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球科学   1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区发育2套海相构造层,以下志留统高家边组泥岩滑脱带为界可划分为海相上构造层和海相下构造层。海相上构造层构造相对较复杂,以冲断结构为主,褶皱及叠瓦状逆冲断裂发育。对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区多道地震资料进行处理解释表明,中部隆起区广泛发育海相上构造层,平面上总体表现为自西向东厚度呈厚—薄—厚的沉积格局。断裂系统发育,以近EW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NE向断裂,NW向断裂则较为零星。构造应力以挤压和走滑为主,主要发育挤压、压扭和张扭3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112.
A case is reported, during which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hereafter, SHWP in abbreviation)shifted northwestward and met-yu at Chaniiang River valley ended. Several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SHWP activity influenced by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monsoon area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stat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is check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nhancement of positiv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will motivate a wave-like series of anomaly centers, which propagate northeastward from the maximum heating center.so that a strong positive potential height anomaly center will set up from North China to Japan at Day 3 result in the enhancement of SHWP. 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 upon SHWP by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monsoonarea with that over ITCZ area south to SHWP is also carried ou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monsoon area tends to favor SHWP northward movement while the heating over ITCZ area tends to thvor SHWP westward stretching. As for the time to begin to influence on SHWP,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monsoon areafavors the enhancement of SHWP atter Day 3 while that over ITCZ south to SHWP effects after Day 5.  相似文献   
113.
墨西哥湾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墨西哥湾盆地新生代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分析认为,由于受古新世和早始新世的拉腊米构造运动的影响,墨西哥湾盆地新生代沉积时大量陆源碎屑不断进入盆地,使其海岸线、陆架和陆架边缘在新生代期间不断向盆地方向迁移,最终在陆棚处沉积巨厚的河流—三角洲沉积物;沉积中心的迁移控制了该区油气田的分布,而三角洲相控制了新生界油气富集,另外深水河道砂体、浊积扇砂体等是油气富集的重要相带。  相似文献   
114.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油气地球化学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的装置、技术原理以及技术特点,归纳了与吸附丝技术的不同之处,通过对该技术在烷烃、苯系物、酚、多环芳烃等油气相关有机物检测中应用的综述,初步探讨了SPME技术在油气地球化学探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5.
井中油气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具有快速、及时、准确的特点,且操作性强,便于现场随钻实施,同时,能有效地解决近地表化探较难回答的生、储、盖及烃类垂向渗漏等问题,使油气化探工作从近地表研究油气渗漏“痕迹”和晕圈异常进而预测目的层在平面上的位置转向直接对目的层进行研究和预测。井中油气地球化学技术可适用于油气储层的预测、有机质类型及沉积环境判别、有机质成熟度的判别、烃源岩识别与评价、油气源对比,以及垂向微运移验证等方面。这一技术在陆地和海上油气钻探中,对于砂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碎屑岩储层等各类储层的油气预测、含油气属性判别及储层油气质量评价都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6.
对取自浙江近岸浅海海域的5个沉积岩心进行了210Pb放射性活度、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含量测试,探讨了沉积速率的横向变化、化学元素的垂向分布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浙江近岸浅海沉积速率为1.19~0.91cm/a,存在自北向南逐渐减小的规律,并受当地入海河流的影响;元素的含量在垂向上由深到浅呈现轻微的上升趋势,呈高-低-高-低或低-高-低-高波动式循环变化;As、Cd、Hg、Cr、Cu、Pb和Zn等7个重点评价元素中,环境背景值普遍较高,Cr、Cu的背景值在海洋沉积物质量国家-类标准的最高限值附近。  相似文献   
117.
选取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气候预测系统(CFS)第二版预测的南大洋(40oS—80oS)夏季海温、海洋性大陆地区(100oE—130oE,10oN—15oS)春季海温以及南半球热带外(20oS—90oS)春季海平面气压3个预测因子,利用奇异值分析的方法提取相关信息,采用回归模型对南极夏季海冰场进行预测。从该模式对1983—2018年南极夏季海冰密集度异常值的回报效果看,模型的预测技巧较CFS原始预测有显著的提高。对单格点上预测与实测的时间相关系数提高到0.76;从交叉检验的结果来看,预测技巧较CFS同样有显著提高;从对南极海冰范围的预测来看,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明显优于CFS原始预测和持续性预测。这些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