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科学   8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对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水质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泉域岩溶水已普遍受有机物污染,有机污染物检出率高达93%。检出有机物多于5项的样品多分布于大中型企业附近。在所有检出的有机物中,有机氯农药类、卤代烃类检出率最高,分别达到60%、57.8%。尽管岩溶水有机污染较普遍,但有机物含量较低,仅局部地段存在有机物超标现象。泉域岩溶水有机污染特征受控于工业企业分布及地下水流场,在济南侵入岩体南缘附近形成了近长方形的岩溶水有机污染区,面积达156 km2。污染区南部地带是济南市工业集中区,灰岩浅埋,防污性能差。另外由于地下水径流方向与侵入岩体南缘线近垂直,进入灰岩含水层的有机污染物随地下水径流向北运移,造成埋藏于火成岩体之下的埋藏型岩溶水也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72.
从我国边坡防护工程结构工作效力的角度进行检核和反思,例如场地需求匹配度、工程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管养维护,等等,总结了落石防护工程的发展内在需求,进而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凝炼总结并发展出一种以被动网、落石挡墙等工程防护为临时措施、以散生竹等生态植被防护为永久措施的永临结合防护结构,文章将其命名为混成型生态防护系统。继而,将生态防护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以某景区公路建设为例,通过对防护需求的分析研判,以及建设区域符合防护需求的生态植被的调研,将散生竹作为生态植被用作实践方案进行应用验证防护系统的可行性。文章进行了混成型生态防护系统的防护思路框架的初步探索,也力图通过对散生竹等植被研究资料的再利用、再研究,最后展望了该系统的发展、完善思路和方向。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高效双接种田菁修复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治理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问题,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永安镇(37.56°N,118.74°E)选取一块面积为70 m2的土地作为试验地,进行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田菁(Sesbania cannabina)进行降盐试验。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种植田菁)、不接种组、双接种组(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田菁)。监测高效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田菁对田菁降盐效果及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显示,田菁质量和叶绿素含量等长势指标,双接种组不接种组对照组,双接种组田菁植株的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比不接种组增加了26.12%,地下部干物质质量增加了46.15%。不接种组田菁使土壤含盐量控制在0.9~2.0,与对照组相比土壤含盐量降低了67%~79%。与不接种组田菁相比,双接种处理土壤含盐量降低了20%~25%。此外,双接种组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比不接种组土壤明显增加。综上,接种高效田菁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能有效提高田菁的降盐和肥田能力,为治理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4.
辽宁瓦房店金刚石矿田位于华北陆块辽东新元古代—古生代坳陷带.矿田内金刚石矿均为金伯利岩型,目前已发现100多个金伯利岩体,提交了4个大型原生金刚石矿床和3个近源小型金刚石砂矿床,资源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矿田内金伯利岩体成群、成带分布,有岩管也有岩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由于金伯利岩既是金刚石矿的载体,也是研究地球深部信息的重要对象,在金刚石矿勘查过程中对岩体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矿田内不同区域金伯利岩体受围岩成分混染的程度不同,西南部的岩群区金伯利岩体更适合用于研究深部信息;本区影响岩体形态的主要因素是断裂构造,其提供了岩浆上侵通道和就位空间,成岩后的逆冲推覆构造改造了岩体的形态.同时认为,区内控制金伯利岩浆上侵的深大断裂为古郯庐断裂.  相似文献   
75.
通过遥感影像判读、野外高精度GPS定位和数字高程模型分析,查明小兴安岭层状地貌的类型、级数、高程、组成物质和空间展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小兴安岭形成了2级夷平面和5级河流阶地。采用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两种统计模型对逊克、嘉荫地区的新生代层状地貌单元相对高度与松辽盆地相应时期沉积物厚度作回归分析,统计模型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的比值R~2=0. 944~0. 968,回归方程的整体拟合度很高,该结果显示小兴安岭新生代各个阶段的隆升幅度与松辽盆地的沉降幅度呈正相关关系。新生代期间小兴安岭隆升幅度为449 m,其中第四纪以来的隆升幅度为250 m。第四纪期间小兴安岭平均隆升速率为102. 88 mm/ka。小兴安岭间歇性隆升与松辽盆地间歇性下降是同一构造背景下盆山耦合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6.
地质调查发现,山东半岛西北部的莱州湾滨海地区普遍发育黑土湖组滨海湖沼相、潟湖相沉积,其下伏末次盛冰期泛滥平原相沉积,上覆全新世中晚期海侵层。黑土湖组的分布受古地形和全新世海侵的影响,其形成时代为8.5—5.5 ka B.P.,即由现代海岸线附近因8.5 ka B.P.前后海面上升环境效应开始出现,向陆地方向逐渐过渡到最大海侵线附近的5.5—6.0 ka B.P.期间形成。该地层单元的穿时性指示了海侵向陆地方向的推进,以及大约自5 ka B.P.开始河流沉积作用超过海面高度,莱州湾开始逐步成陆的过程。研究表明,莱州湾地区东部的鲁东地块相对抬升,造成黑土湖组顶板高出现代海面。西部的济阳坳陷区沉降较大,造成黑土湖组埋深较大。莱州湾南岸黑土湖组单元形成的古地形坡度,与现代地形坡度接近,在5.5—8.5 ka B.P.期间的海面变化不大。新的研究结果为更深入认识山东半岛全新世海岸带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7.
地下水流场三维流线可视化模拟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线对流场的描述是场描述的一种基本形式,在生成流线算法中质点追踪算法是简单而快速的。但是,质点追踪算法在流线行进过程中会产生歧义点。为了解决地下水流场三维流线可视化中质点追踪算法产生歧义点的问题,本文从流线的定义出发,以流线方向为K·J取最大值的方向为原则,提出了降维行进算法,并对一个理论模型定义的流场进行了流线可视化研究,实现了流场的三维流线模拟与可视化表述,其结果与理论研究相吻合。  相似文献   
78.
刘光慧  谢运球  徐华 《中国岩溶》2007,26(3):266-271
探讨了洛塔典型岩溶流域在缺乏钻孔资料的情况下,利用系列地质剖面、地质图、DEM等现有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模方法及模型的应用。其中地质剖面数据的获取采用了计算机自动提取地形高程、地层界线、地下河位置等信息制图,精确快速。三维建模过程使用Geo SIS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平台,以超体元实体模型、断层数学模型、褶皱几何模型等进行建模,模型形象逼真。建好的三维模型可以进行任意方向、角度的切割;进行地下漫游、放大、三维观察地层与断层之间的关系;进行揭层三维显示及单层三维显示; 进行任意形状的开挖显示。从建模的角度考虑,该方法对仅有地形图、水文地质图和极少量钻孔资料的情况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孔压静力触探在上海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跑道详勘中的实践,孔压静力触探在土层划分、估算土层固结系数等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0.
粉沙质海岸波流作用下水体含沙量及其垂线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粉沙在波浪及波流作用下的基本运动特性。根据挟沙水体能量耗散平衡原理,提出波浪及波流作用下水体平均含沙量计算公式;假定泥沙扩散系数沿水深呈线性关系,由泥沙扩散系数和能量耗散相关,提出波浪及波流作用下临底含沙量和垂线分布计算公式,其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