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采用能谱CT肺灌注血容量(lung perfused blood volume,LPBV)图像对肺癌组织癌周灌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且均经病理确诊的30例肺癌患者行能谱CT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的延迟时间分别为25、55和140s。在平扫图像上测量肿瘤直径,在增强动脉期的LPBV图像上分别测量肺癌实质、癌周<3cm的肺组织及健侧对应区域内的肺组织的灌注碘基值。比较所有病例及周围型肺癌中癌周灌注与健侧肺灌注的差异性,比较不同肺癌分型(中心型与周围型)癌周灌注的差异性,并对癌周灌注与肿瘤大小、肿瘤实质灌注与肿瘤大小、肿瘤实质灌注与癌周灌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癌周肺灌注与健侧肺灌注分别为(0.74±0.56)和(1.20±0.53)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P<0.01;癌周灌注在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分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P=0.08;癌周灌注与肿瘤大小之间无相关性,r=-0.31,P=0.09;癌周灌注与肿瘤实质灌注存在相关性,r=0.42,P=0.02;肿瘤实质灌注与肿瘤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57,P<0.01。结论:能谱CT的LPBV图像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肺癌周围组织的灌注情况,对肺癌诊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对比研究经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途径的脑对流增强给药(convection enhanced delivery, CED)在进行脑病微创治疗时,不同给药速率下成年大鼠与老年大鼠脑ECS结构参数及局部药物分布的改变.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按照月龄分为成年大鼠组(2~8月龄,18只)和老年大鼠组(18~24月龄,18只),每组再按照不同的给药速率(0.1 μL/min,0.2 μL/min,0.3 μL/min)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立体定位注射法分别在各组鼠脑尾状核区导入浓度为10 mmol/L的磁示踪剂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DTPA)后,应用磁示踪法动态采集Gd-DTPA在脑间质系统(brain interstitial system, ISS)中的扩散和分布图像.利用自主研发的MRI影像测量分析系统软件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获得各组大鼠脑尾状核区ECS内的有效扩散系数(DECS),清除率,容积占比和半衰期(T1/2)等参数.比较分析在不同给药速率下,老年大鼠与成年大鼠脑ECS内药物清除以及ECS结构功能的影响和差异.应用磁示踪DECS-mapping技术观察示踪剂在尾状核区的分布引流情况.结果: 0.1 μL/min注药速率下,与成年大鼠相比,老年大鼠的容积占比增加(18.20%±0.04% vs. 17.20%±0.03%,t=3.752,P=0.004),迂曲度下降(1.63±0.04 vs. 1.78±0.09, t=-3.680,P=0.004),药物清除速率下降[(1.94±0.68) mm 2/s vs. (3.25±0.43) mm 2/s,t=-3.971,P=0.003],ECS内分子扩散速率增快[(3.99±0.21)×10 -4mm 2/s vs. (3.36±0.37)×10 -4mm 2/s,t=3.663,P=0.004].注药速率增加到0.2 μL/min时,老年大鼠ECS内药物清除减慢[(2.53±0.45) mmol/L vs. (3.37±0.72) mmol/L,t=-1.828,P=0.021],但容积占比,ECS内分子扩散和宏观药物代谢参数无明显差异.注药速率增加到0.3 μL/min时,老年大鼠容积占比减小(17.20%±0.03% vs. 18.20%±0.05%,t=-0.869,P=0.045), ECS内药物清除明显加快[(4.04±0.76) mmol/L vs. (3.26±0.55) mmol/L,t=1.786,P=0.014],迂曲度和ECS内分子扩散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脑CED给药在不同速率时ECS内药物清除及ECS结构参数发生改变,0.2 μL/min速率下CED给药对老年脑ECS影响最小.应用CED进行脑病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年龄和注药速率等因素的影响,经ECS途径给药进行脑病微创治疗时应制定个体化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3.
