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文化教育   11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体育社会学》设课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洪潭 《体育与科学》1998,19(6):1-8,25
在对体育社会性学科的现状有所惊觉及反省的基础上从分辨几个相关术语、阐明设课主要用意、比照择取课业论域以及洞察两大方法体系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开设体育社会学课的前提性问题,尤其对体育社会学的研习模式有所评议和鉴戒。  相似文献   
62.
认为集体项目评定最佳选手是不合理的,足球赛冠军的产生过程很可疑,足球运动的致胜主导因素是战能而非技能或体能,足球运动的蛮性与人类进化的性质有同构性,中国足球与日韩足球的根本差距在于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63.
“杨殷争辩”的思考:中国体育该往何处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亚运会期间,新华社记者杨明的系列文章,引发了亚运代表团副团长殷宝林的直接回应,随后魏纪中、黄健翔等人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各路媒体热议的"杨殷争辩",这场辩论的焦点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问题。作为一份重视学术品位,追踪学术前沿,反映体育动态的刊物,我们邀约了6位老中青嘉宾参与《"杨殷争辩"的思考:中国体育该往何处走》的笔谈。诸位嘉宾对"杨殷争辩"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可谓见仁见智,究竟未来中国体育的走向如何,相信读者在品读6篇精妙的笔谈后,自然能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64.
运动训练原理新知简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张洪潭 《体育与科学》2001,22(3):40-43,46
直白地阐释了原理、原则、规律之间的关系,简要地论述了三条通项训练原理、二条体能训练原理、三条技能训练原理和四条战能训练原理。  相似文献   
65.
体育之理论结构新解(续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既往研究成果,对体育概念和体育起源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判断,为体育理论的改造重建再做哲学思辨,简述体育操作理论的构成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66.
体育的概念、术语、定义之解说立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体育概念的属性是人的肢体活动,其种差是强化体能和非生产性。体育一词本身就是最具涵盖性且最适宜的专用术语,而身体教育一词则是蹩脚的汉语。体育的定义应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  相似文献   
67.
根据技术健身论的思想,提出选编教材的两大原则:以运动技术为主和可测类技术为主;并对中学体育课程的基本教材,辅助教材等的增删取舍作了详尽地阐述。  相似文献   
68.
体育课的主旨是知识传承,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教学方法不能预先给定,大体育课是更符合学科特点的理想课形。  相似文献   
69.
体育的追求与健康的退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追求强化体能。健康退守动态平衡。身体健康须在体育之路上后退一步,心理健康须在身体健康上再退一步。健康重在自我养护,体育可以对身体不适做出某些调整。  相似文献   
70.
体育教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技术健身论的观点,审视我国体育教学考核系统,发现考核的范围、形式、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教学考核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