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45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以提高对重症肝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50例重症肝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对肺部真菌感染的类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组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50例重症肝病患者中肺部真菌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者占16%(8例);CT表现主要为实变影34例,单双侧分布均有;磨玻璃影24例,常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结节41例,双侧分布多见;结节的数目、分布形式和实变影在曲霉菌和念珠菌组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肝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与其他免疫低下类型相比,其不具特征性。CT对其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42.
320例胸部病变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胸部穿刺术的诊断价值和并发症。材料和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320例CT引导胸部穿刺活检病例作回顾性分析。肺部病变267例,纵隔病变30例,胸壁和胸膜病变23例。统计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并发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91例穿刺确诊为恶性肿瘤。穿刺未发现癌细胞者129例,后经手术和随访证实其中属特征性阴性结果者58例,非特征性阴性结果46例,假阴性25例。未见假阳性,阳性预测值为100%(191/191),敏感性为88.4%(191/216),特异性为80.6%(104/129),准确性为92.2%(295/320),假阴性率为19.4%(25/129)。29例发生气胸,占9.1%(29/320),但仅1.6%(5/320)需要引流处理。肺出血12例,咯血12例,纵隔血肿8例,均为少量,不需处理。结论:CT引导经皮胸部穿刺是敏感性高和安全的定性诊断方法,降低假阴性是进一步提高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3.
本文介绍了Gd-DTPA动态增强、^129Xe及^3He弥散成像、氟化气体弥散成像、分子氧吸入增强MRI等技术进行肺实持 灌注成像的方法和现状,展望了肺实质MRI灌注成像的前景。  相似文献   
444.
本文介绍了Gd-DTPA动态增强、129Xe及3He弥散成像、氟化气体弥散成像、分子氧吸入增强MRI等技术进行肺实质灌注成像的方法和现状,展望了肺实质MRI灌注成像的前景.  相似文献   
445.
良、恶性胸腔积液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良、恶性胸腔积液的CT特征性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恶性胸腔积液和56例良性胸腔积液的CT征象.结果良性积液中,双侧占41.1%,胸膜增厚占19.6%,呈弥漫均匀增厚,纵隔胸膜受累占10.7%,胸膜外脂肪层明确显示占71.4%,厚度>3 mm占41.1%,平均厚度5.7 mm;恶性积液中,双侧占15.8%,胸膜增厚占57.9%,主要呈不规则弥漫或局限性增厚,累及纵隔胸膜占36.8%,胸膜外脂肪层显示占60.5%,>3 mm占26.3%,平均2.9 mm.结论单侧、大量积液且张力高,胸膜不规则增厚,纵隔胸膜受累对恶性诊断有特异性;而胸膜无或轻度弥漫规则增厚,胸膜外脂肪层增厚多提示良性.  相似文献   
446.
目的探讨CT肺血管定量参数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高危人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接受胸部CT检查和肺功能检测的1 126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肺功能将1 126例患者分为COPD组(471例)、COPD高危组(454例)、正常对照组(201例)。定量测量所有患者胸部CT的肺血管参数, 包括全肺距胸膜9、15、21 mm的肺血管数量(Ntotal)、横截面积小于5 mm2肺小血管数量(NCSA<5)、肺表面积(LSA)、肺血管数量与肺表面积比值(Ntotal/LSA)、肺血管总面积(VAtotal)以及总肺血管体积(TBV)、血管面积小于5 mm2体积(BV5)及血管面积小于10 mm2的体积(BV10)。使用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3组肺血管定量参数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T肺血管参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全肺距胸膜9、15、21 mm的Ntotal/LS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全肺距胸膜9 mm的NCSA<5、Ntotal总体比较差异具有...  相似文献   
447.
448.
肺结节的病理基础复杂多样, 准确判断其性质是选择临床处理方式的重要前提。该文对肺结节的定义及分类、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诊断思路和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并梳理临床思路, 探讨处理策略, 旨在加深影像医师对肺结节的认识, 提高诊断水平, 拓展科研思路。  相似文献   
449.
超高场MRI的研究和转化是目前全球热点, 如何正确认识其优势和缺陷, 对于充分挖掘其临床应用潜力, 更好服务患者, 助力精准诊疗意义重大。本文从超高场MRI的发展轨迹、设备特点、性能优缺、临床研究和应用现状等方面阐述了超高场MRI的价值, 展望了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倡议重视转化, 推动超高场MRI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50.
目的 探讨CT三维定量参数对纯磨玻璃结节(pGGN)中腺体前驱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表现为pGGN的患者296例,共296个pGGN,其中腺体前驱病变130个[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48个、原位腺癌(AIS)82个]、微浸润性腺癌(MIA)82个、浸润性腺癌(IAC)84个,分为腺体前驱病变组(AAH、AIS)与腺癌组(MIA、IAC)。利用Philips后处理软件对肺结节进行三维分割,计算得到三维直径参数、体积、平均CT值、结节质量等14个三维定量指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积、平均CT值及结节质量等14个三维定量参数在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各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做ROC曲线,筛选出轴位平均径、矢状位平均径、体积及平均CT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得到回归预测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