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研究聚山梨酯-80包衣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CCTB-PBCA-NP)在正常小鼠脑内靶向分布.方法:建立生物样品中GCTB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法,并测定了小鼠给药后的血浆及脑组织中GCTB浓度.结果:与GCTB溶液组、GCTB-PBCA-NP胶体溶液组以及1%聚山梨酯-80 空白PBCA-NP GCTB混合液组相比,1%聚山梨酯-80包衣GCTB-PBCA-NP能大大地增加脑组织内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聚山梨酯-80包衣GCTB-PBCA-NP有一定的脑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2.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扩大额颞顶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2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均采取顺序硬脑膜切开法分次切开硬脑膜.对28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均未出现难以控制的脑膨出.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基本清除19例,血肿仍大片存在4例,其他部位继发血肿5例;环池、基底池、第三脑室复现12例.出院时行COS预后评定:良好9例,中残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高,术中减压过快容易出现急性脑膨出,采用顺序硬脑膜切开法能明显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降低残死率.  相似文献   
143.
正患者于某,男,44岁,2015年4月11日就诊,主诉:左侧腰臀部疼痛半年余,病史:半年前患者因跌伤导致左侧腰臀部疼痛,向小腹及左大腿外侧放射,偶有小腿外侧麻木,伴小便余沥不尽,于我院骨科住院治疗,诊为"外伤腰痛",予口服止痛药及活血通络中药,外敷麝香止痛膏治疗,治疗1周后,以上诸症均有减轻。出院5天后,患者左侧腰臀部疼痛反复,并伴小腹、阴部牵引痛,阴囊、睾丸偶有抽搐,小便余沥不尽,腰膝酸软,阳痿,就诊于泌尿外  相似文献   
144.
90例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粪便中诺如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病毒性胃肠炎患者中诺如病毒感染情况. 方法 收集北京市2007年2月5~17日共计90例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的粪便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PCR)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粪便中诺如病毒核酸或抗原,并对RT-PCR阳性标本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 结果 90例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的粪便标本中,35例 (38.89%) RT-PCR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诺如病毒GⅡ型34例 (97.14%),GⅠ型1例 (2.86%);90例中,39例 (43.33%) 为ELISA检测诺如病毒抗原阳性.以RT-PCR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ELI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4% (34/35) 和90.91% (50/55) . 结论 诺如病毒是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以GⅡ型流行为主.ELISA快速、简便,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作为诺如病毒感染的初筛试验.  相似文献   
145.
146.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共收治81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遵循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405例。A组实施优质护理,B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与B组比较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存在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后硬膜外积液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方法 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9例行颅骨修补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后头颅CT动态复查明确有无硬膜外积液及其分型.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术前GCS评分、高血压病史、糖尿病...  相似文献   
148.
李春辉  蔡虻  陈萍  陈青  陈昆  常卫  陈修文  邓子德  邓志红  付强  付元瑜  高晓东  贺繁荣  贺雄  胡必杰  胡世雄  黄丽菊  黄勋  江育玲  李卫光  梁宁  刘思娣  刘园  刘运喜  柳恒卓  陆群  马乐龙  马文晖  马志鑫  茅一萍  欧阳娜  乔甫  任南  孙守红  田芳芳  童德军  王云  吴红梅  颜小利  杨帆  杨红晖  姚希  曾翠  曾赛男  张兵  张浩军  张晓霞  张新蕾  张永栋  周鹏程  宗志勇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21(6):511-523
 为科学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 COVID-19)疫情期间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感染防控工作, 在早期有效识别感染者的同时, 有效避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的交叉感染,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适用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以及入境人员或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所设置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 指导其工作人员正确做好个人防护及防止感染传播工作, 避免发生场所内感染及传播。本共识借鉴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基本原则、文件规范, 结合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特点与实际工作情况, 对不同区域工作人员、工作环节开展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评估, 并据此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感染防控组织架构、选址布局、人员防护、人员闭环管理、清洁消毒、环境核酸监测、人员健康监测、职业暴露处理及交叉感染判定原则等感控相关工作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49.
炒炭对虎杖中蒽醌及鞣质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炒炭对虎杖蒽醌及鞣质类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络合滴定法,测定虎杖炒炭前后的成分含量.结果:虎杖炭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游离蒽醌,总蒽醌含量分别比生品降低了12.7%,4.8%,15.86%,39.72%.而鞣质的含量增高了59.26%.结论:炒炭可使虎杖蒽醌含量降低,鞣质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加减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血管危象、皮瓣存活率及手指总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皮瓣情况[肿胀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管危象发生率]、皮瓣存活率和手指总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皮瓣存活率、手指总活动度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患者的治疗,能有效改善其凝血功能和皮瓣情况,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皮瓣存活率和手指总活动度优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