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1.
广东省数字强震动台网建设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广东省在“十五”期间要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数字强震动台网。目前,强震动台网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基建工作和一部分的仪器安装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强震动台网既满足《强震观测规范》的要求,同时又有创新之处。本文从台网的布局、观测环境、技术系统等几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强震动台网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2.
宽频带地震计的安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地震噪声的一些特点、环境因素影响宽频带地震计产生噪声的机制,并针对这些特点介绍了安装宽频带地震计的一些隔热保护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从检验系统安装与运行状况的角度,介绍了地震计的标定和台站噪声检测问题,列举了作者在宽频带测震台站建设中的工作实例.  相似文献   
13.
地震仪灵敏度参数的精度直接决定了地动量记录恢复的准确度.在中国国家地震台网的四个台站布设了多套参考地震仪,分别用地震事件和地脉动噪声作为信号源,用相关分析方法计算了在线地震仪相对于参考地震仪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地震事件和地脉动噪声在垂直、南北、东西三个分量均可稳定获取在线地震仪灵敏度的可靠估计,并且两种方法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对于无法中断观测的在线地震仪而言,本文提出的利用地脉动噪声相关分析估计仪器灵敏度是一个有效方法.在测试的四个台站中,蒙城台和九江台两个台站部分分量灵敏度误差超过3%,其中蒙城台的垂直向和南北向误差将近 10%.分析结果表明,对中国国家地震台网地震仪的灵敏度进行普查非常有必要,这项工作对提高我国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章惠芳  谢剑波 《地震地质》1993,15(3):277-284
用一种新的折射解释法——广义互换法(GRM),对江苏HQ-13线P_g波资料进行了解释。GRM法打破了传统的解释程序,先用计算机处理,后解释,其结果既客观又省时,不但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而且经钻井资料证明它的解比T_oT_p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15.
南海东北部海陆联测地震数据处理及初步结果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为开展南海东北部海陆过渡带和滨海断裂带横向深部结构研究,利用陆上流动地震台记录与海上气枪放炮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在广东汕头沿海进行了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详细介绍了该次海陆联测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与流程,并针对海陆联测地震数据和常用地震软件编写了3个格式转换程序。应用这3个程序和SAC、SU等地震软件得到了初步的数据处理结果。在南澳台和新塘台的单台地震记录剖面中可以清晰地识别出多种震相,得到许多有用的地震信息,证明海陆联测的野外工作和第1阶段的数据处理工作是成功的,为下一步地壳深部结构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使用了一种图形编程语言进行数据解码和仿真研究,阐述了用该语言实现EDAS-C24型数字测震仪实时数据流的解码过程,提出了在G语言下利用数字滤波器逼近模拟积分器及模拟微分器响应实现对解码数据实时仿真的方法,并通过设定频带宽度,比较了设计的补偿滤波响应和实际的幅频响应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设定的频带内,补偿滤波响应和实际的幅频响应是一致的,仿真的精度是理想的,成果已经在广东省地震科普馆的地震互动区部署运行,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数字地震台站的配电单元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广东数字遥测台网的建设过程中,开发了一套具有串口监控自动重启作用的数字化地震台站配电单元系统。介绍了该配电单元系统的原理和功能。着重介绍了交流隔离、稳定可靠和简单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精度测试的需要,采用特定电路将普通参考时钟源输出的分脉冲信号扩展至占空比为50%,再利用扩展后的分脉冲信号在室温、低温恒温及高温恒温环境中对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精度进行测试,研究环境温度对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精度及漂移趋势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0.5 h内发生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概率统计的甚宽频带地震计自噪声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连续1000hr的数据计算甚宽频带地震计自噪声,应用概率统计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分别以单小时结果众值、单频点概率统计及分频带概率统计等3种表达方式对分析结果进行展示。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第1种方式便于异常结果溯源,但无法获取自噪声非均匀分布特征;第2种方式可以获取固定频点上自噪声水平非均匀分布的详细特征,但高概率值呈现条带分布,没有明显量级差异;第3种方式得到了对应于中心频点的且具有量级差异的高概率值,为地震计自噪声的数学数值建模提供了支持。在异常数据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异常结果在后2种方式中得不到体现。  相似文献   
20.
GPRS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简单介绍了GPRS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研发背景,对GPRS业务做了一定的阐述,着重介绍了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网络结构、功能特点和系统组成。本系统在台站端采用嵌入式模块作为数据传输与控制终端,在台网数据中心采用C/C 、PHP和MySQL数据库技术组合开发,利用WindowsSockets的网络通信模式,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socket连接,建立传输控制链路。系统具有强震事件准实时传输、连续波形实时传输、事件短消息通知、反向控制与数据监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等功能。GPRS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自2005年6月测试运行以来,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一系统将被应用于“十五”广东省数字强震动台网数据传输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