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82篇
交通运输   12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针对地铁折返道岔设备锁闭卡阻故障易发生但不易预判的问题,以S700K转辙机为研究对象,从统计学角度,基于锁闭功率建立自适应的锁闭卡阻临界态判别新机制.对锁闭卡阻故障前的锁闭功率变化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基于循环Otsu的卡阻临界功率阈值自适应分割模型,依据临界阈值设计锁闭卡阻临界态判别应用场景方案;利用武汉地铁不同线路的多组道岔锁闭卡阻故障前后锁闭功率数据进行实证测试,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2.
编队飞行是实现民航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前机尾涡危险区域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后机最优位置是编队飞行的关键。首先,以随机两阶段尾涡消散模型为基础,利用Hallock-Burnham涡模型和诱导滚转力矩系数模型分析后机诱导滚转力矩系数的演变规律。然后,基于设定的安全阈值,给出前机尾涡危险区域,并考虑飞行高度、速度和风对危险区域的影响。最后,基于后机不同位置处的燃油流量减少率,得出编队飞行中后机最优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后机诱导滚转力矩系数随着前、后机之间横向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随纵向距离的增加,呈先缓慢减小后快速减小的趋势;高度越高、速度越小,诱导滚转力矩系数的峰值越高。飞行高度越高、速度越小,前机初始尾涡的危险区域越大;随着纵向距离的增加,危险区域不断减小,并随涡核的下沉不断下降。侧风使危险区域发生偏离,侧风越大,偏离程度越大。顺风会增加危险区域的纵向距离,顶风则与之相反。两架B737-800飞机在12000 m高度以0.78马赫数进行编队飞行时,前、后机纵向距离3000m处,无风情况下后机最优位置为横向距离30 m 或-30 m、垂直距离29 m,此时燃油流量减少率为7.01%。相较于无风,左侧风20 m·s -1 下,燃油流量减少率和垂直距离不变,横向距离增加;顺风20 m·s -1 下,燃油流量减少率增加,横向距离不变,垂直距离减少;顶风20 m·s -1 下,燃油流量减少率减小,横向距离不变,垂直距离增加。  相似文献   
113.
集装箱班轮运输业如何在追求成本经济性和服务可靠性的同时做好环境可持续性,对航 运企业、港口运营商以及政府组织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围绕集装箱班轮运输在环境层面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分别从战略、战术和运营等3个层面就措施、技术和规章制度等所做的研究 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发展趋势。战略层面,从市场减排机制和政策的制定、绿色政策、技术及措施 评估和企业竞争与合作等3个方面综述;战术层面,从控制油耗或碳排放的班轮运营优化、预调度 式的绿色班轮运营优化和污染排放控制区的设立对班轮运营优化的影响等3个方面综述;在运营 层面,从控制排放的集装箱调运和反应式的绿色班轮运营优化等两方面综述。按照决策水平、时 间脉络和研究主题分析后发现,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变化与行业及政府的环境政策紧密关联。其 次,从决策水平和问题类别来看,针对战术层决策的研究远多于针对战略和执行两层。第三,从 决策主体来看,大部分研究以航运公司作为单独的决策主体。本文建议:继续在优化班轮运输中 考虑多目标,将多目标优化作为决策手段可兼顾经济、环境以及社会责任,有利于航运可持续发 展;结合行业实践提炼科学问题,国际航运、尤其班轮运输极易受到政策导向、世界经济环境的影 响;从供应链角度研究集装箱班轮运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配合在运营层面的努力,还要研究 通过技术途径或手段推动班轮运输业可持续发展;借鉴其他运输行业较为成熟的绿色环保发展 思路促进班轮运输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4.
为探讨不同场景中行人群组运动的微观特征,并比较不同类型群组运动差异,本文通过大学校园内楼梯上及通道内的观测实验,获取行人运动的相关数据,研究了群组大小、社会关系、运动场景和性别对群组运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大学校园内行人成组比例低于商场周围行人成组比例;群组成员间的交流方式等因素会影响群组构型;由于群组成员越多相互协调就越困难,所以群组规模越大,其速度越小;此外,男性群组速度大于女性群组速度,情侣间频繁的交流也会对其速度产生负面影响;就差异性而言,2 人和3 人群组间的速度差异小于单人和2 人群组间的速度差异;单个行人不同性别间的速度差异大于2 人和3 人群组不同性别间的速度差异;楼梯上单人与群组的速度差异没有通道内明显.  相似文献   
115.
116.
�г�������������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赋予铁路运营部门一定的定价自主权,为其尝试新的收益管理方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因此,为充分利用列车上经常出现的闲置卧铺,本文将国外的航空收益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铁路客运领域;结合差别定价法、EMSR法和投标价格法各自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收益管理存量控制方法:隐藏价格— EMSR法.算例分析表明,不同定价方式下,新方法能够提高铺位利用率,增加网络运输总体收益,实施效果优于传统的投标价格法.  相似文献   
117.
本文建立了QXBS-E50型液压马达系统摩擦扭矩非线性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手段,研究了摩擦扭矩、漏泄系数、油液压缩率等因素对液压马达的低速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液压马达低速时瞬时角排量的脉动率变化规律,由此,为改善油马达的低速稳定性对管理者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8.
沥青路面水损坏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之一,从水损坏的成因入手,对水损坏进行了浅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水损坏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9.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调度指挥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影响我国客运专线调度指挥模式选择的因素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路情提出我国高速客运专线可能采用的3种调度指挥模式:全路集中调度指挥模式以及区域集中和按通道调度的二级调度指挥模式.确定了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调度指挥模式.为适应我国近期高速客运专线的发展与运营需求,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调度指挥模式为设置在相关铁路局调度中心的客运专线与既有线调度指挥人员协同办公的区域集中二级调度指挥模式.  相似文献   
120.
为了低成本建设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和充分发挥全程监控系统的作用,对占全程监控系统成本较大的供电部分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低功率全程供电方案;同时为充分发挥全程监控的效能,减轻值班监控员的工作负荷,整合现有的监控系统外场设备,提出智能化视频控制方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