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8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作为增效剂治疗难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对4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在原抗抑郁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安慰剂,疗程8周.齐拉西酮起始剂量20mg/d,以20mg/(1次或2次·周)逐渐增加剂量,平均日剂量为(80.00±40.00)mg;疗程8用;两组均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大体评定量表及副反应评定量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各评定1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第8周末,Yale-Brown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大体评定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齐拉西酮组较安慰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安慰剂相比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微,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小剂量齐拉西酮可作为抗抑郁剂的增效剂治疗难治性强迫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FEV_1/FEV_6和FEV_3/FVC联合筛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价值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患者372例,根据患者肺功能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133例患者FEV_1/FEV_6和FEV_3/FVC均正常,B组124例患者FEV_1/FEV_6和FEV_3/FVC中仅一项指标下降,C组115例患者两者均下降。观察三组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观察FEV_3/FVC、FEV_1/FEV_6与小气道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观察FEV_3/FVC联合FEV_1/FEV_6评估早期气道阻塞的价值,随访2年,观察三组患者2年内的COPD确诊率、COPD住院率以及COPD相关死亡率。结果:A、B两组患者FVC、FEV_1、FEV_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C组患者FVC、FEV_1、FEV_3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FEV_1/FEV_6和FEV_3/FVC结果从高至低排序为A组、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MEF50)/用力呼出50%肺出量的呼气流量(FEF50%)以及MEF25/FEF75%从高至低依次为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FEV_1/FEV_6、FEV_3/FVC以及二者联合检测与小气道功能指标均呈明显的正相关(P0. 05); FEV_1/FEV_6和FEV_3/FVC对早期气道阻塞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尤其是两者联合进行检测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OPD确诊率、COPD住院率以及COPD相关死亡率从高到低均为C组、B组和A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FEV_3/FVC以及FEV_1/FEV_6对患者预后情况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指标检测,且其ROC曲线面积最大(P0. 05)。结论:FEV_1/FEV_6和FEV_3/FVC联合筛查对早期气道阻塞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以及预后判断价值,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COPD以及判断COPD患者预后的有效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4.
<正>病历资料患者,男,82岁,离休干部,因"咳嗽、咯痰20 d"于2007年10月24日入院于呼吸科。自诉20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痰为白色黏液谈,当时无畏寒、发热、潮热、盗汗、胸痛、气紧、气喘、胸闷等症状,食欲尚可,大便正常,有尿频,每晚7~8次,既往有"前列腺增生"10年,两次因"尿路感  相似文献   
45.
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术中处理与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发破裂是原发性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术中处理困难,预后差。有学者主张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部分学者虽主张手术治疗,但目的主要是止血。我们从1978年至1997年,收治并经急症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共67例,术中采用了多种处理方法。现着重对术中处理及其预后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随着2000年的日益逼近,千年虫问题同样困扰着CT正常工作运行。对此我们曾拟采用年月日替代法加以解决。即在开机后进入程序前,先用01~99任一位数替代年份。进入程序后,在输入病人资料时,在CT号或平扫、增强说明后面,加上2000年正确日期。此法虽能解决日常一般工作,但因易于修改日期,如遇涉及司法鉴定问题时,给证据认定造成困难和争论。因此,笔者摸索了一种开机后设定日期法,介绍于后,供同道参考。我科使用西门子DRH型CT机,开机后首先需用01~99任一数替代年份(如DD-MMM-99),待正常开机进…  相似文献   
47.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和MRI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分期和在临床随访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包括肿瘤部位和大小、累及范围、骨破坏、出血和坏死以及密度和信号改变等。CT平扫4例,增强扫描3例。MRI为SET1WI和T2WI,MRI平扫10例,Gd-DTPA增强扫描9例。3例有随访CT,7例有随访MRI。结果(1)肿瘤分期:按Kadish分期标准,A期0例,B期1例,C期11例,2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2)信号和密度改变:MRI平扫信号均匀者6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者4例,肿瘤内可见出血和坏死区。增强扫描9例,3例为中度不均匀强化,5例为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为明显均匀强化。CT平扫示肿瘤密度较均匀,与肌肉接近,增强扫描2例呈中度均匀强化,1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沟通瘤:肿瘤同时累及颅内外者7例,双侧额叶同时受累2例,右侧额叶受累1例,左额叶受累1例,双侧额叶及左侧岛叶、基底核同时受累2例,仅累及硬脑膜者1例。脑组织水肿6例。(4)临床随访9例,影像学检查见肿物消失3例,缩小5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检查目的为界定肿瘤累及范围。定期影像学随访有助于及时检出复发和及时行补救治疗。  相似文献   
48.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大鼠发汗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大鼠的发汗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以大鼠腋窝部皮肤汗腺的空泡发生百分率作为评价发汗强度的指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给药后30 min对大鼠的发汗作用.结果麻黄 桂枝组发汗作用最强,含麻黄的各配伍组其发汗作用均强于不含麻黄的配伍组;配伍桂枝后发汗作用增强;配伍杏仁后各配伍组的发汗作用没有明显变化;配伍甘草后发汗作用减弱.结论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在麻黄汤中分别起到君臣佐使的作用,深刻体现了组方规律.  相似文献   
49.
麻黄汤的发汗作用与M受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清  王涛  余林中  罗佳波 《中国药房》2006,17(16):1210-1211
目的:探讨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机制与M受体的关系。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麻黄汤组、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给药后30min,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组织,以判断其发汗作用强弱。结果:麻黄汤具有发汗作用,阿托品对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滞,随着阿托品剂量增加,发汗作用减弱;麻黄汤+阿托品组的发汗作用强于阿托品+麻黄汤组。结论:麻黄汤发汗作用与激动M受体有关,但并非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方法依据口腔门诊就诊的316例老年人缺牙,缺牙病因义齿修复情况。结果316例老年人中,缺牙者253例,占总数的80%。缺牙病因是龋病和牙周病修复者139人,占55%,其中27例为不良修复体。结论积极开展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修复体要适应老年人生理特点,达到较好的义齿修复率及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