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科学   2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九曲练溪 十里画廊—缙云仙都火山地貌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缙云仙都是一个以火山地质景观为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火山岩和火山活动,形成不同的火山地貌,构成一幅九曲练溪的十里画廊。本文特别介绍了新近发现的一个小型火山颈-步虚山凌虚洞火山通道,这是一个难得多见的深及地下60多m火山通道自然剖面。  相似文献   
12.
凝灰熔岩是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岩石。它含有大量(约30~40%)的火山碎屑(主要为长石、石英晶屑,次为岩屑),基质为熔岩物质,是富含挥发份(主要是水)、粘稠性较大的酸性-中酸性岩浆,经过发泡→沸腾→斑晶破裂→溢流、侵出或侵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西北部白垩纪火山岩Nd-Sr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省白垩纪火山岩叠置在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两个不同的基底构造单元之上,不同构造单元的火山岩Nd同位素组成存在重大差异,其中扬子地块火山岩Nd初始值较高,εNd值介于-8.9~-0.9之间,平均为-4.6(n=33);华夏地块火山岩εNd值介于-14.1~+1.2之间,平均为-6.7(n=69)。同时,两个地块火山岩的εNd值均随时间增高、模式年龄均随时间降低的趋势十分明显。扬子地块区从135~124Ma形成的第Ⅰ旋回至110~90Ma形成的第Ⅲ旋回酸性火山岩εNd和t2DM平均值分别为-6.2、-2.4、-2.2和1.42Ga、1.11Ga、1.09Ga;华夏地块区内同时代3个旋回酸性火山岩的εNd和t2DM平均值则为-10.1、-7.2、-5.5和1.75Ga、1,49Ga、1.35Ga。推测浙江省广泛发育的白垩纪流纹质火山岩可能是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由于持续的玄武岩底侵作用,造成幔源物质的加入量显著地随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14.
浙江新昌早白垩世复合岩流中的岩浆混合作用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35  
周金城  俞云文 《岩石学报》1994,10(3):236-247
浙江新昌拔茅地区早白垩世复合岩流中各种火山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6.3Ma)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在其中发现了中生代火山活动中岩浆混合作用的确凿证据,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种复合岩流中的安山质岩浆是由同时代橄榄拉斑玄武岩浆和流纹岩浆相互混合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系统研究浙江下白垩统“永康群”、“横山组”火山—沉积岩系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古生物,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浙江永康群中火山岩成岩时间在距今115~100Ma之间,属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具双峰式特征。大致以江山—上虞和景宁—宁海一线为界,分成衢州—诸暨、永康—宁波、文成—临海3个火山活动带,自西向东火山活动渐次增强,火山活动起始时间稍有后移。根据火山—沉积岩系岩石组合,古生物群特征,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及古地磁资料,提出横山组、中截组、永康群和文成群是早白垩世晚期同一构造发展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浙江白垩系上部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浙江白垩系上部地层可划分为永康群、天台群和衢江群 ,长期以来 ,认为天台群和衢江群不整合覆于永康群之上。通过对代表性盆地岩石地层层序、古生物、同位素年龄资料的综合分析 ,发现三个群的下部地层 (馆头组、中戴组和天台盆地的塘上组 )为下白垩统 ,上部为上白垩统 ;天台盆地塘上组与仙居盆地小平田组为同物异名的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层 ,覆于小平田组之上的“塘上组”是两头塘组的下部层位 ;永康生物群和衢江生物群的主要生物化石时代分别为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早期 ,但就两个生物群所涵盖的永康群和衢江群生物化石总体而言 ,其时代均应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永康群、天台群和衢江群是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时期的同期异相堆积 ,不存在相互叠覆关系。  相似文献   
17.
芙蓉山破火山口构造以其独特的地貌形态,完美的环状断裂和环状岩墙,环形展布的航磁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显示出一个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相结合,岩相—构造配置较完整的典型破火山口模式。依壳、幔二元混合模型方法计算,火山岩和侵入岩源区物质组成为UC 71.16 DM 28.84和UC 70.84 DM 29.16。根据元素分配理论定量模拟岩石的成岩过程,芙蓉山地区的火山—侵入杂岩的初始岩浆,是源区约31%的物质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内中生代侵入岩与大面积分布的火山岩,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形成时间相近,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推测它们系为同源岩浆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浙江中生代晚期火山—沉积岩系层序和时代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26  
浙江中生代晚期火山—沉积地层由上、下两个岩系组成,上岩系包括横山组、永康群、衢江群及天台群,下岩系包括建德群和磨石山群。这两个岩系的同位素年龄范围分别在110~90Ma和135~120Ma。根据同位素地质年代结合该区火山—沉积地层的古地磁和古生物研究资料,我们提出上岩系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下岩系为早白垩世早期  相似文献   
20.
浙江白垩纪火山岩的地层划分及钕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浙江晚中生代火山岩系的划分和对比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根据近年来获得的新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有关浙江白垩纪火山岩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提出浙江白垩纪火山岩Nd同位素组成主要变化规律为: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浙西扬子地块和浙东华夏地块)的火山岩Nd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显示出古老变质基底岩石对火山岩Nd同位素组成的制约;建德群下部劳村组和黄尖组以及磨石山群下部的大爽组、高坞组、西山头组火山岩εNd值变化不大,而与上部的寿昌组以及九里坪组火山岩εNd值有明显的不同,表明两个旋回火山岩物质来源有一定差异;火山岩的εNd值随时代变新有增大的趋势。Nd同位素示踪信息也就有可能作为火山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