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科学   6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西天山海西中期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西中期花岗岩是西天山加里东褶皱带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岩浆活动。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该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认为海西中期花岗岩以I型为主,S型次之,在空间上成对分布,花岗岩浆起源于地壳;海西中期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孤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1:5万呼鲁斯太幅区调研究,对贺兰山群变质杂岩中的早元古代花岗岩体进行组构分析.并探讨其岩体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东天山红柳河地区2个花岗岩类岩体进行了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年龄表明,红柳河北闪长岩体(441.4±1.6Ma)和前进工区花岗岩体(440.9±3.1Ma)形成于晚加里东期.这两个花岗岩类岩体的形成不仅证实了东天山存在着晚加里东期岩浆活动,而且其形成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大洋板块向塔里木板块俯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海西早期花岗岩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同位素等方面的详细论述,探讨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和岩浆起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花岗岩的形成环境。笔者认为海西早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以Ⅰ型花岗岩为主,岩浆起源于上地壳下部;花岗岩是在中泥盆世晚期准噶尔板块向南与伊犁板块挤压碰撞时,在博罗科努加里东褶皱带上形成的同构造碰撞期花岗岩。  相似文献   
15.
对北秦岭2个最大的S, I型花岗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和相关地球化学研究. 漂池S型花岗岩锆石SIMS年龄为(495 ± 6) Ma, eNd(t)= -8.2~-8.8, 锆石εHf(t)=-6~-39. 灰池子I型花岗岩锆石LA-ICPMS, SIMS年龄分别为(421±27)和(434±7) Ma, eNd(t)=-0.9~0.9, 锆石eHf(t) = -11~8.4. 结合收集的28个锆石年代学资料的统计, 将北秦岭古生代花岗岩浆的演化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505~470 Ma)主要发育于北秦岭东段, 具有I型弧岩浆的特点, 伴生有漂池等S型花岗岩. 它们与榴辉岩等(超)高压变质岩石的时空关系密切, 揭示了完整的陆缘俯冲造山作用. 第二阶段(450~422 Ma)广布全区, 以灰池子岩体为代表的I型花岗岩为主, 解释为有地幔物质混入的下地壳的部分熔融, 形成于块体碰撞过程及略后的抬升环境; 第三阶段(415~400 Ma)仅发育于北秦岭中段, 以I型花岗岩为主, 形成于碰撞晚期阶段. 北秦岭古生代花岗岩带的时空演变揭示, 秦岭古生代俯冲碰状造山作用具有长期连续性、阶段性的特点; 俯冲首先从北秦岭东段开始起动, 早于祁连-柴达木北缘、大别山北麓, 说明中国中央造山系古生代俯冲增生直到碰撞具有多块体、不等时的拼合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北京西山晚侏罗世粗安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北京西山晚侏罗世髫髻山组粗安岩具有高的SiO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1:5万狮子坪幅的区域地质调查中,采用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与方法,对产出于秦岭群的灰池子复式岩体进行了解体。共计划分为约80个小侵入体,并建立了9个单元,由老而新依次归并为蔡家沟、淇河、明郎河等3个序列。对各个单元及序列的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特点、互相接触关系等作了简要的描述。本区花岗岩总体上呈现出由云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的演化序列,表明岩浆岩具有多期次熔融与分异、侵位活动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夺的起源及壳幔相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燕山造山带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Nd,Sr,Pb同位素分析,作者认为义县组火山岩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发生了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即AFC过程。与新生代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中生代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和太古代片麻岩对比研究,发现义县组火山岩与这些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有许多地球化学相似之处,而与长英质麻粒岩捕虏体和太古代各种片麻岩差别较大。作者认为早白垩世燕山板内造山带发生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作用,辽西义县组火山岩和汉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均为这一构造背景下的产物,它们属于幔源岩浆喷发与大规模玄武zh质岩浆底侵作用形成的“同质异相体”。  相似文献   
19.
据岩石组合、基本层序特征 ,结合生物化石鉴定和同位素测年结果 ,红柳河地区海西期物质建造由红柳河群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建造和陆相磨拉石建造组成 ,主期变形形成主干褶皱———红柳河向斜及伴生构造 ,变形机制为纵弯褶皱作用兼具一定压扁特点 ,总挤压收缩率达 40 %~ 70 % ,反映了造山后强烈陆内收缩变形特点。构造演化时限为 35 6~ 2 5 6Ma。  相似文献   
20.
北秦岭灰池子复式岩体单颗粒锆石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岩体地质灰池子复式岩体位于豫陕交界处 ,是北秦岭造山带核部规模最大的花岗岩岩体。岩体呈一水滴状岩基产出 ,长约 30km ,宽约 2 0km ,出露面积达 34 0km2 。该岩体南侧侵入于下元古界秦岭岩群 (Pt1Q) ,北侧侵入于上元古界峡河岩群 (Pt3 X) ,接触界面多外倾 ,倾角 40~ 85° ,其产状与围岩片麻理产状近于一致 ,未见到明显的冷凝边、烘烤边和热接触变质作用。岩体内部有较多的围岩捕虏体。按照花岗岩类岩石等级体制填图 ,将灰池子复式岩体分解为 3个深成岩体 ,近 80个侵入体 ,建立了 9个正式填图单元 ,归并为 3个序列。这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