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10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脂代谢的关系,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756例2型糖尿病分为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高尿酸组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严格执行护理干预6个月.结果:高尿酸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冠心病患病率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干预后患者尿酸明显下降(3个月P<0.05,6个月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患者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犬外周血中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信号途径在淋巴管内皮祖细胞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犬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再用流式细胞仪从单个核细胞分选VEGFR-3^+细胞。通过VEGF-C诱导使VEGFR-3^+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并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特征性标志物的表达。结果VEGFR-3^+细胞同时表达CD34和CD133。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VEGFR-3^+细胞的含量约为0.13%,VEGFR-3^+/CD133^+细胞的含量约为0.08%。CD34^+/CD^33^+/VEGFR-3^+细胞的体积较大,直径约为15μm。经VEGF-C诱导后,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变为梭形,伸出板状伪足和许多丝状伪足。诱导后1周,细胞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诱导后2周,细胞表面出现小凹,细胞内可见Weibel-Palade小体。细胞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LYVE-1,CD133标志消失。结论在VEGF-C诱导作用下,外周血中的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能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VEGF-C/VEGFR-3信号途径在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经右房三尖瓣途径右侧腋中线直切口外科手术修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小儿外科中心通过右侧腋中线直切口经三尖瓣途径手术修补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96例,分析围术期结果及近中期随访结果。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年龄和体重为(27.6±17.5)(7~101)月和(11.8±4.4)(6~27)kg,室间隔缺损的平均直径为(6.7±2.4)(3~14)mm;2例患者合并主动脉瓣下隔膜,2例患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患者合并房间隔缺损;75例患者采用补片修补,21例患者采用直接缝合;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48.2±14.3)(23.3~101)min和(30.4±12.1)(12~84)min,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分别为(3.1±2.6)(0~14) h和(23.1±32.6)(0~264) h;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28.4±14.9)月,最近一次超声心动图提示2例患者(2.1%)室间隔残余分流。所有患者无恶性心律失常、胸廓畸形或乳房发育不对称发生。结论 经三尖瓣途径右侧腋中线直切口外科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是安全可行的,为胸骨正中切口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究吴门医派“益气补肾,养阴通络”治痹经典方剂芪龙风湿丸治疗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苏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肝肾不足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芪龙风湿丸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美国西部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膝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P<0.05);2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HAQ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MMP-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HAQ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MMP-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35.
目的:确定中药复方中黄连、黄芩单独提取还是混合提取。方法:分别单独提取黄连、黄芩,混合提取黄连、黄芩;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提取液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黄连、黄芩混合提取时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黄连和黄芩不宜混合提取。  相似文献   
36.
调免Ⅰ号治疗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调免I号治疗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8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口服中药调免I号治疗,对照组41例口服泼尼松治疗,疗程3月。结果:治疗组各种抗体的转阴率95.2%,年内受孕率47.6%;对照组各种抗体的转阴率52.1%,年内受孕率24.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调免I号对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活检术前应用皮质醇是否会影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73例经立体定向活检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资料。结果 73例淋巴瘤患者中,39例(53.4%)在活检术前应用皮质醇;10例(73;13.7%)未得出阳性结果,再次行立体定向活检或开颅被证实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其中5例(39例)术前应用过皮质醇(12.8%),5例(34例)未使用皮质醇(14.7%)(P=1.0)。结论活检术前应用皮质醇对大部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而言不影响其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比较影响脂肪在肝脏和胰腺分存的因素,探索新的早期筛检2型糖尿病的手段。方法:2011年1月至12月在某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且有肝脏、胰腺超声检查的体检人群2 518名,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脂肪在肝脏和胰腺沉积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肪在肝脏、胰腺的沉积检出率增加,男性高于女性,但是男性60岁以后脂肪在肝脏沉积的检出率反而降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年龄大于40岁、超重/肥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均与脂肪在肝脏、胰腺的沉积有关,高胆固醇血症还与胰腺脂肪沉积有关。超重/肥胖对脂肪在肝脏的沉积影响最大[OR=7.953,95%CI=(6.500~9.730)],而年龄大于60岁对脂肪在胰腺的沉积影响最大[OR=6.662,95%CI=(4.662~9.521)],增龄对脂肪在肝脏的沉积影响较小,特别是年龄大于60岁以后。结论:男性、年龄大于40岁、超重/肥胖、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脂肪在肝脏、胰腺沉积的高危人群,早期筛检脂肪异位沉积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39.
在临床中,牙科医生需要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工作,并且多数时候需要一定的姿势,并保持较长时间。国外报道,牙医肩颈部区域的肌肉骨骼痛发病率约为19.8%-85%[1],82%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丹茼软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大鼠肝脏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用丹苘软胶囊进行干预治疗28 d,观察该药对大鼠血脂、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并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法观察药物对大鼠肝脏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空白组、中药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