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6篇
地球科学   7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于1991年3 - 9月和1992年3 - 9月,在中国沿海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和辽宁等9个省市的养殖场采集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长毛对虾3种对虾标本,运用显微和亚显微观察方法,对养殖对虾的微型生物污着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患该症的对虾其体表污着生物群落通常由微型生物组成,包括各种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主要类群是具柄的缘毛美纤毛虫;其他观察到的常见类群包括丝状和非丝状的细菌、附着性藻类和吸管虫类;在养成期偶尔发现有营薛虫和藤壶等大型污着生物。对育苗期和养成期中国对虾体表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某些对虾体表,污着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对虾体表的不同污着程度与其体表污着群落的不同发育阶段有关。据此,认为对虾体表微型生物污着症可能是一种慢性的疾病综合症。  相似文献   
72.
长江口区底栖生物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课题中,底栖生物的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对活动性较大的经济无脊椎动物,是与游泳生物结合进行底拖网试捕调查,将另文论述。本文主要研究底栖生物中的底内动物(infauna)的生态特点。 本文研究根据的是1985年6月-1986年1月和1986年3-6月逐月调查所得的318个定量样品。海上取样以取样面积为0.1㎡的采泥器毎站取样两次作为一个样品,通过0.5mm的筛网冲洗,挑出标本并称重计数。  相似文献   
73.
东海糠虾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东海海区糠虾类甲壳动物系统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共记述48种,分隶于3科24属,其中6种为首次记录,还有前人未详细描述过的6种在此详细描述,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同时附有插图,还分析了地理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4.
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92年5月和9月,韩国仁荷大学校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所1992年9-10月在南海调查所获资料及双方过去积累的多年资料进行多学科研究。首次编绘出潮能分布图和渔业捕捞,水产养殖图,取得的新进展和结果烛海洋学研究,资料开发和渔业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