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测量正常儿童甲状腺大小、体积的应用。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 2019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颈部CT检查的8、9、10、11岁等年龄段儿童240名,每个年龄组男、女儿童各30名;计算儿童体表面积,测量儿童两侧甲状腺前后径、内外径、上下径及体积;比较各个年龄段儿童甲状腺测量值,比较相同年龄段男、女儿童甲状腺测量值,比较相同年龄段儿童甲状腺左叶、右叶测量值,分析儿童甲状腺测量值和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 结果 8 ~ 11岁年龄段儿童甲状腺体积右叶大于左叶(P<0.05);8岁组儿童,甲状腺体积男性大于女性(P<0.05),其余组儿童,甲状腺体积女性大于男性(P<0.05);8 ~ 11岁年龄段儿童甲状腺体积与体重、体质指数、体表面积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多排螺旋CT测量儿童甲状腺大小、体积,对儿童甲状腺疾病诊断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儿童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定量磁化率成像在孤独症儿童脑铁含量的应用.方法:对照组,前瞻性选取2018年6—12月2~3岁、3~4岁年龄段正常儿童各40名;研究组,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2~3岁、3~4岁年龄段孤独症儿童各40名;所有儿童均行头部MRI常规扫描和增强T2*加权磁共振血管造影(ESWAN)序列扫描,通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灌注成像在学龄前孤独症儿童脑部的应用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选取2、3、4、5岁孤独症儿童各40名为研究组,选取2、3、4、5岁健康儿童各40名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行磁共振常规序列、3D-T1、3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胸部CT增强中,两种移床方式对强化效果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进床组为对照,研究退床组的强化效果;获取主要技术参数的平均值;分析两组强化效果和主要技术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强化效果均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无论采用哪种移床方式,强化效果仍然取决于参数整体的合理选定,而非任何单一因素.  相似文献   
16.
儿童气管异物的螺旋CT扫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气管支气管的异物吸入是常见的严重呼吸系统急症,其诊断和治疗都很紧急,除根据病史和临床的体征诊断外,影像学的检查能为其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持。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包括透视、摄片和CT检查等,透视和摄片能提供有无气管支气管的阻塞及严重程度和阻塞的大致部位,对是否为异物及性质(不透X线异物除外)的判定存在一定局跟性,螺旋CT扫描,特别是冠状面扫描可提高有无异物的判断率、并能较准确的定位和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或造影证实的16例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的患儿资料,对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左肺动脉起自右肺动脉6例;单侧肺动脉起自主动脉10例,其中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5例,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右肺动脉完全缺如血供起自降主动脉侧枝2例,左肺动脉完全缺如血供起自降主动脉侧枝1例。并发其他心血管畸形36处,气道狭窄、肺、胸廓等畸形13处。超声心动图诊断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12例,并发的心血管畸形33处,纵膈疝1处。64排螺旋CT和超声心电图诊断肺动脉异常起源的准确性分别是100%(16/16)和75%(12/16),诊断并发心血管畸形数的正确率分别为94.87%(37/39)和84.61%(33/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准确性高,对伴发的心血管畸形,尤其是心外血管畸形和气管、肺、胸廓等情况能很好地显示,是一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压注射器在儿童CT增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在儿童CT增强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应用高压注射器对407例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CT增强扫描,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07例中强化效果佳者369例,强化效果一般者35例,强化效果差者3例。无静脉炎、空气栓塞、心脑血管病意外发生。结论应用高压注射器进行儿童CT增强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剂量指数(DRI)在成人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胸部CT检查志愿者100名,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低剂量组:男28名,女22名,平均年龄(37.2±5.6)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1.4±1.1;DRI预设为12,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管电压120 kV,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进行后处理。对照组:男27名,女23名,平均年龄(34.8±6.1)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1.7±0.9;DRI预设为18,其余参数与低剂量组相同。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比较2组影像的信噪比(SNR)、噪声值、主观评价得分、CT剂量指数(CTDI_(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等。结果低剂量组志愿者影像SNR、CTDI_(vol)、DLP、ED、主观评价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噪声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志愿者影像主观评价得分均达3分及以上(P0.5)。结论 DRI选择适当,在不影响诊断结果的情况下可大幅度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