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2 毫秒
61.
目的 n PTB基因座上T-uc.33这一超保守长非编码RNA的鉴定及其在小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验对现存的481个超保守区域(UCRs)进行数据挖掘和检测,筛选到n PTB基因座上存在的UCR,即T-uc.33,并用RACE扩增T-uc.33的RNA转录本全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uc.33和n PTB在小鼠脑组织发育及神经干细胞分化不同时间点的表达谱;用siRNAs转染细胞法检测T-uc.33对n PTB所起的调控作用。结果筛选并鉴定了n PTB基因座上的T-uc.33为真实转录的超保守长非编码RNA,全长为807 nt;T-uc.33和n PTB在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随着脑组织发育从胚胎到成年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体外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也存在差异表达;敲低T-uc.33可显著降低n PTB的表达(P0.01)。结论 T-uc.33为n PTB基因座上的超保守长非编码RNA,对n PTB起到正向调控作用,潜在地影响小鼠脑组织发育和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使用外泌体提取纯化试剂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进行提取和纯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蛋白免疫印记法对外泌体的形态、大小和标志蛋白进行鉴定。根据细胞培养基中是否加入外泌体,分为外泌体组和对照组,利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外泌体对SH-SY5Y增殖活力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外泌体为茶托样形状,并被一层磷脂膜所包被,直径在30~150 nm之间;蛋白免疫印记法显示,位于外泌体内、外的标志蛋白TSG101和CD63均有富集。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在共培养48 h后外泌体组的细胞存活率为(0.95±0.02)与对照组(0.88±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17,P=0.0814);但是在共培养72 h后外泌体组的细胞存活率为(1.09±0.09)较对照组(0.92±0.03)明显提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7,P=0.0389)。细胞转移实验结果显示,外泌体组SH-SY5Y细胞的迁移数量为(28.8±5.02)个较对照组(14.8±4.76)个明显增加,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3,P=0.0019)。结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表明肿瘤来源的外泌体能成为交叉信号传递的平台,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方面发挥自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总结280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新技术的护理配合,包括内窥镜下取小腿大隐静脉,使用主动脉近端吻合系统实行桥血管近端吻合,血管吻合时采用二氧化碳吹管,术中即时桥血管流量测定。本组围术期无死亡,5例患者开胸止血,术后恢复好,7~14 d出院,术后随访6~8个月,无心绞痛再发,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脑血管并发症,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提示桥血管通畅。  相似文献   
64.
通过随机等比率整群抽样,对同年龄的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各50名进行绘人试验的测查。参照Koppitz的方法所提出的情绪指征,对比分析了两组儿童在33个情绪指征中各项出现的人数,经统计学卡方检验或直接概率计算法处理后,结果表明:弱智儿童在绘人试验中情结指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33项中有19项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弱智儿童普遍存在有情绪问题。因此提示我们在对弱智儿童进行矫治教育时不可忽略其情绪问题。 通过随机等比率整群抽样,对同年龄的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各50名进行绘人试验的测查。参照Koppitz的方法所提出的情绪指征,对比分析了两组儿童在33个情绪指征中各项出现的人数,经统计学卡方检验或直接概率计算法处理后,结果表明:弱智儿童在绘人试验中情结指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33项中有19项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弱智儿童普遍存在有情绪问题。因此提示我们在对弱智儿童进行矫治教育时不可忽略其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65.
人端粒酶RNA在成釉细胞瘤中的原位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约占牙源性肿瘤的5 9 3% [1] ,WHO把成釉细胞瘤定为良性肿瘤 ,但由于其局部呈侵袭性生长 ,易复发 ,可恶变 ,可转移 ,有学者称之为交界性肿瘤。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gtogenickeratocyst,OKC)由于其少见的生长方式和较高的复发率[1] ,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采用原位杂交法对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角化囊肿进行了hTRmRNA表达的检测 ,并探讨其与成釉细胞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组织标本 :取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1996~ 2 0 0 1年存…  相似文献   
66.
<正> 脊柱间隔性骨折,又称脊柱多处非连续性骨折,是指脊柱发生多处椎体骨折,而至少有两处以上骨折的椎体之间间隔一个以上的正常椎体。此骨折不包括棘突、横突和骶骨的骨折。脊柱间隔性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没有足够地被人们认识和注意,故常常出现漏诊和延误治疗。我院在1990年12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并成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28例作为A组;选取同期确诊为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8例为B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8名作为C组。3组患者均在相同条件下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sCD40L及sP选择素水平。A组介入治疗过程中,导管鞘置入后鞘内取血4ml(术前动脉血),导丝、导管跨越狭窄或闭塞动脉后于其远段取血4ml(缺血部位术前动脉血),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后(缺血改善后)再于该部位取血4ml(缺血部位术后动脉血),于术后24h、7天分别取肘静脉血4ml,均测定sCD40L及sP选择素的水平。对A组于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1天分别测量踝肱指数(ABI)及TcPO_2以对比疗效。结果术前静脉血sCD40L、sP选择素水平,A组明显高于B、C组(P均0.01),B组明显高于C组(P均0.01),A组术后24h、7天静脉血sCD40L、sP选择素水平高于术前静脉血(P均0.01),而术后7天sCD40L、sP选择素水平明显低于术后24h(P均0.01)。A组术前静脉血与术前动脉血sCD40L、s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缺血部位术后、术前及介入治疗前动脉血sCD40L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缺血部位术前动脉血s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介入治疗前动脉血(P0.01)。3组术前静脉血sP选择素与sCD40L呈正相关(r=0.750,P0.01)。A组术后24h的ABI、TcPO_2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均0.01)。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sCD40L、s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表明血小板活化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形成的原因之一;下肢动脉介入治疗进一步促进血小板活化并加重炎症反应,可能是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当前医学研究生的压力来源,以及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研究生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五人格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08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样本在压力源组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压力源的5个维度均与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压力源与神经质型人格有着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外向性以及严谨性人格有着显著负相关(P0.01)。而且压力源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当前医学研究生承受了多方面的压力,在今后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需要提高重视,采取多元化措施合理进行疏解。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知识、知识管理、大学生知识管理相关涵义的阐述,提出了实施大学生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从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分类与存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知识的更新与创新4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知识管理的过程。针对在知识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即重视知识管理,挖掘、利用和共享隐性知识,提高知识的获取能力,促进知识创新和再利用,为知识经济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吲哚-3-甲醇(I3C)对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实验检测终浓度为0、50、100、150、200、300、500μmol/L的I3C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并计算I3C对SH-SY5Y细胞的半数致死浓度(IC50值),作为后续实验中I3C浓度设定的参考值.以IC50值为依据,SH-SY5Y细胞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30、60、90μmol/L的I3C(分别为A、B、C、D组),通过划痕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及细胞中LSD1 mRNA及LSD1、H3K4me1、H3K4me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I3C浓度的递增,SH-SY5Y细胞活力明显下降(F=1823.19,P<0.05),计算得出I3C作用SH-SY5Y细胞48 h的IC50值为121.00μmol/L;划痕实验结果显示,A~D组SH-SY5Y细胞的迁移能力随着I3C浓度的增高而明显下降(F=388.47,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8.86~33.43,P<0.05);RT-qPCR技术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结果显示,SH-SY5Y细胞中LS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随I3C浓度的增高而明显降低(F=27.67、522.41,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4.16~56.28,P<0.05),A~D组SH-SY5Y细胞中H3K4me1、H3K4me2蛋白相对表达量随着I3C浓度的增高逐渐升高(F=36.53、54.60,P<0.05).结论 I3C具有明显抑制SH-SY5Y细胞增殖与迁移的能力,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LSD1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