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427篇
地球科学   26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钾肥需求量逐年增加,80%需要进口,但同时又有大量的低品位非水溶性钾矿资源没有利用,利用非水溶性钾矿生产长效钾肥既能缓解钾肥短缺的矛盾,又可以解决普通钾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长效钾肥原料分布广,生产和施用技术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形成产业化,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2.
山东章丘地区石千峰群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石千峰群为一套陆相红色碎屑岩系,一直缺乏生物依据。笔者对该地层剖面重新测制,首次发现了孢粉化石,其时代为三叠纪。  相似文献   
53.
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的新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温泉花岗岩体是西秦岭地区一个极具典型研究意义的复杂成因岩体和具有潜力的成矿(钼矿床)岩体。通过1:25万天水市幅区城地质调查,初步获得一些新认识:在岩体北部古坡乡-铁炉坡乡-带新发现一套蛇绿岩组合;岩体的岩石类型复杂,为一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岩体中发育大量包体,显示了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另外,岩体中还发现较大体积的古老片麻岩包体和工业钼矿床。岩体主体获得259Ma的锆石U—Pb年龄。  相似文献   
54.
西秦岭武山杨河-礼县固城一带的原“泥盆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属于早石炭世的牙形刺、珊瑚和有孔虫化石,为该区地层的重新划分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这对于重新认识该区乃至整个西秦岭地区石炭纪古地理格局、地质演化历史、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影响新生界"底含"发育的因素及含水层参数修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底含”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祁东煤矿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重新计算了“底含”的有关参数,对以往抽水试验参数进行修正,并成功地运用到邻近矿井。该研究表明,在富水性较强的古河道发育位置,要合理留设防水煤岩柱,才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6.
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景星 《新疆地质》2003,21(4):393-397
从层序边界分析人手,对层序类型体系域类型等进行了研究,认为冲积-河流相地层体系域划分具4分性,即发育有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当基准面缓慢下降时,还可发育收缩体系域.同时,根据济阳坳陷新近系沉积特征,指出各体系域对应的沉积体系及相类型,认为低位体系域以侵蚀下切、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为主;扩张体系域由辫状河向曲流河过渡;高位体系域时期以曲流河为主.其次,根据构造演化、古气候变化、古地形等研究认为,尽管新近纪济阳坳陷进入坳陷发育时期,断裂活动明显减弱,但是构造运动对层序发育仍有一定影响;根据古气候分析认为,新近纪经历了北亚热带温湿气候,中亚热带温湿气候,北亚热带干旱气候等阶段.这种气候变化导致了馆陶组沉积早、中期河流纵横交错,辫状河道发育,馆陶组沉积后期逐渐向曲流河过渡;明化镇组沉积期河道相对不发育.由古地形及物源供给分析,认为古地形差异的变化与物源供给对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发育、层序样式等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57.
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及岩心观察资料,对福山凹陷古近纪流沙港组的湖底扇沉积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该期的湖底扇沉积主要是由于三角洲前缘带的砂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湖泊深水区堆积而形成,部分是由位于湖盆陡坡边缘的河道砂沿水下河道进入湖泊深水区而形成的水下重力流沉积。从空间分布来看,湖底扇主要分布在凹陷的北部和西部,且北部和西部湖底扇的扇体规模较东部大,存活时间较东部长。平面上湖底扇位于三角洲体系的外侧,垂向上由下至上发育着从湖底扇一三角洲前缘远端一三角洲前缘近端的沉积演化序列。湖底扇的总体沉积模式为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砂岩碎屑体向北推进至深湖区形成孤立的、规模相对较大的湖底扇砂体;而西部及东部的次要物源——辫状河三角洲也在东西两侧活动断层的控制下在湖盆深处形成湖底扇沉积体。  相似文献   
58.
底部水平拖曳作用下岩石圈的层间耦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岩石圈的流变分层模型,利用考虑有限形变的平面应变黏弹性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了岩石圈底部水平拖曳所产生的速度场和应力场。模拟计算中使用不同的拖曳条件和阻挡条件,以研究它们对岩石圈中应力分布及层间耦合情况的影响。不同深度的阻挡对岩石圈层间耦合及整体应力水平的影响不大,但影响阻挡部位附近的应力分布特征。随着阻挡深度的加深,应力分布异常的面积略有加大,最大剪应力的数值减小。岩石圈中不同层间黏度值的差别越大,引起层间解耦的可能性越大。在正常地幔对流(对流速度为20cm·a~(-1)情况下,流变结构相似于华北地区平均流变结构的岩石圈一般不产生层间解耦,但可以产生几MPa到几十MPa的剪应力分布,且将随构造的不均一性而产生应力异常的集中区。  相似文献   
59.
立交匝道中线及边桩的坐标放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国平 《测绘通报》2003,(10):65-67
推导立交匝道等道路交通中线和边桩在城市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公式,介绍整个线路实现连续统一计算的程序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0.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貌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原隆升及剥蚀作用的复杂性与区域差异性以及高原恶劣的气候、地理条件,使得在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进行地貌年代学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由于地貌是高原隆升、环境演化、新构造运动等的信息载体,地貌年代有助于重塑这些地质作用的发生时间及发展过程,因此地貌年代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1∶25万银石山幅的工作表明,地貌年代学调查对高原隆升及环境演化过程研究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