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简化全大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避免全大肠切除术时腹壁回肠造瘘。方法 采用全大肠切除直肠肌鞘内咽肠肛管吻合改进术式治疗25例家庭性腺瘤性息肉病及1例溃疡结肠炎患者,并进行了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1年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正常,大便1-4次=天,可正常参加工作除2例发生术后早期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和1例癌变患者术后发生性功能障碍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该术式具有技术简单、病变切除彻底、无回肠造袋、不需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全胃切除.代胃及人工幽门括约肌重建术治疗胃癌患的术后营养状况。方法 对106例行全胃切除,代胃及人工幽门括约肌重建术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所有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全胃切除.代胃及人工幽门括约肌重建术治疗胃癌患.对术后营养状况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右旋糖酐40和聚维酮碘预防腹腔海水浸泡伤术后肠粘连的效果。方法:建立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观察对照组,右旋糖酐40组,聚维酮碘组及右旋糖酐40加聚维酮碘组处理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右旋糖酐40组和聚维酮碘组动物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右旋糖酐40与聚维酮碘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以上三组(P<0.05)。结论:右旋糖酐40与聚维酮碘有减轻机体腹腔海水浸泡伤术后肠粘发生的作用,二者合用能协同减轻机体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我院自1992年9月以来,采用膜部缩窄法进行支气管形成术3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一、操作方法: 气管内插管(带气囊单腔管),静脉复合麻醉,常规开胸及处理肺动静脉,充分游离拟切除及吻合之支气管,将单腔管插入健侧肺之主支气管,气囊充气后刚好堵住患侧之主支气管开口处,切除患侧肺叶及袖状切除病灶处支气管。切除支气管时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胃泌素拮抗剂对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38例常规化疗;治疗组46例常规化疗同时服用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1200mg/d。两组病人每月定期随访1次。结果:对照组患者1年内肝脏转移癌增加(8.1±2.2)cm,死亡率55.3%(21/38);治疗组患者肝脏转移癌1年内增加(3.5±1.2)cm,死亡率21.7%(10/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对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通过测定直肠癌患者上科切除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及淋巴细胞刺激指数(LSI)的变化,了解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方法 选取直肠癌癌患者20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7,14,21,28d以外周血测定IL-2活性及LSI变化。结果直肠癌患者外周血IL-2及LSI均显著降低,术后7d进一步降低,至术后14d逐渐恢复。结论(1)直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92)外科根治切除术可使机体在术后  相似文献   
27.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是1种比较少见的遗传性大肠疾病,符合Mendelian定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为80%~100%[1]。一般认为FAP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的长臂上(5q21、22)[2],如不手术治疗,最终将癌变。我院自1989年12月至1998年12月,采用全大肠切除、直肠肌鞘内回肠肛管吻合改进术式治疗28例FAP患者,其中7例有癌变,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FAP癌变患者7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早期补入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血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 35只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A组 )、5 %葡萄糖治疗组 (B组 )、0 4 5 %氯化钠 (含 2 5 %葡萄糖液 )治疗组 (C组 )、0 9%氯化钠治疗组 (D组 )及低张胶体液治疗组 (E组 ) ,观察每一组腹腔海水浸泡后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及乳酸 (lacticacid ,LA)水平的变化。结果 补液后B、C、D、E组MDA及LA水平均显著下降 ,SOD水平显著上升 (与A组比较 ,P <0 0 5 ) ,补液后 2 4hE组MDA及LA水平均显著低于而SOD水平显著高于B、C、D组 (P <0 0 5 )。结论 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后早期补入低张胶体液可显著降低血自由基水平 ,改善机体代谢。  相似文献   
29.
2003年7月~2007年12月,我们共行直肠癌保肛切除术后经肛旁骶前腔引流568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568例中,男313例,女255例;年龄27~90岁,平均55岁。直肠癌呈溃疡型292例,隆起型173例,浸润型例103例。高分化腺癌257例,中分化腺癌190例,低分化腺癌87例,未分化癌34例。癌下缘距肛缘5~12 cm。1·2手术方法严格执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规定,本组病例均行直肠癌前切吻合。切除标本远端切缘与癌下缘距离均超2·0 cm,术后病理学证实两端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直肠癌前切吻合术完成后行盆底腹膜重建时,将吻合口置于腹膜返折线下,同时选取经肛旁骶前腔引流,肛旁骶前腔引流管自左侧会阴切口引出,平均置管时间为10天。术后患者均禁食、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3引流管的选择和放置选取大口径腹腔双套管(康丽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直径为9 mm),前端有4个左右对称、呈上下排列直径1 cm侧孔,其后是4排纵行交错排列的间隔为2 cm,直径为4 mm的小侧孔。套管表面经抗凝处理,不易堵塞,且管壁内含显影线,便于术后透视定位。在肠道拖出吻合...  相似文献   
30.
腹腔脏器破裂时 ,由于消化液外溢、出血和细菌污染等原因可以引起术后肠粘连、腹腔脓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但由于生理盐水无灭菌作用及预防肠粘连作用 ,所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1995年 8月~ 1999年 10月 ,我们对腹腔脏器破裂者术中用右旋糖酐 4 0和聚维酮碘液进行腹腔冲洗 ,以预防肠粘连、腹腔感染等 ,并与用生理盐水冲洗组进行比较 ,证实以右旋糖酐 4 0和聚维酮碘液合用预防效果最好。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腹腔脏器伤 186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生理盐水组、聚维酮碘组、右旋糖酐 4 0 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