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不同形状可取式覆膜支架封堵各类食管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本组共50例,其中外科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43例,食管化学灼伤后瘘7例。瘘口直径0.5~2cm。瘘口部位:食管-胃颈部吻合口瘘7例,食管-胃胸腔内吻合口瘘23例,食管-胃膈下吻合口瘘13例;食管化学灼伤后上段瘘2例,中段瘘3例,下段瘘2例。均在DSA透视下经口腔植入支架,依据残胃大小及瘘口位置,选定下端为大喇叭口径可取式覆膜支架,全覆硅胶膜长管状“Z”型支架或覆膜记忆合金网状长管状支架。结果50例患者共植入支架56枚。支架植入后分别于2、7、12、17、22、30d,口服碘水透视检查,所有病例均堵瘘成功,且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设计不同形状可取式覆膜支架封堵各类食管瘘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正>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um-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一个连续的生物学过程,可促进上皮细胞表型发生变化,以获得间充质细胞的表型特征[1];EMT在恶性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肿瘤细胞获得了一定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这也是肿瘤发生转移的前提和基础。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一个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EMT的诱导及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中起到关键作用。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及其受体CXCR3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胸水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0例健康正常者的外周血及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外周血和胸水,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胸水细胞中的CXCR3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及胸水中IP-10的浓度.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P-10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胸水中IP-10浓度较高,且患者胸水与患者外周血中IP-10水平具有正相关(r=0.572,P<0.0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中CXCR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胸水细胞中CXCR3的表达较高,且患者胸水细胞与外周血中CXCR3表达具有正相关(r=0.627,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中IP-10浓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R3的表达显著升高,提示IP-10及其受体CXCR3是参与结核性胸膜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免疫分子,可能与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大肠杆菌表达Hsp16.3,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设计引物,从H37Rv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片段Hsp16.3,pET28a-Hsp16.3质粒的构建、克隆和表达。对His-Hsp16.3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用纯化好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用ELISA检测抗血清中多抗的效价,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多克隆抗体的生物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ET28aHsp16.3在E.coli BL21(DE3)中成功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在His-Hsp16.3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0 000。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800,且特异性较好。结论成功的克隆、表达、纯化出His-Hsp16.3,并且成功制备了抗Hsp16.3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5.
吸痰是临床护士的一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在吸痰操作中,负压管接头如何放置才能既操作简便又能减少污染机会,是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原有的吸痰装置进行改进,此方法简便实用,经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9月-2009年9月,我们对心血管病141例进行社区干预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68例LE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中央型311例,混合型549例,周围型208例。足背静脉、股静脉穿刺造影,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进行机械性血栓抽吸,取栓后造影髂静脉存在严重狭窄(〉50%)或闭塞时则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残留血栓术后辅助溶栓治疗。随访评估患者腔内治疗的近期、中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I级65.45%,Ⅱ级25.75%,Ⅲ级8.05%,1V级0.75%;总有效率99.25%,不同分型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优76.06%,良16.41%,中6.28%,差1.25%;支架通畅率88.62%。结论LEDVT腔内治疗,能尽早清除深静脉主干血栓,迅速恢复血流,缩短病程,近、中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5、10、20、40、80、160μmol/L槲皮素处理SW48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反相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槲皮素对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诱导SW480细胞凋亡,且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40μmol/L槲皮素可明显抑制Bcl-2、C-myc mRNA的表达;处理48、72 h时40μmol/L槲皮素明显抑制Bcl-2、C-myc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SW480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槲皮素可能通过下调Bcl-2、C-myc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院对106例低钾血症患者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行高位灌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由于治疗的需要,常在输液过程中给予静脉注射药物,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常用的静脉注射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吸好药液,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注射药物.但若操作不慎, 注射器中的药液中可能存在玻璃碎屑、橡皮微粒或不溶性药物微粒,增加了输液反应的可能性;且头皮针在分离与连接时易混入空气需反复排气;静脉注射时需关闭调节阀,注射完毕需重新调节液体滴速.经过临床实践,我们对静脉注射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