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41.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成像联合脂肪和R2*定量成像(mDIXON-Quant)对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34例)及前列腺增生(3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均于术前行3.0T MRI扫描,包括常规T1WI、T2WI抑脂、DWI、APT及mDIXON-Quant序列。由两位观察者分别在APT与DWI的融合图及mDIXON-Quant与DWI的融合图上勾画感兴趣区(ROI),测量得到相应的APT、FF、R2*和T2*值。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间测量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PT及mDIXON-Quant各参数的阈值及诊断效能,采用逻辑回归分析将两个序列参数进行联合并评估其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两个序列有统计学差异参数的相关性。结果:2位观察者测得两组参数的一致性良好(ICC均>0.75);...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联合mDixon-Quant序列鉴别Ⅰ期子宫内膜癌(EC)与子宫内膜息肉(E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Ⅰ期EC和27例EP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 T 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 WI、T2WI、APTw和mDix...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究DWI单指数模型、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双指数模型及拉伸指数模型对胰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经证实胰腺癌30例;同期检查胰腺正常者25例,行3.0T MRI-DWIeDWI,HR DWI扫描。测量记录两组单指数模型、双指数模型、拉伸指数模型各参数值。结果:ADC.Standard ADC,D-mono,D*-mono,D*-Bi,DDC、α值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α值ROC曲线下面积>0.9,AUC为0.905,ADC,D-moono,D*-mono,D*-Bi,DDC值ROC曲线下面积在0.75~0.9之间,AUC分别为0.725,0.873,0.899,0.773,0.767,standard ADC曲线下面积>0.5,AUC值0.538结论:IVIM多个参数对PC的诊断效能较常规DWI序列ADC值更高;其中IVIM序列拉伸指数模型的α值是鉴别胰腺癌与正常组织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基于磁共振三维各向同性(3D isotropic,3D-ISO)T2加权(T2WI)成像的曲面重建技术在宫颈癌侵犯阴道穹窿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3例宫颈癌患者资料,在磁共振下行2D T2WI、3D-ISO T2WI扫描,对3D-ISO图像进行曲面重建。两位医师分别在3D-ISO的曲面重建图及2D图中评估宫颈癌患者穹窿是否受累,并将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观察3D-ISO序列曲面重建在诊断阴道穹窿受累情况的准确性。采用χ2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同2D T2WI图像比较,基于3D-ISO T2WI成像的曲面重建图像在对穹隆受累情况进行评估的结果中能检出更多的真阳性例数和真阴性例数,以及更少的假阳性例数和假阴性例数。3D-ISO序列的准确率、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于传统2D序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基于3D-ISO T2WI成像的曲面重建结果对于宫颈癌阴...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肝硬化背景上肝细胞肝癌(HCC)的 MRI 动态增强表现,探讨2014版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LI-RADS)所定义的各种征象在 MRI上的识别率。方法:2008年12月-2014年8月共5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入组本多中心研究,所有患者均行 MRI平扫和增强扫描、且经病理诊断证实有 HCC。由两位阅片者对 MR 图像进行独立盲法读片,阅片方法遵循LI-RADS流程:对主要征象、次要征象进行评价(出现/未出现),计算2位阅片者对LI-RADS所定义的各种 MRI征象的识别率。通过Kappa检验来分析两位阅片者对征象识别的一致性。结果:两位阅片者对病灶的3个主要征象(动脉期高强化、“廓清”表现、“包膜”表现)的识别率依次分别为83.3%和85.2%、77.8%和64.8%、51.9%和61.1%,阅片者间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91、0.512和0.589。对于次要征象,大部分征象均有一定的识别率,以T2 WI上稍高信号、扩散受限的识别率最高,分别为90.7%和87.0%、88.9%和90.7%,阅片者间的一致性(Kappa 值)分别为0.813和0.899。结论:基于LI-RADS的诊断标准,平扫及动态增强MR图像上乙肝肝硬化背景上的HCC病灶的主要征象能较多地被识别,且阅片者的一致性较好;次要征象中T2 WI稍高信号和扩散受限的识别率较高,阅片者间的一致性也非常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MR动态磁敏感灌注加权成像(DSC-PWI)在星形细胞瘤分级及与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18例星形细胞瘤、14例脑转移瘤患者行常规MRI及DSC-PWI检查.分别测量脑肿瘤实质及瘤周区的平均局部脑血容量(rCBV)值、局部脑血流量(rCBF)值、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局部达峰时间(rTTP).肿瘤不同区域之间、星形细胞瘤不同级别之间、星形细胞瘤与转移瘤之间的灌注参数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肿瘤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实质、近侧瘤周区和远侧瘤周区rCBV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瘤内实质rCBF值明显高于近瘤区.高级别星形细胞实质rCBV值和rCBF值均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rTTP值明显低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以rCBV值1.45为阈值鉴别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2.转移瘤实质的rTTP高于星形细胞瘤;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近瘤区rTTP、远瘤区rCBF低于转移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实质rTTP低于转移瘤.结论 DSCPWI能够定量评估肿瘤实质和瘤周微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像素闪烁算法在低剂量一站式肾脏CT灌注扫描(CTP)检查中提高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8月本院行全肾脏CT增强及灌注扫描的患者21例。采用Revolution CT机,先行肾脏平扫,然后进行灌注和增强3期扫描,管电压120 kVp,CTP采集管电流为20 mA,增强3期管电流为100 mA,轴扫模式,ASiR-V 80%,X射线管旋转时间0.5 s,z轴覆盖范围160 mm,扫描层厚5 mm,层间隔5 mm。首次28 s采用屏气扫描,共获得15期图像,然后分别于第39、43、47、51、63、83、113、153、213、353、593 s各采集1次,其中第22、51及153 s分别采集增强的皮质期、髓质期及排泄期3期图像。所有CTP数据经深度学习的A7模式进行处理,处理前数据为A组,处理后数据为B组。比较皮质期A、B组肾皮质CT值、CT值标准差、竖脊肌CT值标准差、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比较A、B组肾皮质的血流量、血容量、达峰时间和表面通透性。结果 A、B组图像肾皮质标准差(SD)值(9.04±1.77和5.75±1.00)、竖脊肌SD值(8.52±2.28和5.67±0.98)、CNR(16.28±6.61和28.90±1.50)、SNR(21.41±6.67和30.65±7.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2、6.286、5.925、-5.892、-17.274,P<0.05);像素闪烁算法处理之后的图像其SD值明显减低,SNR明显升高。两组的肾皮质、肾髓质血流量(BF)值、血容量(BV)值、达峰时间(TP)值及肾髓质的表面通透性(P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度学习像素闪烁算法可以减小低条件扫描图像的噪声,增加图像的对比噪声比,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并且不影响灌注参数值。  相似文献   
48.
