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文化教育   25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反应时可以反映反应速度的快慢,它取决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反射弧传递,直至引起效应器开始兴奋所需的时间,又叫反应潜伏期。其中,以在大脑皮层内所产生的延搁时间最长,所以反映时与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和灵活性有密切关系,它可以作为训练程度和项目特点的一项重要生理指标。神经类型可以反应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它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目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物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把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及时把最新的生物成果传授给学;这样,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人生、关心人类生存的环境、关心生物科技的进步,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用、能用,从而提高其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疑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边阅读边思考也有利于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结合陈旧的历史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中学生的思想况状,论述了思想素质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以具体讲授内容为例,对如何实施进行了有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张秀芳 《快乐阅读》2011,(11):80-81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营造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语文课堂,是我们必须深思和面对的一个问题。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在理性思考、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优化组合,精当选用教学策略,让语文课堂充满生趣。一、激发表达欲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小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他们都希望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课堂展示已成为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来看,这种学习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调整和改进的建议,使课堂展示能更有效地推动学生个人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历程,体育在这一时期也面临新的转型。群众体育朝体育休闲的方向发展是符合我国的现状,有利于人民与社会进步的一种发展方式。研究以休闲为基础,认识体育休闲,论述体育休闲:健康性、自然性、实践性、愉悦性、超越性、价值性六种属性,从“自然发展状态的构建”、“和谐社会氛围的营造”、“美好生活方式的建立”、“文化价值品味的呈现”四个方面阐述体育休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价值,旨在对我国体育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活消费与房屋住宅,成为目前广大中低层收入职工议论和关切的两个突出问题。如何恰当的解决这两个问题,进一步调动这些职工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FRBR的主要内容基础上.对在编目工作中实现FRBR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学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理论和思想上的成熟程度,也从中折射出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并给予我们重要启示:学风正,则事业兴;学风不正,则事业受挫;我们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