患者男,77岁.反复头晕发作3 d.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昏沉感,伴恶心,无呕吐,双下肢乏力,走路不稳.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脑梗死后遗症.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后容积再现重建示主动脉有三支主要分支(图1),且由近心端至远心端依次为:右左颈总动脉共干、左锁骨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轴位像示右锁骨下动脉自主动脉弓左后部发出后,经气管、食管后方和椎体前方走行至右侧(图2),从而与气管前方走行的右颈总动脉构成血管环,将气管、食管包绕.诊断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宫颈病变发病趋势。方法我院2005~2007年妇科普查16602例,对其中3966例妇女进行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并对2424例根据阴道镜图像定位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确诊慢性宫颈炎1662例,占68.56%;宫颈息肉及增殖480例,占19.80%;人乳头瘤病毒感染133例,占5.49%;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135例,占5.57%;宫颈癌14例,占0.58%。CIN发病年龄为30~44岁,占73.33%(99/135)。宫颈癌好发年龄为35~49岁,占78.57%(11/14)。结论宫颈CIN及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病变诊断不能单以宫颈糜烂分度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更不可忽视宫颈光滑者。  相似文献   
65.
原发性肝细胞癌经介入治疗如何准确判定介入术后肿瘤坏死的程度及是否有肿瘤残留和复发,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MR具有无X线辐射性、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任意多角度和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MR功能成像(fMRI)的不断成熟和应用于临床,使之能够更加灵敏地显示肝癌介入术后的组织成分变化,提供更多的量化评估参数.本文将重点概述fMRI在肝癌介入术后随访的进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索CT和胃肠领餐检查在胃的平滑肌肉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48例经过手术、手术探查及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肉瘤患者的CT和胃肠领餐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①CT检查示48例均见左上腹包块,其中42例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46例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其内有低密度灶,造影后低密度区不强化,肿瘤实质部分有强化,CT值提高15Hu~25HU不等。另外因肿瘤较大可对周围脏器有压迫及推移征象,还有周围脏器的侵及和远处转移,常见有胰腺的侵及,肝脏、肾上腺的转移.另外,少数病例肿瘤内有钙化、出血等.②胃肠钡餐检查,腔内型示胃内近心端球形软组织肿块,似“土豆”样外观,肿瘤表面粘膜被展平,肿瘤的游离侧顶部可有大而不规划龛影.腔外型示胃外的软组织肿块压迫,胃的一侧内陷,粘膜靠拢、集聚;肿瘤与胃壁不可分割,呈锐角相交.腔内外型表现介于腔内型、腔外型两者之间.结论CT检查对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邻近脏器推挤受压,直接浸润和转移判定优于胃肠钡餐检查.但胃肠领餐检查对肿瘤的定位,病理分型更准确,故两者互相配合,对术前确诊、指导手术,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估基于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R2*图的肿瘤全域纹理分析(TA)预测子宫内膜癌(EC)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接受ESWAN序列盆腔MR扫描的EC患者,其中12例MSI(MSI组)、26例微卫星稳定(MSS,MSS组),经后处理获得R2*图。于R2*图像上逐层手动勾画肿瘤ROI,融合后获得全域感兴趣容积(VOI);采用A.K.分析软件提取其纹理特征,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方法筛选最优纹理特征,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预测EC MSI状态;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共提取74个纹理特征,最终筛选出6个最优纹理特征,以之构建预测EC MSI的回归模型。ROC曲线显示,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5、89.50%、83.30%及92.30%。结论基于ESWAN序列R2*图的肿瘤全域TA有助于术前预测EC MSI。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DTI定量参数ADC和FA信号强度的全肿瘤直方图鉴别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massforming cholangiocarcinoma,IMCC)与单发少血供肝转移瘤(Solitary hypovascular hepatic metastases,SHH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接受肝脏MRI检查的患者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MCC 24例,经病理或影像随访证实的SHHM 29例。在GE AW 4.6工作站,使用Functool软件重建DTI图像,生成ADC及FA图,测量两组病灶的ADC和FA值。