患者女,38岁。2个月前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刮宫,术后病理示:子宫内膜增生,宫颈息肉。1个月前患者再次阴道流血不止来我院。曾怀孕1次,产子体健。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粘膜未见破溃、出血,白带正常,宫颈轻度糜烂;于子宫后方可及一直径约6cm大小质韧包块,与子宫关系密切,表面光滑,活动好,无压痛,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AFP均在正常范围。阴道彩超:提示盆腔左侧实性占位,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病变磁共振短TI反转恢复(STIR)脉冲序列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GE signa 1.5T EXCITE HD磁共振机,GE ADW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磁共振脉冲序列:短TI反转恢复(STIR)脉冲序列,对12例志愿者及13例临床疑似臂丛神经损伤及病变患者行磁共振STIR检查,患者仰卧位,8通道颈椎、胸椎及腰椎联合线圈(8 ch CTL by GE),STIR扫描参数,TE 42 ms,TR 10000 ms,Inv.Time 170 ms,FOV 260 mm,层厚1.6 mm,层间隔0 mm,NET 4.0.扫描完后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臂丛神经图像及其病变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结果 12位志愿者共24侧臂丛神,清晰显示臂丛神经全部形态结构;13例疑似病例中,发现臂丛神经损伤伴硬脊膜破裂造成脑脊液渗出4例,臂丛神经根性损伤2例,臂丛神经创伤后水肿2例,臂丛神纤维瘤病1例,正常4例.结论 磁共振STIR技术能较清楚显示臂丛神经解剖形态结构,对臂丛神经损伤及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FAM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腹部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及MFAML的患者共55例(ccRCC 42例,MFAML 13例)。两组患者均行1.5T(GE 1.5T Signa HDXT,美国)MRI常规T1WI、T2WI扫描、LAVA增强扫描、DWI(b=0,600 s/mm^2)、DTI序列扫描(b=0,600 s/mm^2,在6个方向)。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图像分析和测量。在ADW4.6工作站上应用Functool后处理软件进行后处理,使用DWI序列生成ADC图,使用DTI序列生成ADC图和FA图,分别在相应的ADC图和FA图中的ccRCC及MFAML病灶实质部分放置ROI,测量各ROI的ADC值及FA值,对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观察者所测数据一致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WI的ADC值(ADCDWI)及DTI的ADC值(ADCDTI)在ccRCC与MFAML之间的差异,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FA值在ccRCC与MFAML之间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DWI的ADCDWI值及DTI参数中ADCDTI值、FA值对鉴别ccRCC与MFAML的诊断效能,并且分析ADCDWI、ADCDTI及FA值三者联合诊断对鉴别ccRCC与MFAML的效能。结果两位观察者测量各参数的一致性良好。ccRCC的ADCDWI值显著高于MFAML[(1.93±0.44)×10^-3mm^2/s与(1.40±0.29)×10^-3mm^2/s,P<0.001],ccRCC的ADCDTI值显著高于MFAML[(2.06±0.45)×10^-3mm^2/s与(1.63±0.33)×10^-3mm^2/s,P=0.002],但ccRCC的FA值显著低于MFAML[(0.20±0.07)与(0.31±0.20),P=0.020]。ADCDWI值对鉴别ccRCC与MFAML的曲线下面积为0.845,阈值为1.63×10^-3mm^2/s时,其诊断ccRCC排除MFAM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84.6%;ADCDTI值对鉴别两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阈值为1.77×10^-3mm^2/s时,其诊断ccRCC排除MFAM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2%、76.9%;FA值对鉴别两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阈值为0.27时,其诊断ccRCC排除MFAM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1%、53.8%。应用ADCDTI与FA联合诊断鉴别ccRCC和MFAML的效能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811,并且诊断特异性达到92.3%。结论磁共振DWI及DTI均能有效鉴别ccRCC与MFAML。其中,ADCDWI对鉴别两者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及诊断特异性。应用DWI及DTI的参数进行联合诊断更能提高对两者的诊断效能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