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0篇
地球科学   2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湖北省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湖北省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实现国家湿地公园科学有效的管理,根据湖北省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现状,采用专家咨询法、频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了包括湿地生态系统、湿地资源、湿地环境、湿地价值、管理基础、建设情况和附加分7类24个评估指标组成的湖北省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体系,并给出了每个因子的权重、赋值范围以及具体的定量化评估方法。运用该评估体系,对湖北省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漳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试评估。结果表明,该评估体系能够科学地反映湖北省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中的不足,区分国家湿地公园的层次与建设情况,可以用来指导湖北省国家湿地公园的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102.
浙江上虞横塘铜钼矿是燕山期岩浆侵入中元古界片麻岩中成矿的,以往勘查显示其为一低品位小型斑岩型矿床,铜(钼)矿化呈细脉状、网脉状、薄膜状赋存于蚀变片麻岩中。在近年的地质勘查工作中,分析了成矿地质特征,重新评价了该区的找矿潜力,认为已知低品位矿体可能是典型斑岩铜钼矿床的浅部矿体,其深边部的找矿潜力较大,通过新一轮隐盲矿体勘查工作很有希望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的建设也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起来。数据库的建设是对全国土地"一张图"工程的完善,也是土地管理工作动态管理的基础。本文以县、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为例,总结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数据库的建设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数据准确度要高。县乡级数据库的建设立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际用地需求,对今后土地管理有着制约性和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滨海沉积软土中旁压试验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汪稔  孟庆山 《岩土力学》2011,32(Z1):275-279
运用旁压仪在长江入海口进行原位试验,获得了旁压试验各参数的变化规律。旁压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压力P0与土层随深度而线性增加;而临塑压力Pf、极限压力Pl 和旁压模量Em等试验参数受到土层性质影响十分显著,各参数在土层中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总体趋势为:淤泥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黏质粉土<粉砂;但同一土层中,各试验参数随深度呈线性增大。旁压试验在确定侧向基床反力系数Kh时土体处于似弹性阶段,水平变形约5~8 mm,同时受到排水条件的影响,导致计算的Kh值与规范参考值存在一定差异,在使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105.
杨超  汪稔  孟庆山 《岩土力学》2012,33(Z1):105-111
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运用于三轴剪切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粒间水膜厚度对土的蠕变有很大的影响,不排水时,试样土颗粒间水膜保持不变,土的黏滞系数基本为一定值,土的流变变形较大;排水时,随着水的排出土体发生固结硬化,土颗粒间水膜变薄,土的密度增大,黏滞性增强,流变变形较小。在排水条件下,加载瞬间孔隙水压力会持续上升产生Manadei-Cryer效应,整个过程历时约10 min。随着偏应力水平的增加,试样发生鼓胀变形,进而形成剪切面发生剪切破坏;受排水路径的影响,剪切面通常位于试样偏下部位。对比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和试样排水体积换算法在获得剪切应变时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试样变形的不均匀会导致排水体积换算法在计算剪切应变时产生较大误差;Singh-Mitchell模型很好地描述土的剪切流变特性,确定参数时两种方法得到的参数相差不大,偏应力水平较低时可采用排水量换算法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06.
基于T/2分数间隔的SEI双模式盲均衡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CEP/NCAR 1°×1°最后分析资料(final analysis,FNL)计算“圣帕”台风螺旋度,探讨各垂直层上水平螺旋度与强降水时间演变的关系、水平螺旋度与强降水落区的关系以及垂直螺旋度时间演变与强降水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700 hPa螺旋度最能反映强降水时间演变,正螺旋度大值中心附近与暴雨落区一致,同区域内螺旋度中心值的强弱与该区域内降水的强弱关系密切;若垂直方向上高低层的螺旋度同时由负值转为正值,则强降水发生,反之降水减弱、停止;对于预报台风强降水时效,水平螺旋度远比垂直螺旋度、散度、垂直速度具有更多有效预报时间;对于预报台风强降水落区,垂直螺旋度比水平螺旋度更具有优势,若能利用垂直螺旋度对水平螺旋度预报强降水作出订正可能将有助于提高台风强降水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7.
