行瑟慎印迹杂交。结果发现1例6.3kb/7.8kb杂合子患者在癌组织中丢失了6.3kbHa—ras等位基因。另外在一个胃癌杂合子患者家系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RFLPs)分析中,发现患者的一个女儿也丢失了一个Ha—ras7.4kb的等位基因。这一现象可能是有丝分裂不分离或者有丝分裂重组造成的。  相似文献   
53.
人类 Y 染色体上大部分的 DNA 为重复序列。这些重复 DNA 包括长插入因子和短插入因子及串连重复序列,前两者与逆转录机制有关;后者包括 Y 染色体特异性重复家族,相应的 Y 染包体特异性探针已被克隆和应用,高变串连重复 DNA 的重复拷贝数变异很大,其 RFLP 将为建立 Y染色体及基因组物理图和遗传图提供有意义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4.
应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卫星DNA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稳定、高通量的微卫星 DNA不稳定检测技术。方法 应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 2 0名正常人、11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检测 5个微卫星位点。正常人取外周静脉血DNA,重复 PCR反应 (标准化参照 )。癌症患者取其癌组织及同源正常组织 DNA,配对分析 PCR产物。结果  115例大肠癌样本中 17例 (14 .8% )存在微卫星 DNA高度不稳定 ,2 3例 (2 0 .0 % )存在微卫星 DNA低度不稳定。低龄和高龄大肠癌患者中微卫星不稳定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检出率高于中位年龄患者(P<0 .0 5 ) ;低分化大肠癌患者中 MSI检出率高于中、高分化大肠癌患者 (P<0 .0 5 )。结论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检测 MSI,并具有敏感、稳定、高通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55.
选取HCMVAD169株EcoRIJ片段区的IEA基因第四外显子为扩增靶序列,合成两对引物,外引物扩增242bp片段,内引物扩增146bp的片段,此方法很灵敏,可检测5-10fgHCMvDNA。我们随机采集51名新生儿脐带血,应用NaI法提取全血DNA为模板进行扩增,结果表明:32名为HCMVDNA阳性,以口腔粘液DNA(40名)为模板进行扩增,24名为HCMVDNA阳性。因此,套式PCR可用于临床上快速准确地检测HCMV。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中国核试验中不同类型辐射对哺乳动物的近期和远期生物学效应,探讨辐射损伤效应机制。方法 1964-1976年间的6次核试验中,在核爆现场和下风向地区布放狗、恒河猴、大白鼠、小白鼠及家兔等哺乳动物,核爆后受到瞬时γ射线和中子外照射,落下灰γ射线、β射线的外照射,落下灰131I、133I的内照射(食入及吸入),以及内外复合照射;此外,还有2次、3次重复照射,受照射动物的子代照射。动物回收后进行临床医学、病理学、血液学、生物化学、细胞化学、生殖遗传学、细胞遗传学与辐射剂量学等指标观察测试,前后持续22年。结果 核爆后3、7和12个月,受照0.39 Gy后,狗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8.63%、7.25%和7.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核爆后6个月,受照0.74 Gy的恒河猴的染色体畸变率为21.00%,高于对照组(P<0.01);核爆后8.5年,恒河猴的染色体畸变率为5.52%,高于对照组(P<0.01)。核爆后52 d,大白鼠受照0.65~4.40 Gy后,生殖率下降为30.8%~69.4%,每胎平均仔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狗受照0.75和1.73 Gy后,受照后3~7个月精子数量和存活率降为0,且狗精子畸形率增加,达46.79%,高于对照组(P<0.01);狗的精子和睾丸超微结构出现严重的损伤变化。骨髓造血功能破坏,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持续减少,血清菲啶溴红络合物荧光强度(核酸含量测定)升高,达18.9%(P<0.05)。受照2.00 Gy以上的狗,5年后发生良性肿瘤53.3%,恶性肿瘤33.3%,高于对照组(P<0.01)。外照射后,狗的睾丸萎缩发病率升高,眼晶状体白内障发病率升高,内照射后甲状腺萎缩发病率升高。放射性灰尘的污染范围大、危害时间长,狗受到落下灰β射线照射后发生皮肤烧伤,恢复慢,有发生癌变的可能。结论 哺乳动物核辐射损伤比单纯中子、γ射线、X射线等照射损伤严重、伤情复杂;核辐射后造血细胞、生精细胞敏感,损伤严重,损伤程度取决于受照剂量,且与照射后时间有关。放射性落下灰的危害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落下灰β射线能造成皮肤烧伤。即使低剂量核辐射,也会造成不容低估的危险。  相似文献   
57.
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HCV 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FQ PCR)法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 (HCV)含量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 :采用FQ PCR和逆转录巢式PCR同步检测 76份HC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 ,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FQ PCR定量HCVRNA拷贝数在 10 2 ~10 6拷贝·μl-1,其中低于 10 3 拷贝·μl-1占 2 0 .93 % ,10 3 ~ 10 5拷贝·μl-1占 60 .47% ,高于 10 5拷贝·μl-1占 18.60 %。 76份HCV抗体阳性血清中 ,巢式PCR检测阳性为 45份 ,FQ PCR检测阳性为 43份 ,二者相对符合率为 97.3 7%。结论 :FQ PCR检测HCVRNA与常规定性巢式PCR特异性、敏感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8.
胃癌和大肠癌中的17p13杂合性丢失及野生型p53基因失活机理的探讨李明发单祥年吴国俊余龙赵寿元胃癌与大肠癌是两种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1]。对其分子病因学的研究可为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我们应用Southern杂交和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  相似文献   
59.
应用蛋白质截短技术检测ATM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蛋白质截短技术(PTT)在ATM等大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TT技术分析134例乳腺癌病人,其中100例有乳腺癌家族史(1990-1995)。所有病例无生殖细胞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全长9.2kb的编码区被分成9个重叠片段进行PTT分析。结果:134例乳腺癌病人中检测到1例ATM截短生殖细胞系突变。结论:PTT可用于筛选翻译终止突变。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26(connexin 26,Cx26)基因是否是江苏淮阴A1555G突变相关母系遗传聋家系的核修饰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测序技术,对江苏淮阴A1555G突变相关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聋核心家系中的26例母系成员和62例对照(包括2例父系亲属、10例配偶对照和50例当地无关对照)的Cx26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构建了家系成员Cx26基因的单体型图。结果在26例母系成员中共发现4处杂合性碱基变化,分别为79G→A、109G→A、341G→A和235delC。其中,前3种为已知多态性差异,而235delC为已知的可引起常染色体隐性聋的致病突变。但235delC突变仅存在于1例具有中度聋表型的母系成员和其2例听力正常的子女中,并不与耳聋表型共分离。而根据遗传规律,推测该突变来源于1例配偶对照,为外来突变;同时,根据4个位点变化构建的Cx26基因单体型图也未揭示Cx26基因与A1555G突变致聋有任何相关性;另外,在62例对照中也发现1例235delC杂合性缺失突变。结论235delC杂合性突变并不加重A1555G突变的致聋效应;Cx26基因也不是江苏淮阴母系遗传聋家系A1555G突变的核修饰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