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7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车星辰 《武当》2008,(4):48-48
在临床上,老年人的病理特点可以概括为标实本虚与虚实夹杂两大类。所以,用药原则也应补虚与祛邪并重,补中有开,开中有补,方为合法。补虚之药,多以培补脾肾之品为首选。  相似文献   
62.
鹧鸪天·太极推手推手那堪真屈伸,霎时隐现拨千斤。纯功不负双重债,浑然无迹打立根。随巧拙,任浮沉。动兮静  相似文献   
63.
车星辰 《精武》2009,(9):53-53
在山西祁县戴氏心意拳中,曾经秘密传承着一项内功绝技——“提腰托带”。后来,此内功在戴氏心意门中不幸失传,沦为绝响。过去的一些武术前辈,还有好多人知道这个功法。时至今日,能知道“提腰托带”的人已寥寥无几。前几天在网上见有人问询此功法,但无一知晓者。  相似文献   
64.
形意拳自清末"神拳"李能然(李洛能)在晋冀两地广传后,便分为山西、河北两大派系。山西派以车毅斋、宋世荣、宋世德为代表;河北派以郭云深、刘奇兰、白西园为代表。在山西派形意拳中,宋世荣、宋世德所创传的"宋氏形意拳",以其内功精深、发劲独特、盘根冲空的独特魅力而雄秀拳界,享誉武林。宋世荣、宋世德昆仲为"宋氏形意拳"的开派宗师,即武界所称老  相似文献   
65.
车星辰 《武当》2009,(5):36-36
我国传统武术,虽然拳种繁多,风格各异,但在练习方法上却始终未能脱开“刚柔”二字,无非有些拳种练习时先从求柔入手,最后由柔入刚,积柔成刚;有些拳种练习时先从求刚入手,最后由刚入柔,积刚成柔。从练功效果上看,积柔成刚与积刚成柔似乎等效。那么,从练功效率来看,到底由柔入刚易呢?还是由刚入柔易?  相似文献   
66.
车星辰 《精武》2009,(5):24-25
近渎张景岩先生《静海的合一通背拳——由车星辰先生〈我所接触到的几支合一通背拳〉一义谈起》(以下简称张文)之宏论,令人哑然失笑,同时也为张先生的胸襟气度感到担忧和无奈。  相似文献   
67.
车星辰 《精武》2009,(9):68-69
我国民间传统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门派林立,拳种繁多,是华夏先祖的智慧结晶,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独特隽永的人文精神,堪称世界之最。但是,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民间传统武术亦不例外。当我们陶醉在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中时,是否发现它在传承中根深蒂固的太多瑕疵?  相似文献   
68.
车星辰 《精武》2009,(3):56-57
太极拳.向来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中的独特瑰宝,共至被视为中国武术的象征与代表尤其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代,太极拳运动更足蓬勃发展,传遍海内外。随着太极拳的这种运动大潮.我同也棚继涌现出一批批的“太极大师”、“太极掌门”与“太极传人”。令人吃惊与不解的是,现在居然又冒出些“太极拳特级大师”来,真不知这“特级大师”是“特级”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69.
车星辰 《精武》2009,(8):26-26
霍元甲(1869~1909年),字俊卿,天津静海小南河人,出身镖门,家传迷踪艺(即秘宗拳,亦称燕青拳),是我国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霍元甲》影片的不断涌现,这位被艺术化了的武术大师遂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而被国人顶礼膜拜。其实,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是人不是神,他只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普通爱国武术家而已,其真实短暂的一生,绝非影视剧中渲染夸张的那样尽善尽美。对此,史料有详实记载,我们切莫将“戏说”混同于“史说”而认假为真,以讹传讹。因此文主旨在于陈述霍元甲与李瑞东的比武过程,故不予离题赘述霍李二人的武术历程与生平传略。  相似文献   
70.
由于传授保守与历史因素导致少林寺的几度废兴,真正的原传少林拳今日已难得一见。目前寺内寺外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少林拳,其实只是流行于中原地区的各种民间土拳而已,与真正意义上的少林拳风马牛不相及也。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我中华民族不知有多少文化瑰宝被无情的现实所吞噬和湮没。万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