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8篇
交通运输   5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地质雷达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效果较为显著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道路、隧道、探矿等工程,具有精度高、快速、无损检测等优点。结合地质雷达在广东梅(州)—河(源)高速公路检测路面脱空的工程实例,介绍地质雷达对该高速公路路面脱空的检测步骤,以及地质雷达检测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42.
为了解决各信号系统间潜在的安全隐患,急需开展安全信息监督相关技术的研究。为此,通过对各信号系统间结合部数据的监督分析,对系统间数据采样时间可能不同步的场景,利用动态时间规整技术,以规整后的源头和终点数据为边界,重点监督分析几类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场景,及时发现系统结合部信息不一致的异常情况,对潜在的隐患进行预警,从而助力高铁行车更安全,调度指挥更高效。  相似文献   
543.
<正>在传统码头作业模式下,作业环节大多未实现人机分离,需要作业人员在现场指挥和操控;而在自动化码头作业模式下,作业人员在远程控制室内操控设备作业,只须在对箱作业时手动确认,较好地实现了作业任务的实时动态分配。[1]与传统码头作业模式相比,自动化码头作业模式下的作业人员工作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44.
为了使除锈后的钢轨扣件螺栓表面粗糙度达到最佳,采用干冰射流的方式在不同干冰射流量、射流压力、射流次数下对螺栓表面进行除锈,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除锈后的螺栓表面粗糙度,研究了干冰射流工艺参数对除锈后螺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冰射流量增大,螺栓表面粗糙度减小,射流量达到一定值后粗糙度变化趋于平缓;随着干冰射流压力增大,螺栓表面粗糙度增大,射流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粗糙度变化趋于平缓;随着干冰射流次数的增大,螺栓表面粗糙度减小,射流次数达到一定值后粗糙度变化趋于平缓。试验条件下,干冰射流以1.1 kg/min的射流量、1.2 MPa恒定压力上下扫描20~25次后,螺栓表面粗糙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545.
作为一类(139+106)m独塔单索面不对称斜拉桥,广州大桥主桥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宽幅大挑臂近似三角形斜腹板整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塔采用带椭圆端头的矩形截面“一”字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墩为混凝土双薄壁墩。选择应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全桥静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桥强度、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46.
邓文豪  林文朴  李华生  王鹏  何力 《公路》2023,(9):174-179
基于深汕西改扩建TJ10标,研究了UHPC用作预制构件拼接连接时的力学性能、收缩率和耐久性,并成功用于工程实践。研究表明,所制备的UHPC在标养条件下即可达到目标强度;掺入钢纤维可改善UHPC水泥基体脆性,试件表现出延性破坏性质,极限抗拉强度与弹性段抗拉强度之比为1.85;钢筋达到屈服点时,UHPC试件滑动变形均未超过0.05 mm,钢筋握裹强度为14.53 MPa; UHPC早龄期干缩呈先增大后减小又增大的规律,矿物外加剂可补偿UHPC收缩;UHPC基体密实程度随水化龄期增加而不断提高,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龄期增加而降低,28 d氯离子扩散系数仅为0.1×10-12 m2/s,抗侵蚀能力优良。UHPC用于现场桩接盖梁灌注工艺性拼接接头时,其施工性能和黏结性能均超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47.
为研究空间钢桁拱与预应力混凝土梁组合桥的力学性能,以广州市从化大桥为例,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影响空间钢桁拱稳定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以及拱与主梁抗弯刚度变化等对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拱肋刚度对桥梁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横、斜撑刚度的影响不大;只有中间吊杆时,拱肋的稳定性较差;主梁刚度对桥梁受力影响较大;吊杆初始张拉力大小影响恒载作用下主梁和拱肋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548.
利用电化学法、失重法、扫描电镜,结合数值模拟对3Cr、16Mn、20#钢3种管材在不同CO2驱替条件下耐腐蚀性能进行评价,为管材优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上升,3Cr和16Mn的耐腐蚀性有明显下降,20#钢的耐腐蚀性先上升后下降;在CO2驱替条件下,3Cr的耐腐蚀性能远优于其他2种材料,16Mn和20#钢的耐腐蚀性能相近;分析了CO2分压为1 MPa、3 MPa和5 MPa下的腐蚀速率,发现在3 MPa时腐蚀速率最小,原因是在3 MPa时腐蚀表面形成的FeCO3膜较厚,减缓了腐蚀速率;在纯铁中加入一定量的Cr,可以提高管材抗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549.
车轮失圆问题广泛存在于我国高速列车,对列车乘坐舒适性和运行安全性有显著影响.从2011年至2020年,测试了12条高铁线路中9种型号高速动车组的车轮不圆度,包括200、250、300、350 km/h 4种运营速度,共3.05万个车轮;对车轮不圆度测试数据进行特征分析,掌握我国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磨耗的发展规律;分析影响车轮多边形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车辆轴距、轨道结构和研磨子修形.结果表明:高速动车组车轮存在10~30阶多边形磨耗,多边形波长为90~288 mm,且在100~178 mm波长范围的多边形磨耗最为严重;车辆轴距、扣件类型和环境温度与车轮多边形磨耗形成密切相关,通过改善研磨子和车轮踏面匹配关系,保证踏面横向和圆周处于良好的磨耗状态,使高阶车轮多边形粗糙度水平最大下降60%.  相似文献   
550.
针对钢轨打磨车作业产生的块状磨屑的处理方式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低、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算法的块状磨屑智能识别方法。在原有YOLOv5算法基础上,增加更大尺度的检测层,提升小尺寸块状磨屑的检测效果;在骨干网络嵌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增强块状磨屑的特征表达;选择EIoU(Efficient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替代CIoU(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作为目标框回归的损失函数,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提高块状磨屑预测框的精度。利用某轨道巡检小车采集的数据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5算法对于块状磨屑的检测能力有所提高,召回率提升了4.55%,均值平均精度提升了8.6%,对小尺寸块状磨屑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