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 对象与方法 2002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病例中15例出现迟发性血气胸,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5~68岁。交通事故伤9例,坠落伤4例,其他伤2例。入院时GCS3~5分6例,6~8分7例,9~12分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10例,单根肋骨骨折3例,单纯胸壁软组织伤2例;合并肺挫伤4例,皮下气肿2例。伤后6h内首次胸部X-线检查均无血气胸征象,伤后2~11d确诊,其中第2次胸部X-线确诊10例、第3次胸部X-线诊断5例。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1例作为治疗组,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入院的同类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确诊后立即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泵入,持续10 d后改为尼莫地平片口服,疗程10 d.于入院时和第5、11、21天检测血浆内皮素-1,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伤侧大脑中动脉收缩峰流速(Vp),连续监测颅内压7d,伤后3个月随访记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及中、重度残为治疗有效,记录其意识恢复觉醒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21天死亡22例,存活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48.28%(14/29),对照组死亡30例,存活者血管病率发生率为83.33%(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P<0.05);两组治疗后伤侧大脑中动脉的Vp值(F分组=276.27,F时间=603.54,F交互=85.68)、血浆内皮素-1(F分组=281.16,F时间=608.32,F交互=87.45)和颅内压(F分组=326.58,F时间=78.63,F交互=27.39)均呈下降趋势(P均<0.05).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52.94%(27/51),对照组为31.25%(15/48),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P<0.05);治疗有效者觉醒时间分别为(20.7±6.5)、(27.8±7.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63.
重型脑外伤后二次致伤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脑外伤合并二次脑创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2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并发二次脑创伤高危因素情况人为分成A、B、C、D四组,采用GCS创伤分级标准于伤后1个月进行评定。比较各组患者病死率及治愈率。结果 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伤后并发高危因素越多,死残率越高。结论 高热、低氧血症、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等均属于二次脑创伤指标,直接参与了颅脑伤继发性病理损害,严重影响重型脑外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亚低温(33-35℃)的脑保护作用得到国内外实验的广泛支持.在治疗重型脑外伤、缺血性脑损伤及脑复苏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临床治疗中.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自1998年7月以来.我科应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5例.死亡21例.病死率20%.现将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5.
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尿崩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国内外大宗报道较少,治疗较为困难,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7年2月的23例病人诊治过程及疗效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重型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前后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重型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 5例经手术治疗后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 5例 )及常温对照组 (2 0例 ) ,亚低温组术后入NICU病房行亚低温治疗 ,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水平 ,并与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进行比较。 6个月后进行GOS预后评估。结果 亚低温组患者GCS评分、GOS预后评估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 3天和第 6天 ,血清IgM ,IgG ,IgA和补体C3值均下降 ,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治疗后第 2周 ,亚低温组IgM ,IgG ,C3水平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疗法对重型脑损伤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稳定和保护作用 ,并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7.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营养支持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营养支持方法。方法:46例重型颅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伤后3d内采用全肠外营养,3~10d采用肠内+肠外营养,逐渐过渡为全肠内营养,并适当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照组单纯采用肠内营养。伤后第7、14天晨抽血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7d内)单纯肠内营养难以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应采用肠外、肠内联合营养。  相似文献   
68.
现已证明Hp与消化化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慢性消化不良性胃炎等疾病有密切关系.彻底根除Hp感染可促进消化性溃疡及Hp相关性胃炎愈合,预防复发,逆转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病程,临床应用广泛.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短期有效且安全的Hp根治疗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高血压病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脂质 (LPO)的影响。方法  57例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 (2 9例 )及常温对照组 (2 8例 ) ,亚低温组入院或术后 6h入NICU病房行亚低温治疗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3、7天分别测定血清SOD、LPO含量变化 ,并与常温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OD、LPO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水平均上升 ,LPO水平均下降 ,治疗后第 3、7天 ,亚低温组血清SOD水平较常温对照组明显升高 ,LPO明显降低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亚低温组病死率 (1 3 8% )明显低于常温对照组 (32 1 % ) (P <0 .0 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生成 ,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对脑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起保护作用 ,明显改善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0.
经纤维支气管镜床边灌注治疗开颅术后严重肺部感染76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开颅术后严重肺部感染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76例开颅术后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床边应用便携式纤支镜行吸痰和灌洗术,同时取痰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结果 61例显效,15例有效,有效率达100%。痰菌培养76例,68例阳性,阳性率89.5%,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开颅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尽早经纤支镜灌洗吸痰,明确病原菌及指导抗生素选用,可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促进脑损害的康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