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420篇
地球科学   24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9年   5篇
  1947年   3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求地图上曲线的长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一个计算地图上曲线的长度的新公式。这个公式十分简单,并且比线性插值公式精确。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利用已有的百万分之一重磁测量结果,对整个秦巴及其周围地区的基底及深部构造、成矿远景做了较深入仔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使用了构造频谱法和矩谱法,并注意将人工智能贯串于解释中,从而保证了解释结果的可信度。整个秦巴地区缺乏全面系统地研究,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局部地区,难以由此全面地认识和评价秦巴地质。本文的工作填补了这一空白,可以作为研究秦巴地质的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4.
在花岗闪长岩体、构造、次生晕组合异常、物探异常与金矿脉的关系及金矿脉原生晕分带序列等综合控矿信息的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作者总结出岩体倾伏端为二道沟金矿聚集的良好空间场所。在倾伏端范围内的马蹄形环状矿化带中,导矿和容矿断裂锐角交汇区或两组容矿裂隙的锐角复合交汇区为金矿的富集地段。金矿脉原生晕明显表现出Sb、Ag、Bi、Hg头晕组合及Cu、Co、Ni尾晕组合特征。Au、Ag、sb、Pb、Hg5种元素次生晕组合异常与低阻、低磁、高极化或低阻、高磁、高极化物探组合异常吻合。上述影响金矿富集的综合控矿信息的有机组合,构成了二道沟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995.
996.
本文认为在地磁图中,由于观测点数量与分布不均匀性的局限,不少异常仅由少数几个点控制,成图后有些异常的形态与范围均有一定程度的歪曲变形。这样,仅用从地磁图中提取的大地磁异常解决深部地质问题,对解释效果会产生不良影响。为进一步扩大地磁图的应用范围,希望今后编制出版正常磁场图和能够反映深部地壳引起之区域异常的大地磁异常图。  相似文献   
997.
998.
在分析影响四模板化算法速度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应用位置索引表技术引导模板匹配,从而大大提高了模板匹配的效率,加速上整个细化进程。试验表明,匹配引导的四模板细化方法是一种又快又好的二值图像细化方法。  相似文献   
999.
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参数研究与简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00.
黄河三角洲变形层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河三角洲发育了非常丰富的变形层理,规模不一,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概括起来有下列几种:泄水变形层理、重力滑动变形层理、流水牵引变形层理、沙波滑移变形层理、生物扰动变形层理、波浪改造变形层理及滑塌变形层理七种。其中以泄水变形层理和流水牵引变形层理最为常见和典型。泄水变形层理上表面往往有一乳头状或脊状的突起,有时中心有一泄水孔,与上下部层理呈突变接触。流水牵引变形层理具有五个特点:(1)变形层理之上经常可以见到没有层理或具平行层理的细泥砾(砂)层,或者逆行沙波、逆行爬升层理,显示了变形层理之上有高速水流作用;(2)有时可以看到褶曲状变形层理轴面向下游倾倒,但常常无规律可寻;(3)与上覆层理多为突变接触,与下伏层理突变或渐变接触,取决于变形强烈程度;(4)大部分变形强列,呈包卷状,囊状或管状;(5)分布稳定,有时可见多级组合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