将ADC及FA图导入Omni-Kinetics软件(GE Healthcare),在包含肿瘤实质的层面逐一勾画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s),可自动生成覆盖全肿瘤的ADC和FA信号强度的各直方图参数值,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第10、25、50、75、90百分位数、标准差、平均偏差、相对偏差、偏度、峰度。比较两组的ADC及FA值、ADC及FA信号强度直方图各参数值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IMCC组与SHHM组的ADC及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CC组ADC信号强度的相对偏差大于SHHM组(13.76(5.44,26.87)×10^2和2.41(1.12,5.10)×10^2,P<0.001);IMCC组FA信号强度的平均偏差及相对偏差均大于SHHM组(78.84(70.22,115.37)和67.99(60.92,89.39),22.09(9.29,59.62)×10^2和3.16(1.19,11.32)×10^2,P<0.05);IMCC组FA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和第10百分位数小于SHHM组(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和FA信号强度的相对偏差鉴别IMCC和SHHM的曲线下面积较大,分别为0.828和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25%(82.8%)和87.5%(69.0%)。结论:DTI的ADC及FA值难以鉴别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单发少血供肝转移瘤,而ADC及FA信号强度的全肿瘤直方图分析方法可为两者的鉴别提供多种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能谱CT双低技术(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对门脉期肝静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年3—12月因怀疑腹部疾病来我院行全腹部能谱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BMI≤22 kg/m2的患者119例。随机分为高浓度对比剂常规扫描方案组(350 mgI/m L、120 kVp)即A组(41例),和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加50%ASi R重建扫描方案组(270mgI/m L、80kVp)即B组(78例)。于门脉期由两名观察者独立测量肝静脉左、中、右支起始部及肝右后叶肝实质CT值、肝实质噪声值,组内一致性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记录每组图像的CTDIvol,计算CNR及FOM。对其分支血管进行MIP及VR重建,由两名分别具有8年和6年腹部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两组重建图像质量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两名医师对重建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两组图像质量评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门脉肝静脉左、中、右支CT值、肝实质CT值及噪声值、CNR值、CTDIvol值及FOM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所有患者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两名观察者对两组图像评分一致性良好,A组分别为0.808、0.852、0.851;B组肝静脉左、中、右支Kappa值分别为0.923、0.937、0.899,取年资高者评分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肝静脉左支Z值为-0.402,P=0.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静脉中支Z值为-1.240,P=0.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静脉右支Z值为-0.094,P=0.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内相关系数检验一致性良好,ICC值均〉0.75。B组肝静脉左、中、右支CT值、肝实质CT值及标准差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肝静脉左支CNR均值(4.708±2.118)小于A组(3.924±1.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肝静脉中支、右支CNR均值小于A组,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TDIvol均值(5.509±1.346)小于A?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基于MRI评估的胰腺脂肪沉积、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54例高血压患者和108例对照者。应用半自动分割对全胰腺进行分割,并测量全胰腺脂肪分数值。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内脏脂肪(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和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面积,并记录VAT和SAT脂肪分数值(fat fraction,FF),计算内脏/皮下脂肪组织的面积比(V/S)。数据由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血压患者全胰腺脂肪分数值、VAT和SAT面积、V/S、VAT和SAT脂肪分数值均高于对照者。全胰腺脂肪分数值对高血压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816)。全胰腺脂肪分数的阈值为10.15%,对高血压诊断的敏感度为75.9%,特异度为81.5%。全胰腺FF与VAT面积和脂肪分数值呈中等相关性(r=0.541、0.561);与SAT面积、脂肪分数值和V/S的相关性较低(r=0.280、0.324、0.266)。结论高血压者与全胰腺脂肪分数、VAT和SAT增多有关。全胰腺脂肪分数与VAT和SAT的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