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构建基因组不稳定细胞Ran基因过表达和RNAi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的功能提供研究工具。方法根据Ran基因信息,以慢病毒载体GV218设计合成2种重组质粒,分别包含Ran基因全长序列以及阴性对照序列;以慢病毒载体GV248设计合成2重组质粒,分别包含Ran基因的小干扰序列以及用于干扰对照的阴性序列。利用Western blot和qPCR进行过表达和RNAi重组质粒表达的检测;通过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的包装;利用qPCR和荧光法分别进行滴度的检测;再用包装好的慢病毒感染辐射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性HL-7702肝细胞,利用qPCR检测Ran基因表达量。结果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够有效转染293T。过表达病毒滴度为2.0×108 TU/mL;RNAi病毒滴度为3.0×108 TU/mL。过表达慢病毒能有效地上调Ran基因的表达,过表达效率为85%。RNAi干扰慢病毒能够有效抑制Ra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率为73%。结论成功构建基因组不稳定肝细胞Ran基因过表达和RNAi模型,为进一步研究Ran基因在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细胞中的功能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12C6+离子束照射对人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 将人淋巴细胞Peng-EBV按照射剂量分为0.1、0.5和2.0 Gy组,未照射为对照组。使用12C6+离子束进行照射,吸收剂量率为0.3~0.5 Gy/min。利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分析受照淋巴细胞的蛋白质表达,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质。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及通路分析。结果 在4组样品中共鉴定到5 158种蛋白质,与对照组相比,0.1 Gy组差异蛋白质有91种,0.5 Gy组有191种差异蛋白质,2.0 Gy组有68种差异蛋白质;3组共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11种,其中,7种蛋白质表达上调,4种下调。对3个剂量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蛋白质主要与生物代谢及其调节过程、蛋白结合以及催化反应过程等有关,纤维黏连蛋白-1(FN1)和热休克蛋白1B(HSPA1B)是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关键性节点。结论 不同剂量重离子照射诱导人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发生改变的机制不同,而且SZT2、FN1、HSPA1B蛋白质可能在重离子照射的损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重离子诱发辐射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23.
重离子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性质的带电离子,在射程末端可形成Bragg峰。与X射线、γ射线等低传能线密度(LET)射线相比具有较高的相对生物效应。笔者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简要介绍了重离子的辐射生物效应,以及与低LET射线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24.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照射后6小时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基因水平上为放射性从业人员的健康损伤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人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技术对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0.1Gy、0.2Gy、0.5Gy、1.0Gy四个剂量水平上照后6h的辐射差异基因进行了筛选和分析。结果 0.1Gy照后6h的差异基因有1 177条;0.2Gy照后6h的差异基因有1 922条;0.5Gy照后6h的差异基因有492条;1.0Gy照后6h的差异基因有2 615条;4个照射剂量点的共同差异基因有114条;同时RT-PCR结果显示,EGR1、TAIAP1及HLA-DMB 3个基因的相对定量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趋势是一致的。结论 本研究在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不同剂量照后6小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差异基因,这将为进一步辐射差异基因的筛选和辐射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HAVCR2基因沉默对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肝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肝细胞中HAVCR2基因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AVCR2基因沉默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AVCR2基因沉默后p53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慢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能有效沉默HAVCR2基因的表达(t=19.21,P<0.05),与对照组相比,HAVCR2基因的沉默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肝细胞G2期阻滞(t=-3.41,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t=3.65,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HAVCR2基因的沉默诱发基因组不稳定肝细胞p53基因的表达下调(t=4.82,P<0.05)。结论 HAVCR2siRNA使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肝细胞凋亡率降低,使基因组不稳定肝细胞发生G2期的阻滞。  相似文献   
26.
