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科学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An extractive process is established for platinum metals by reduction roasting,flotation, magnetic separation, heavy liquid eentrifugation, and other experiments. Six alloys (Os-Fe-Cr-Ni, Os-Cn-Fe-Ni-Pt, Rh-Cr, Ti-Cu-Ni-Fe-Pt, Cu-Fe-Ni-Pt, and Os-Cu-Fe-Ni-Pt)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Ieached residue. This resuIt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platinum metals in the leached residue tend to form alloys eith base metals. In many eases these alloys are enclosed by iron hydroxide and mative sulfur.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issociate the alloys as well as their enclosing material in order to extract the platinum group. The experiments also demonstrate the mobility of Os, Pt, and Rh during the process of ore dressing and smelting.  相似文献   
33.
陈康传 《地球化学》1980,(3):289-295
多年来,我们从工作中所接触到的铂族矿物,主要伴生在硫化铜镍矿床、含铂铬铁矿床和含铂砂矿床中。  相似文献   
34.
传统的U-Net卷积神经网络大多存在深层网络梯度消失的问题。本文在U-Net卷积神经网络中加入残差模块,提出了一种改进U-Net卷积神经网络。残差模块保证了U-Net卷积神经网络在误差反向传播过程中梯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梯度消失的问题。最后将改进U-Net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实际储层预测中,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U-Net卷积神经网络在岩性识别以及“甜点”预测上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正> 浮选方法是现代矿物分离中应用得比较广泛而义先进的工艺。可是,人们应用浮选方法分离矿物时,往往单纯地考虑矿物的表面性质,很少注意到它的内在联系。因此,对同类矿石的选别不能达到同样好的效果。晶体化学则是研究晶体的化学组成,内部结  相似文献   
36.
陈康 《地质论评》1944,9(Z3):281-286
粤省泥盆纪地层,自来所报告者,有所谓肓子峡系(冯景兰朱(卤羽)声调查),鼎湖山系(徐瑞麟蒋溶调查),莲花山系(徐蒋调查)东岗岭系(王镇屏调查),均认为与广西之金竹垇砂岩  相似文献   
37.
莫柱孙  刘连捷  陈康 《地质论评》1943,8(Z1):159-160
砖头坳位于乐昌县九峰乡东北六公里,为湘粤间交通孔道,惟山势险阻,行旅甚难。砖头(土幻)附近大都分为斑状花岗岩之露头,地层则仅有二种:一为前泥盆纪之千枚岩系,为各色千枚岩,绿色片岩及灰白  相似文献   
38.
梁瀚  唐浩  冉崎  陈康  马兵山  黄天俊  邬光辉 《地质学报》2023,97(8):2609-2620
近期研究发现四川克拉通盆地内存在大型走滑断裂带,是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新领域,走滑断裂的分布与成因对油气目标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三维结合二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分析走滑断裂的分布与成因类型,并探讨走滑断裂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川中三维地震工区发育北西向走向为主的大型板内走滑断裂系统;走滑断裂呈雁列、斜列的不连续的带状分布,断裂发育成熟度低,具有断裂样式的多样性与分层分布的差异性;四川盆地存在川中克拉通内走滑断层、川东南帚状走滑构造、川东调节走滑带、川东北楔入走滑带、川西北斜向冲断走滑带等5个地区发育5种类型走滑断裂带;走滑断裂形成于震旦系灯影组沉积晚期,受控于原特提斯洋俯冲背景下的斜向伸展作用,基底北西向先存断裂构造复活,形成了调节斜向伸展裂陷槽的川中板内走滑断裂系统。结果揭示克拉通盆地可能发育大型的板内走滑断裂系统,不同于常规的板缘与板内调节走滑断裂系统。  相似文献   
39.
40.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取得了丰硕成果。依据全球海平面变化,结合钻井及地震资料,将顺北地区奥陶系下统—中统碳酸盐岩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总结了每个层序界面及层序内部特征,提出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三种层序模式——海侵、高位与低位模式,并分析其控制因素。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储集空间显示为大型岩溶洞穴,位于三级层序界面之下的蓬莱坝组岩心与薄片具明显的溶蚀孔洞特征,反映了低位期岩溶与高位期岩溶对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顺北地区地表水无法通过断裂从上穿过约800 m的奥陶系上统泥岩段,进入中下统碳酸盐岩储层,因此塔河地区“断溶体”理论并不适用于顺北地区,三级层序界面控制的岩溶作用是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