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8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背景:前期系列研究表明,核因子κBp65特异性小干涉RNA重组腺病毒可以在SD大鼠膝关节软骨和滑膜内抑制核因子κBp65的表达,降低核因子κB的转录活性,抑制关节内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目的:在大鼠关节内观察腺病毒介导的核因子κBp65特异性小干涉RNA对骨关节炎的抑制作用。方法:将3月龄雄性近交系SD大鼠分为4组,正常关节组只切开皮肤及关节腔后立即缝合切口。其余大鼠切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切除部分内侧半月板,诱导大鼠关节的骨关节炎。骨关节炎组造模后未作任何处理;空病毒注射组造模后两侧膝关节关节腔注射腺病毒空载体0.2mL;特异性小干涉RNA注射组造模后两侧膝关节关节腔注射携带核因子κBp65特异性小干涉RNA重组腺病毒0.2mL。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关节软骨相比,骨关节炎组和空病毒注射组关节软骨组织评分及滑膜组织评分显著增高(P〈0.01),特异性小干涉RNA注射组组织评分明显减低(P〈0.01),但未到正常关节软骨和滑膜水平(P〈0.01)。提示腺病毒介导的核因子κBp65特异性小干涉RNA可以抑制骨关节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Background In vitro chondrocyte expansion is a major challenge in cell-based therapy for human articular cartilage repair.Classical culture conditions usually use animal serum as a medium supplement,wh...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冲击波对兔管状骨骨膜及骨皮质的影响。方法:对正常新西兰大白兔的下肢胫骨部位应用不同频率的冲击波进行3天或7天冲击后,取材进行组织学HE染色,组织化学甲苯胺蓝染色,观察不同频率冲击波冲击对内、外骨膜和骨皮质影响的病理学过程。结果:正常胫骨经过不同频率冲击波冲击后均有外骨膜出血增厚,骨髓腔开放并纤维化,可见成骨样细胞增生;甲苯胺蓝染色未见成骨过程中有软骨形成,出现典型的骨膜成骨改变,7天组改变比3天组更明显,但是内骨膜无明显变化;较低频率的冲击波促进外骨膜增生及骨髓腔开放,纤维化的程度远较高频率冲击波明显。结论:不同频率冲击波作用于管状骨时主要是通过促进外骨膜生发层增生,骨髓腔开放,纤维化,骨皮质增厚来促进成骨,不经过软骨化骨的过程,而对内骨膜没有影响;不同频率冲击波促进成骨的能力与冲击波频率密切相关,高频冲击波不是促进成骨过程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64.
回顾性分析1998-10/2003-09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骨不连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27例,女5例,年龄15~58岁.首先清理骨折端组织,畅通骨髓腔,然后应用单臂外崮定架崮定骨折,固定3周后行自体骨髓移植,应用骨穿针在X射线透视下定位穿针.自髂后上棘抽取红骨髓注入骨不连部位,20~30 mL/次,共3次,每次间隔2周.另选1993-08/1998-09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骨不连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17~68岁.应用常规方法切开植骨内崮定治疗.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骨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复查时间分别为术后3,6,9,12个月.实验组32例患者中随访28例,骨不连愈合25例,愈合时间为3~9个月.对照组31例患者中随访27例,22例骨不连愈合,愈合时间为6~12月.在术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时,两组患者骨不连的愈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1例发生针道感染,经换药后痊愈;2例患者发生螺纹针松动现象,消毒后再扭紧即可;无固定架断裂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桡神经损伤1例,保守治疗恢复;骨髓穿刺及移植部位无感染、皮肤坏死和明显异位骨化发生.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钢板断裂,1例桡神经损伤.提示外固定架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与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骨不连相比,能加速骨不连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5.
关节镜下与切开松解治疗严重膝关节粘连的比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对治疗严重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作者自1992 年10 月~1998 年5 月,采用钝性探钩分离并结合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 治疗严重膝关节粘连25 例, 与同期切开治疗的22 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关节镜下组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55.68°, 改善为平均110.4°, 改善了54.7°(P< 0.01)。与切开组相比, 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均明显减少(P< 0.01), 并发症少(P< 0.05)且轻。结论 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是一个创伤小、适应证广、效果好、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6.
关节腔内注射裸露DNA治疗关节炎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节腔内注射裸露DNA,是实现关节内基因转移的一种最简便的方法,但其机制尚不了解。本实验利用差速离心法,提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细胞的非核膜蛋白,以大鼠肝细胞非核膜蛋白作为对照,应用32P标记的 DNA,进行 DNA膜蛋白结合实验。我们发现在滑膜细胞微粒体膜的抽提物中存在一种非核 DNA结合蛋白质,分子量约为83KDa,这种蛋白质能特异地与双链线状DNA结合,可能在关节滑膜介导的基因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7.
本文分两部分对微量元素锌在跟腱断裂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动物实验采用80只大白鼠为对象,按食物配方造成低锌、低蛋白补锌及手术后补锌的条件,观察跟腱断裂后愈合的状况,人体观察采用我所跟腱断裂手术的病例,观察血清锌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本实验结果表明在组织受创伤时,机体有调整体内锌分布的能力以保证组织愈合的需要。缺锌对跟腱修复有不良影响。机体在低蛋白状况时,单纯补锌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相似文献   
68.
用来自非洲Mseleni病人血清及居住疫区正常人和非疫区正常人血清,代替小牛血清,对兔和人关节软骨细胞培养,观察细胞分裂能力和合成硫酸粘多糖蛋白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虽用非洲血清细胞较易发生分裂,较难保持高分化状态,但未发现Mseleni病人血清与其他血清的明显不同,未能证实在Mseleni病人血清中存在损害关节软骨细胞的毒性物质。  相似文献   
69.
70.
骨关节炎的基因治疗现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骨关节炎的基因治疗现状和应用前景余家阔,于长隆,曲绵域北京医科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100083)1前言显微手术,器官、组织的移植或置换手术,关节镜、组织镜等微创手术的发展,给运动创伤和运动骨科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自从基因治疗技术从当初的只用于治疗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