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科学   47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王宪  李文权 《台湾海峡》1993,12(2):124-129
本文根据现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叶缘素a 的测定值,以及海水光强度的衰减变化,计算了海水消光系数,推导了福建东山湾、罗源湾、厦门西港和闽南-台湾浅滩海域海水消光系数与透明度的经验关系式;讨论了悬浮颗粒对不同深度下浮游植物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近岸海域光学参数的差异主要在于悬浮物质的贡献;不同季节,生物活动对光学参数也有所影响。最大光合作用速率一般出现在光衰减为10%~30%,频率分布因子为70%~80%。  相似文献   
12.
洗涤剂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海洋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洗涤剂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用量日趋增大。藻类是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的洗涤剂首先对藻类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3.
大亚湾大鹏澳水体石油烃含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该水体中石油烃及各种环境因子DO、COD、BOD5、DIP、DIN、Chl-a含量的测定结果,描述了石油烃的分布特征讨论了环境因子和石油烃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油烃的含量在海域中呈现出由湾内向湾外逐渐降低的趋势,且环境因子和石油烃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宪  李文权 《台湾海峡》1992,11(2):155-160
本工作采用~(14)C示踪法,于1987~1989年现场测定了罗源湾和闵南-台湾浅滩渔场浮游植物碳同化速率。结合叶绿素和细胞含碳量的测定,描述了浮游植物光合参数的季节变化,探讨温度对同化系数和碳比积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源湾碳比积累速率平均为0.64d~(-1),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碳比积累速率平均为0.85d~(-1),这反映了两个海区初级生产力的差别。温度对碳比积累速率的影响可以采用Goldman和Carpenter的模式来描述。  相似文献   
15.
大亚湾颗粒有机物生化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亚湾海域颗粒有机物(POM)的生化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场采样调查分别于1995年5月和11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对POM生化组成有很大的影响。核电站的运作使大亚湾海域有局部升温现象,温度升高,使经类含量升高。蛋白持含量受无机氮盐含量影响显著,由于大亚湾POM中蛋白质的含量不高,而且大亚湾水域呈贫氮特征,适当增加有该海区无机氮的含量对于提高大亚湾POM的生物营养性具有现实意  相似文献   
16.
厦门海沧沿岸水域初级生产力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4-1995年,对厦门海沧沿岸水域初级生产力进行4个季节调查。该水域初级生产力全年平均为194.6mgC·(m2·d)-1,呈双峰型的季节变化。与九龙江口相比,厦门西港年平均初级生产力略高,这与其叶绿素α含量较高有关。九龙江口的初级生产力受海水盐度影响较大,在不同季节均呈现沿径流方向递增的趋势。海沧沿岸水域氮磷浓度比值较高,其初级生产力受水域磷含量不足所限制。  相似文献   
17.
对厦门港浮游植物优势种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 socialis)采用~(14)C同位素示踪和显微镜细胞计数对照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对海藻生长的影响,分析了聚生角毛藻生长过程中各种形态磷的相互转化。不同氮磷比值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验表明:N/P比值在4-30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较高,最佳N/P为16:1。  相似文献   
18.
养殖池底泥中好氧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宪  李文权 《台湾海峡》1998,17(4):451-455
本文采用ATP含量作为微生物活性的指示,根据其降解指数,定性地描述了养殖池底底泥中的好氧生物对LAS的降解性,直接测定了体系中LAS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了降解过程动力学分析,同时依据自养指数对体系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Biosorption by Two Macroalga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thermodynamic process of two macroalgae, Sargassum fusiforme and Lamin aria japonica, absorbing heavy, metal ions Cu^2 , Pb^2 , Cd^2 and Ni^2 . has been studi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absorption isotherms of these two macroalgae clearly accord with the Landmuir adsorption model. The absorptive processes of S. fusiforme and L. japonica for Cu^2 are endothermal, and at 35℃, the adsorption heat of these two algae is 59.5kJ/mol and 76.8 kJ/mol respectively. Temperature could affect the algae‘s adsorption capacity. Their adsorption capacity increases with temperature (25℃ and 35℃).  相似文献   
20.
The. rates of glucose uptake by some species of plankton were determined by 3H-glucose tracer metho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bserved glucose uptake at natural sea water concentrations by 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 and Brachionus plicatilis was principally a metabolic process fitted with the 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in the range of adaptive temperatures. Heterotrophic uptake by 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 was mainly dependent on diffusion at high glucose levels. The uptake by Brachionus plicatilis showed active transport even at high glucose levels, indicating its high heterotrophic activity. The uptake rate by Anemia salina was lower, and its Vm/K ratio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wo species of plankt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