尖晶石型CoAl2O4纳米粉体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铝酸钴(CoAl2O4)是目前世界上最耐候、耐光、耐热、耐化学品的尖晶石型钴蓝颜料,为了解决传统钴蓝制备方法存在的能耗高、产品粒径分布不均匀、易团聚等问题,尝试采用柠檬酸盐凝胶法合成了尖晶石型CoAl2O4纳米粉体,对样品进行了TG-DSC、XRD、SEM等分析,考察了前驱体凝胶的热分解过程,以及煅烧温度对CoAl204晶化程度和粒度的影响.确定了钴蓝最佳合成条件为:n(Co^2 )/n(Al^3 )=1:3,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为1:1,pH值约为6.5,煅烧温度为800℃.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盐凝胶法成功合成了平均粒径为60nm,粒度分布均匀的尖晶石型CoAl2O4纳米粉体,该法具有合成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8.
根据相似理论,设计了3组不同厚度条件下溶洞顶板破坏模式的大比例模型试验,得到了顶板和基桩的荷载-位移曲线、顶板底部的极限应变曲线和不同厚度条件下溶洞顶板的破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溶洞顶板厚度为1d,2d时,发生冲切破坏,冲切体为圆台;当溶洞顶板厚度为3d时,顶板则以弯拉破坏为主,无冲切体产生。在荷载-位移曲线中,线性阶段转变为非线性阶段的临界点约为极限承载力的一半。最后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获得溶洞顶板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本文试验成果是基于工程最不利情况得出的,可供岩溶区基桩初步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王艺云  唐菊兴  宋扬  林彬  杨超  王勤  高轲  丁帅 《地球学报》2017,38(5):627-637
西藏铁格隆南矿床位于多龙矿集区北侧,是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发现的首例与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本文在矿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铁格隆南矿床中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了S、Pb同位素分析,探讨成矿物质来源。铁格隆南矿床硫化物及硫盐矿物的δ~(34)S值在–9.8‰~6.8‰之间,平均为–1.8‰,其频率直方图具有"塔式"分布特征,总体体现出地幔岩浆硫特征,但已受到少数地壳硫的混染。矿石(~(206)Pb/~(204)Pb=17.959~18.653,~(207)Pb/~(204)Pb=15.606~15.707,~(208)Pb/~(204)Pb=37.926~39.007)与含矿花岗闪长斑岩(~(206)Pb/~(204)Pb=18.527~18.681,~(207)Pb/~(204)Pb=15.564~15.632,~(208)Pb/~(204)Pb=38.697~38.724)以及安山岩(~(206)Pb/~(204)Pb=18.543~18.572,~(207)Pb/~(204)Pb=15.529~15.538,~(208)Pb/~(204)Pb=38.654~38.672)的初始铅组成基本一致,表明三者具有相同的来源;结合铅构造模式图及其源区判别图分析,矿床的铅主要为和岩浆作用有关的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的俯冲带铅。铁格隆南Cu(Au、Ag)矿床的S、Pb同位素组成共同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这种岩浆可能主要起源于班公湖—怒江洋盆俯冲板片部分熔融与地幔物质混熔,并受到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斑岩成矿系统理论及矿床成矿系列的"缺位理论"指示,多龙矿集区西南部可能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隐爆角砾成矿系统,同时北东部有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0.
藏南扎西康Sb-Pb-Zn-Ag矿床Sm-Nd、Rb-Sr成矿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田  丁帅  郑文宝  林彬  杨超 《矿床地质》2019,38(6):1336-1346
由于成矿作用的多期性与复杂性,如何精确获取铅锌矿床成矿年龄一直是成矿年代学研究的难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矿物提纯技术及分析测试手段不断完善,基于Sm-Nd及Rb-Sr体系测定热液矿物年龄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定年方法。通过测定西藏南部扎西康超大型Sb-Pb-Zn-Ag矿床中热液成因菱锰矿Sm-Nd与黄铁矿Rb-Sr同位素组成,获得菱锰矿和黄铁矿对应等时线年龄分别为(99.1±0.9)Ma和(98.0±1.8)Ma,记录了一次重要的热液成矿事件。此外,菱锰矿初始143Nd/144Nd值在0.512 301~0.512 849之间,经99 Ma球粒陨石CHUR计算出εNd值在-6.573 84~4.115 965之间,黄铁矿87Sr/86Sr值在0.714 021~0.719 708之间。这2种矿物均具有盆地流体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前人对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特征的研究,笔者认为:扎西康矿床主成矿期形成于印度板块向北偏移过程中产生的张性构造系中,矿床属于盆地构造环境控制的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