<正>本实验采用137Csγ射线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累积照射,观察受照大鼠血液白细胞数(WBC)及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累积照射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及辐照条件:SPF级SD大鼠,体质量310~360g,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生产,生产许可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137Cs γ 射线累积照射对SD大鼠血清蛋白质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剂量组:0.2 Gy累积照射组、2 Gy累积照射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137Cs γ 射线累积照射SD大鼠,剂量率为0.336 mGy/min。利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分析累积受照大鼠的血清蛋白质表达,筛选出差异蛋白质。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GO注释分析及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 在3组样品中共鉴定到363种蛋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0.2 Gy照射组差异蛋白质有50种,16种蛋白质上调,34种下调;2 Gy照射组有64种差异蛋白质,31种上调,33种下调;两组共同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有29种,其中,10种蛋白表达上调,19种下调。根据细胞组成注释,多数蛋白为胞质蛋白、膜蛋白;根据分子功能注释,差异蛋白以蛋白质结合和酶活性调节等为主。两个剂量组共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构成相互作用网络。GSTP1、PGK1、P4HB、CAPZA1是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关键性节点,这几个蛋白质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差异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不同剂量累积照射可诱导大鼠血清蛋白质组的改变,GSTP1、PGK1、P4HB、CAPZA1蛋白可能在累积照射的损伤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γ射线单次照射对大鼠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初步筛选与γ辐射损伤密切相关的尿代谢物。方法:15只成年雄性SD大鼠接受60Coγ线单次全身照射,剂量6.0 Gy,剂量率0.7 Gy/min。照射前1 d及照射后第1、2、3、4、8、18、30、45 d分别收集大鼠尿液。检测尿样1H NMR谱,对1H NMR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寻找对照射后各时间点1H NMR谱与照射前1H NMR谱差异均有较大贡献并且变化趋势一致的差异代谢物(简称共同差异代谢物),分析这些代谢物相对含量变化与照后时间的相关性。结果:60Coγ线照射可造成大鼠尿液1H NMR谱明显变化。对照后1~45 d大鼠尿液1H NMR谱变化贡献较大的共同差异代谢物有牛磺酸、氮氧化三甲胺、脯氨酸、肌苷、柠檬酸盐、琥珀酸盐、醋酸盐和乳酸盐。照后1~45d,脯氨酸和牛磺酸相对含量均比照射前明显升高,柠檬酸盐、琥珀酸盐相对含量均比照射前降低;而三甲胺氮氧化物、醋酸盐和乳酸盐相对含量则呈现先升高(照后1 d)后下降(照后2~45 d)趋势。结论:大剂量γ射线照射造成的大鼠机体代谢紊乱在照射后45 d仍未得到完全恢复,表现为受照大鼠尿中代谢物牛磺酸、脯氨酸、肌苷、柠檬酸、琥珀酸、醋酸盐和乳酸盐相对含量的持续变化。牛磺酸、脯氨酸有望成为大剂量急性辐射损伤的组合代谢标记物。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GADD45A基因的表达变化,为寻找急性照射条件下辐射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无急慢性疾病、不抽烟、年龄在26~29周岁的3名男性非放射性工作者外周血各10ml,分为10组,每组1ml。利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60Co照射装置对采集的血样分组照射,剂量率为0.313Gy/min。吸收剂量分别为0.05、0.1、0.2、0.4、0.6、0.8、1、2和3Gy,照射后的人外周血于37℃培养箱中静置2h后提取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外周血GADIM5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基因表达均有显著变化。0.05~0.6Gy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下调,其中0.05~0.2Gy之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0.2~0.6Gy之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基因表达量又逐渐增加。0.8Gy时,基因表达量增幅较大,高于对照组和1Gy剂量组。1~3Gy剂量组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剂量增大,表达量增加,具有明显剂量相关性。结论电离辐射可以诱导人外周血GADD45A基因的差异表达,1~3Gy之间具有明显剂量相关性。0.05~0.2Gy之间外周血淋巴细胞表现出辐射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3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与辐射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医学等领域,随之而来的辐射暴露也越来越多。当前核反应堆和核潜艇的运行、肿瘤放射治疗、太空飞行、核装置爆炸以及核泄漏等均涉及到中子辐射的暴露。中子是一种高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射线,电离密度大,能量沉积严重,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的损伤效应。因此在辐射暴露事件中,进行中子辐射损伤效应的评估至关重要。相对生物学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RBE)就是常用的估算中子暴露风险的一种手段。特定辐射条件下的RBE值取决于自身暴露条件,如中子本身的能量、剂量和剂量率以及所涉及的组织或细胞类型等,本文将从这几方面展开对中子RBE值的讨论。此外,当前绝大部分辐射暴露场均为混合场,因此充分考虑混合场中的其他成分所产生的影响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